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剥香蕉皮     
今天早上,老师拿来三根香蕉,我想:老师是想请我们吃香蕉?老师说:“我们来玩一个剥香蕉的游戏吧。”剥香蕉?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相似文献   

2.
banana的由来     
同学们都知道.香蕉在英语中叫“banana”。那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3.
在一节小数乘法练习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每千克香蕉4.8元.3.5元买0.75千克香蕉,够不够?”经过计算后,学生甲回答:“不够。每千克香蕉4.8元,买0.75千克要花3.6元。3.5元小于3.6元。”其余学生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4.
所谓语感,简言之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语言有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语言表达有优劣高下之分。怎样才能看得出来?就得具有很强的语感。语感差的人难以解读文本,甚至作出错误的解读。据说去年风靡全国的“毒香蕉”事件,就是误读一篇科普文章所致。那篇科普文章原文说香蕉患有一种称作“巴拿马”的病症,这种病是香蕉的“癌症”,或者说是“SARS”。  相似文献   

5.
微博我最火     
《初中生》2011,(9):37-37
@事先被蒙在鼓里:有个主意拿不定,各位支个招:国庆去桂林,去桂林,还是去桂林? @花瓶:路过水果摊,想买几根香蕉。老妈不肯,说家里还有火龙果。我很生气,问老妈:“火龙果能吃出香蕉味么?”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我们最爱哼唱的儿歌是“小燕子穿花衣……”“采蘑菇的小姑娘……”“两只老虎……”“娃哈哈啊娃哈哈啊……”“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而如今,路过儿童音像制品店,主打歌曲一般都是“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爸爸的妈妈叫什么……”“苹果、苹果apple,apple,apple,apple;香蕉、香蕉banana,banana,banana,banana……”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小学数学乘法练习课。课上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每千克香蕉48元,35元买0.75千克香蕉,钱够不够?”经过计算后,学生甲回答:“不够,每千克香蕉48元,买0.75千克要花36元,而35元小于36元。”其余学生也赞同甲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微博我最火     
《初中生》2011,(25)
@事先被蒙在鼓里:有个主意拿不定,各位支个招:国庆去桂林,去桂林,还是去桂林? @花瓶:路过水果摊,想买几根香蕉。老妈不肯,说家里还有火龙果。我很生气,问老妈:“火龙果能吃出香蕉味么?”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踢足球或打乒乓球时,有时会出现“香蕉球”,这种现象我们也常把它们叫做“上旋球”、“下旋球”。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很多同学虽然知道“香蕉球”的形成是由于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但对它们的具体形成的过程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0.
六一儿童节的会演上.波比是班级小品中的主演。就要上场了。波比却异常紧张。小cool龙见状,连忙递上一根香蕉.“有点紧张是吧?来,吃下这根香蕉,或许能让你舒缓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11.
王少平 《教书育人》2007,(12):42-42
前不久,听了一节小数乘法的练习课。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每千克香蕉4.8元,3.50元买0.75千克香蕉,钱够不够?”计算后,学生甲回答:“不够。每千克香蕉4.8元,买0.75千克要花3.6元。而3.5元小于3.6元。”其余学生也附和赞同甲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竞选州长》写的是一个声望极佳的“我”在竞选的过程中受尽莫名其妙的指责,结果甘拜下风,放弃了竞选的事。所有的指责都是那么荒谬。比如说小偷的罪名:报纸上说“我”在蒙大拿的小房子里偷伙伴的“小小的贵重物品”,而且是常常偷。多么可笑!在蒙大拿的工棚工作的人会带贵重物品?而且按丢失的频率来算,那些东西肯定值不少钱,又有谁去工棚带那么多贵重物品呢?那不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吗?又如伪证罪:说我做伪证的意图是在瓦卡瓦克从“一个贫苦的土著寡妇及其无依无靠的儿女手里夺取一块贫瘠的香蕉园”。而“我”是一个不知道香蕉园和…  相似文献   

13.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07,(11A):21-21
“同样重量的西瓜和香蕉,哪种水果的水分多?”“为什么把梨放进榨汁机却榨不出果汁?”“果汁榨出来了,怎么洒在桌上了?”近日,在静安区一所智障儿童学校一南阳学校展示的一节“做中学”课上,教师索陛将榨汁机搬进了课堂。通过亲自尝试和反复操作,每个智障儿童都学会了一项生活技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香蕉与石头     
章哲峰 《中文自修》2005,(10):51-51
传说上帝造人之后给了人类一个选择:要香蕉还是要石头?人类思索之后决定要了香蕉,上帝可惜地说;“如果你们选择了石头,就可以像石头一样永远地存在下去。既然你们选择了香蕉,那你们就有了生死.但子孙会繁衍下去。”  相似文献   

15.
(一)海南“毒”香蕉事件大揭秘 今年3月份,受“吃香蕉会致癌”谣言影响,在盛产香蕉的海南岛.正处销售旺季的香蕉却出现大量滞销,价格一落千丈.广大香蕉农户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6.
<正>“黄金布,包银条,中间弯弯两头翘。”你能猜到这是什么水果吗?告诉你吧,是香蕉。香蕉远看像一只金黄色的小船,近看像一弯黄灿灿的新月。香蕉皮滑溜溜的,脱掉香蕉的黄色皮外套,便可以看到里面白白嫩嫩的果肉,咬上一口,软软糯糯,香甜可口。香蕉在树上的时候是青色的,成熟后摘下来放两天就渐渐变成黄色。熟透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毛病     
徐小凤 《小读者》2011,(2):12-12
一个鼻子插着黄瓜、左耳插着胡萝卜、右耳插着香蕉的病人去医院看病。他问医生:“医生,我到底有什么毛病?”  相似文献   

18.
因为谐音,可怜的黄瑜姣就变成了可爱的“黄香蕉”。“黄香蕉”酷爱黄色,每天穿得黄里黄外黄左黄右黄上黄下整整一个烂香蕉,站在人民南路十字路口正中都不会被撞死。“黄香蕉”很可恶,明明有段时间我哭天喊地每天在  相似文献   

19.
一个苹果     
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到我的店门口,递给我五角钱,说:“叔叔,我买一个苹果。”我一愣。因为我店里最小的苹果也要一块多,但那只是一个小女弦,我不能直接拒绝她。我和她商量:“换成香蕉好不好?”小女孩:“不要,我妈妈只喜欢吃苹果。”我问:“你妈妈?”小女孩:“是的.我买给妈妈吃。“你妈妈生病了吧?”我脑海里想象着电视里那种感人的场面。  相似文献   

20.
1.Doyou like bananas?你喜欢香蕉吗? 这是询问对方喜好的句式。句中like为实义动词,意思是“喜欢”。后边可直接接名词或接动词的-ing形式作宾语。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