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后,“减负”便成为今年教育工作的一大热门话题。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直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绊脚石,全社会都在密切注视着教育部门如何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江泽民同志说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把“减负”工作真正抓好、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靠社会、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共同努力。  首先,“减负”工作需要学校具体抓。学校在抓这项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减负”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严格执行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计划,按要求开…  相似文献   

2.
随着学生“减负”工作的深入,“显性”负担(来自学校的课业、教辅等)已渐少,学校“减负”已成共识,而“隐性”负担(来自家庭的压力)却愈演愈烈。在“减负”过程中,家庭教育由于在认识、观念上的滞后性和教育行为的自发性、无组织,使得其“减负”成效收获甚微,甚至与学校“减负”产生一些矛盾,影响着“减负”工作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开展。当前,“减负”遇到的阻力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家长,出现了学校“减负”、家长“加负”,学校“放”  相似文献   

3.
“转差”(转化差生)、“减负”(减轻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薄”(改造薄弱学校),几乎是每一个地区实施素质教育都要提及的热门话题,也是社会上对学校最关注的焦点。关于“转差”、“减负”在各种教育刊物上都有见仁见智的文章,但是在“改薄”方面的文?..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人、完善人。由于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和教育对象的共同性,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探讨两者的合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脱钩或偏差,导致育人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教育效果相抵消的现象,极不利于青少年的成才和全面发展。为了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机地配合。  “减负”的配合。首先学校要向家长宣传学校给学生“减负”是和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进行的,也是统一的,使广大家长消除心中的疑虑和担忧,使其明白“减负”并不是放松…  相似文献   

5.
“减负”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效果,关键是学校如何把“减负”工作落实到位。一、从素质教育高度认识“减负”对“减负”认识的高度决定“减负”的力度。第一,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开展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全面地发展的重要环节。学校要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减负”的有关规定,根据学校实际,采取坚决措施,全面落实“减负”内容,达到标本兼治。第二,“减负”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关心和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减负”需要家长的理…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扫除的一个障碍。,对于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这种现象,要想彻底改变并非易事,虽然各地都已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制定和下发了相应的“减负”工作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大困难,除了教材、教学手段等方面外,还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教师是学校“减负”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之一,教师对“减负”意义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减负”的实施。目前,各中小学教师都已在学校组织下对各级“减负”文件进行了有计划的学习,而且绝大多灵敏教师在教育…  相似文献   

7.
“减负”,这是学校教育多年来一直没有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一方面归根于人们的教育观念没从根本上更新,另一方面对“减负”的理解浮于表面或片面。为了很好地剖析有关“减负”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减负”所蕴含的深层范畴,就“减负”作一些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8.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是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正确看待“减负”?如何以“减负”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呢?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关注、思考的一个课题。   前提:转变教育观念,消除思想误区   “减负”问题是一个涉及教育观念、课程教学及教育制度改革,涉及学校、社会、家庭诸方面的系统工程。它主要包含三层含义,即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减负”的实质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改革原有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  相似文献   

9.
在希腊语中,学校就是闲暇,我想“减负”正印证了这一古老命题。而在今天,教育与生活却渐行渐远,“减负”就是为了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教育轻装前行。在笔者看来,“减负”虽是一个时代新命题,但在古往今来的故事中似乎也可以读出他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3月8日晚上,本刊主编孙云晓做客《人民日报》网络版的强国论坛,在网上与网友就“减负”等问题进行交流。七嘴八舌话“减负”网友天目:学校应付“减负令”怪招五花八门———如何使“减负”真正成为自觉的行动呢?孙云晓:“减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减负”提出的动机很好,但是面对的现实是非常艰难的,因为高考制度没有改变,说什么老百姓都不会相信,很多学校的老师也不相信。他们或者是一如既往地抓应试教育,或者放弃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会给教育带来混乱。网友天目跟贴:谢谢。许多基本的问题,还有待研究,取得共识网友第一波登陆部队:家…  相似文献   

