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闻公报一九六五年五月十四日十时(北京时间),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上空,爆炸了又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这次核试验,是继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之后,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保卫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方面的又一个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一九六五年五月十四日十时(北京时间),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上空,爆炸了又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这次核试验,是继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之后,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保卫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方面的又一个重大成就。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学技术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力合作,保证了这  相似文献   

3.
新闻公报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十五时(北京时间),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行了第一次核试验。中国核试验成功,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保卫祖国的重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重大贡献。中国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工作者和从事国防建设的一切工作人员,以及全国各地区和各部门,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辛勤劳动,大力协同,使这次试验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4.
朝鲜曾在2006年10月9日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之后。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朝鲜半岛面积狭小,人口密集,而就在这个狭小而又拥挤的半岛上,朝鲜居然走上了发展核武器的道路。世界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迷惑不解:这么狭窄的土地上能容得下被称为“武器之王”的原子弹吗?朝鲜的核试验究竟能走多远呢?  相似文献   

5.
朝鲜政府2003年1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同时表示朝鲜无意开发核武器,只要美国放弃对朝敌对政策和解除核威胁,朝鲜可与美国另行查证朝没有制造核武器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从1955年中国开始决定研制核武器,到1967年成功进行氢弹试验,中国在核技术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尽管美国情报部门对中国首次核试验的核装料发生明显的误判,也低估了中国在热核武器上的能力,但从整体上基本勾勒了中国核武器计划的全貌.  相似文献   

7.
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以后,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爱好和平的人民,特别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革命人民,都欢欣鼓舞,热烈赞扬我国人民的这个重大成就,支持我国人民为反对美帝国主义核讹诈和核威胁而采取的正当措施。社会主义各国人民、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特别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革命人民深信,社会主义中国手中的核武器,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他们把中国人民的这一胜利,看作是他们自己的胜利。中国的核试验长了全世界革命人民的志气,灭了美帝国主义的威风。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后,美国总统约翰逊在不到三小时之内就发表声明加以反对,并且说中国的原子弹意思不大,不足以动摇美国的  相似文献   

8.
徐鹏 《中学生电脑》2006,(12):19-20
2006年10月9日,一个让世界震惊的日子,朝鲜正式宣布已经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核试验。 核武器第一次亮相世界是在二战期间,美国用它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这也是核武器第一次用于实战,在二战十大致命武器中,也因其巨大的毁灭力量名列第一位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除了核武器以外,还有哪些致命武器曾经被用于二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特区教育》2009,(7):48-49
5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功的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这一举动立即在全世界炸开了锅。人们更多的是担心与好奇。担心安全问题,好奇自然是对核武器好奇了。  相似文献   

10.
约翰逊政府时期,随着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及成功进行首次核试验,美国担心印度可能会因为安全压力而走上发展核武器道路。为阻止印度获得核武器,约翰逊政府试图通过解决印度的安全保证问题从而消除它发展核武器的动机。但是,由于政府内部的分歧,美国逐渐搁置了向印度提供单边安全保证的构想。此后,对于印度试图通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获得美苏联合安全保证的设想,美国也并未予以支持。因此,约翰逊政府最终未能解决印度的安全保证问题,而印度则以自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借口,正式走上了发展核武器道路。  相似文献   

11.
研究所成立于1963年,主要担负着核爆炸学、核试验的安全防护、核试验效应及防护、核武器参数测试、核试验的控制与技术保障,抗辐射加固和高技术的跟踪等任务。一年来,研究所始终把教育训练作为一次战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一日《解放军报》在《青年战士怎样革命化》的专栏中,发表了蔡宜文同志的《我追求的是什么?》和黄元孝同志的《我的生活在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防部长阿斯平10月30下令对美国的核武器库进行自从冷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全面审查,并警告说,美国正面临新的核威胁。 “旧的核威胁是来自苏联的数以千计的核弹头,这种威胁正在减少,但前苏联的庞大的核武器库仍然存在。现在我们又面临新的核威胁,即核武器有可能落入一小撮不可靠的人手中,”他在五角大楼的记者招待会上说。  相似文献   