11.
父母们聚在一起 ,恐怕谈得最多的都是关于孩子们的问题———谁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为此父母的确付出许多 ,实在“可怜天下父母心”。当今 ,最流行于父母孩子之间的话题便是“减负”。的确 ,孩子应当“减减负”了 ,“父母心”为孩子加上了各种负担 ,反而适得其反 ,这一现象是举不胜举的。为此政府为孩子们“出头” ,提出“减负” ,实令孩子们感激不尽。不过 ,据我发现 ,“减负”大多有名无实。孩子们在家中向父母提“减负” ,父母说“减负是学校的事 ,别人减负 ,你不减负 ,才能更有出息。”孩子们在学校向老师说“减负” ,老师说“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减负”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那么“减负”究竟减什么?目的何在?“减负”后我们师生干什么? 首先要正确认识“减负”的内含,学生“减负”不允许减教学质量;学生“减负”不允许教师“减负”。学生“减负”意味着对学校加大压力,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要进一步加强。其次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即“减负”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减负”与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价值观的关系;“减负”与勤奋学习,培养坚强意志的关系;“减负”与科学管理的关系。 我校“减负”后的整体工作思路是:(一)更新教育观念,端…  相似文献   

13.
“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减负”最终要落实到学校,教师是“减负”的主力军。广大教师要提高对“减负”工作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当前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减负”总的要求是 :必须正确处理“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 ,“减负”与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 ,把好“减负”的“度” ,防止出现工作上的片面性。对“减负” ,我们也想说几句 ,提出几点建议。一要进一步加大“减负”监控力度。各中小学校在学生“减负”中要加强领导和监控。各级校长是中小学“减负”的第一责任人 ,要切实负起责任 ,防止“减负”走极端 ;要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教学观、人才观 ,把“减负”工作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使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5.
“减负”不是一个新话题 ,早在 1993年国家教委就发布了《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七年来“减负”工作始终举步维艰 ,学生负担有增无减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家长望子成龙、成凤的迫切愿望 ,考试的指挥棒 ,劳动就业的竞争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等等 ,由此而产生的过重负担都强加在了才几岁、十几岁的青少年身上。为什么“减负”工作这么艰难呢 ?归结起来仍然是思想问题。长期以来 ,人们所形成的旧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从家长的角度讲 ,虽然学校给学生“减负” ,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少了 ,作业少了 ,但…  相似文献   

16.
学生“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社会、家庭和学校。学校和教师正确认识学生“减负”,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关键。“减负”不是放松质量。“减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减负”也是提高质量的需要,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轻负担,高效益。有少数教师认为,现在强调学生“减负”,质量可以放松了。这是对“减负”的片面认识,是一种通过加重学生负担来提高质量的不健康的教育思想,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注意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着眼点在“过重”二字上。学生负担要有,但不能过重,现…  相似文献   

17.
在学生“减负”工作中,学校、教师负有较重的责任,尤其是学校的领导,应该在“减负”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广泛宣传、学习,明确目的意义 首先教育学生明确“减负”的目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减负”并不等于降低教学质量,不等于不做作业,甚至拒交作业,不等于可以随便上课。“减负”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让他们充分发展个性、特长。 接着组织教工学习,使全体教师对“减负”工作有正确全面的认识。认识到教育应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蒋智清 《教师》2014,(12):23-24
“减负”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话题。近期,全国各地连续打响“减负”攻坚战,市、区教育局也不例外。对此,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桂花树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坚决贯彻执行。很多家长和老师直呼大快人心,但也有一些家长和老师持悲观态度,指称在现行高考、中考制度以及卒十会和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学校教育质量方法没有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任何给学生减负的举措都很难落实下去,有的反而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9.
“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方方面面,要想使“减负”达到预期目的,要解决很多问题。本文主要谈谈在当前的“减负”工作中,特别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减负”与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全国教育“减负”的大背景下,在许多学校里,学生课业负担的确有所减少,但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因此,减负不仅要减“有形的”不合理的学业负担,而且还要减掉“无形的”过重的心理负担。 一、当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 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教育者对减负的认识不一致,影响减负的实效性。由于受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对减负问题认识不统一,造成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不统一,出现了多重矛盾。   1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