14.
根据毛主席关于少先队还是按行政村组织好的指示,一九六四年十月,无锡市郊区溪南公社东顾巷大队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了少先队,把全大队三百五十一名七至十六周岁的少年儿重统一组织了起来,按生产队为单位建立了九个中队,按居住邻近十人左右划分成了若干小队。在队员大会上,选举了少先队大队长和大队委。各中队也民主选举了正、副中队长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远望》一诗,是叶副主席于一九六五年秋,“为刺责北极熊”蜕化变修而写的。一九六四年十月,克里姆林宫发生宫廷政变,苏联修正主义头子换上了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湼夫继承了赫鲁晓夫的衣钵,把苏联逐步演变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一九六五年秋天,叶副主席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展望世界革命形势,豪情满怀,在大连棒棰岛写下了这首反修防修的壮丽诗篇,发表在当年十月十六日的《光明日报》上。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底,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七十二岁诞辰的时候,欣然命笔为前来看望的毛岸青、邵华两同志书写了这首七律,以教育革命的下一代。他老人家不仅可以记忆十分清楚地背诵出来,而且连什么时间刊登在哪家报纸上,都记得清清楚楚。这说明毛主席是非常喜欢这首诗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的签署,核武器的研制、认证、维护工作方法,开始从依靠全尺寸的地下核试验转向以科学为基础的武器维护与管理.在此情况下,次临界实验等应运而生.美、俄在此新战场开始了新一轮竞赛,至今在其核武器试验场至少分别进行了19次和17次次临界实验.本文详细介绍了美、俄次临界实验情况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国际法的出现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是国际社会的需求产生了国际法。国际法的存在,同国际礼让、国际道德或其他规范而言,客观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选择了两个典型的国际法院处理的争端实例加以分析,试从这个角度来探讨国际法的作用。作用之一:国际法是国家之间为建立正常的国际秩序而进行自我约束和相互约束的一种法律规范。关于作用之一,先看一下1974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诉法国“核试验案”。本案案情大致如下:在从1966年到1972年这段时间里,法国在南太平洋的法国领土波利尼亚进行了一系列的空中核武器实验。在实验期间,某些地区被宣布为“禁区”和“危险区”,不许飞机和船只通过该地周围的地区。当1973年法国声明计划进行进一步的空中实验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1973年5月9日分别向国际法院起诉,控告法国。两国在请求书中请法院:“判定和宣布在南太平洋进行进一步的空中核武器实验是与国际法的现行规则不相符的,并命令法兰西共和国不得进一步进行这种实验”(澳大利亚);“判定和宣布法国政府在南太平洋地区进行引起放射性微粒回降的核试验,根据国际法,已构成对新西兰权利的破坏,并且这些权利将受到它的进一步实验破坏”(新西兰)。同时,两...  相似文献   

18.
柚子 《高中生》2009,(18):63-63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这次核试验的成功,是中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它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向世界宣  相似文献   

19.
结束语     
一 一九四三年底,王必成、江渭清率十六旅进驻长兴仰峰界开辟郎广地区,为新四军在浙西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九四五年一月,粟裕率部南下与十六旅会合,成立苏浙军区,至同年十月北撤,是新四军在浙西的主要活动时期。时间虽然只有十个月,但正处于中国革命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当时我党的总任务是“打败日本略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只有从这个全局出发,才能充分认识新四军在浙西战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在罗布泊深处的荒原上,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是铿锵有力的几个字:中国首次核试验爆心。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被核火燃烧过的土地经过无数风沙的打磨,仍然顽强地展示着生命的存在。就在此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如惊雷般彻响大地,也让邓稼先这个名字走进每个人的心里。山河犹在,赤子之心依旧;斯人已逝,生荣死哀。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伟大事业,也把富国强军之梦埋藏在整个华夏大地。2016年,邓稼先已经离开了我们整整30周年,但他杰出的成就和光辉的形象一直都照耀在每个人的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