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热爱档案工作 ,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档案事业是我长期遵奉的圭臬 ,毕生追求的标的。”这是松桃档案局长龙光辉说的话 ,他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请看———执著追求默默奉献龙光辉参加工作 1 9年 ,也就在档案战线上奋斗了 1 9个春秋。1 985年 ,世昌区委推荐他到省委党校进修 ,而当时任区委秘书的他却选择了去省电大档案专业读书。学成回来后 ,领导找他谈话 ,要他去花溪乡任书记 ,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差事 ,可他觉得学非所用 ,况且全区的档案工作还没有按规范化要求建立起来 ,于是请求领导让他抓几年档案工作 ,区委领导同意了…  相似文献   

2.
吕齐 《新闻导刊》2009,(5):10-10
1950年1月中旬,我们到了进军大西南的终点站一重庆市。我和另外六位同志到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报到。宣传部一姓王的处长找我们谈话,和每个人商量分配工作的问题。他对我说:“你去新华日报吧!”我说:“我不太喜欢搞新闻工作。”然后,他又提出要我去新华社西南分社、新华书店西南总店,我都摇头。  相似文献   

3.
我写的第一篇新闻:《战士高学庆带伤救人风格高》,发出不到一星期,就被报纸采用。这使我体会到,是功夫下在“腿”上的结果。那天,我从别人那里听说了高学庆带伤救人的事迹,便立即决定去采访他。营房在山上,天又下着雨,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去,却扑了个空,他们全连外出施工还未回来。我等了两个多钟头,直到晚上八点多,他们才回来。在采访过程中,我得知高学庆所救的群众还有人在驻地医院治疗,第二天我又徒步20多里赶到医院了解情况,并又两次上山找高学庆采访。由于跑的地方多,采访细,稿子写、登都很顺利。看来,搞新闻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4.
给元元打第三次电话的时候,她说:“你现在来吧,不然一会儿我又得去干别的了。”我说:“行。”按照房间号找过去,伸头一看又退了回来。里边布着景支着灯,分明是“第七日”的演播室。左顾右盼之后还是轻轻推开了门,才发现在演播室的一个角落里,孤零零地摆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元元正在打电话。谈话自然从这间办公室开始,元元说:“我经常要写稿子,在大办公室里静不下心,干脆把自己搬到这儿来了。”她环顾四周,接着说:“这已经很不错了,我很满足。”‘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好主持人”1993年秋天,一个美丽的小姑娘怀着一个很单纯的…  相似文献   

5.
从"逼上梁山"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搞图书馆工作,我是“半路出家”。大学毕业经过没完没了的农村锻炼,当了十四年文化局的业务干部之后,被“逼”进了图书馆这道门槛,如今十六年过去了。回首这十六年的工作历程,我心中仿佛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感慨万千!1 逼上梁山1985年的一天,天水市文化局长左峰找我去谈话,他告诉我,派我去市图书馆当副馆长,征求我的意见。当时我一下子懵了。我在市文化局群众文化科工作,搞的是群众文化,对市图书馆的人和事并不陌生,但安排我去那里工作,我却一万个不愿意。原因有两点:第一、从国家机关,文化主管部门到下属事业单位去…  相似文献   

6.
从2004年开始的今后三年时间里,浙江省为切实加强“三农”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在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中抽调高素质的干部下派到全省各地担任驻村指导员,全面开展农村工作。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我们《丽水日报》新闻编辑部以“三贴近”为指导思想,坚持地市党报为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定位,积极拓展党报功能,与时俱进,贴近“三农”,推出“驻村纪事”新栏目,在群众办报上作出有益尝试。目前,已收到显著效果,截止去年底,已发稿20余篇,  相似文献   

7.
苦衷     
自打爱上新闻报道这一行,既享受到了稿件发表的快乐,也尝到了受挫的苦衷。通讯员大都是业余的。工作之余,人家去聊天、散步、娱乐,而通讯员不是采访就是写稿、改稿,家务事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没时间去辅导,爱人埋怨更不用说了。费九牛二虎之力写好了稿子,再找领导审查、盖章,有时跑几趟找不到人,等找到领导,一看稿子,还可能是:写这个不行,要写写那个。唉,想写的写不成,不想写的非让写不可,难啊!审查盖了章,自己再掏钱往外寄。有时发稿心切,去编辑部送稿,回来误了工作还得再补上,有时别人还不同情,甚至还得听几句讽刺话…  相似文献   

8.
去年初春,奉化市化局周局长找我谈话,要我到萧山庙镇去当一年的化站长,任务是协助这个镇创建省级东海明珠工程。任务来得很突然,我一下子没有思想准备。但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又是化馆的一个农村辅导干部,我能不为奉化的明珠创建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我坚持说服了丈夫,愉快地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萧王庙镇。一年来,我踏着乡村之路,磕磕碰碰地往前走,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化情结,靠的是上级化部门、姐妹化站和镇领导的鼓励、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艾风 《新闻界》2001,(1):35-36
许川离开我们已有 10年了,但他的形象仍活在川报老报人心中。大家平时有一句口头禅:“以后我要到许川那里报到 !”可见他很得人心。   我与许川相识相知已几十年了,但真正在新闻业务上有交往的,还是只有 80年代初几年。我在 1979年平反重返川报后,许川就我的工作安排,找我谈了两次话。他说:你离开新闻岗位已有 20多年,新闻业务不太熟悉了,是否先在编辑部当一段时间编辑,这样,熟悉政策、熟悉业务要快一些。我坚持要当记者,并且要到自贡去,我说: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第二次谈话,他同意我当记者,但劝我不要到自贡…  相似文献   

10.
李资平 《浙江档案》2006,(9):29-29,38
我入党是参军以后的事,我是1934年7月参军的,1935年10月入党的,张文碧当时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他当时是保卫科科长。我当时很年轻。那时候,闽浙沿海受日寇骚扰,蒋介石不抗日,可是我们要去抗日。那个时候我的思想很简单,就是抗日这个目的。后来,入党的时候我表现特别积极。我参军的第一天,我们部队就和国民党打起来了,我们一个班的班长被打掉了,浑身血淋淋的。指导员说,把他背下来。当时的我只有15岁,却冲了上去把他背下来。指导员看到我冲上去,很勇敢,回来以后就开会表扬我表现好,想让我积极表现争取入党。加入共产党,我当时思想很简单,觉得对自己的前途发展上可能会有更好的帮助。在当时,解放全人类是认识不到的,只觉得对个人进步上有好处,但是打倒蒋介石这个目的是很明确的,实行共产主义也是后来誓词会上提出来的。入党以后我才慢慢提高觉悟,认识到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开始只是想打倒日本,打倒国民党蒋介石,只觉得只有加入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只有跟随党组织才是真正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来法院工作已有5年时间了.从基层法庭到院机关业务庭,几经转折,又到了档案室.当领导找我谈话将我安排到档案室管理档案时,我真有点想不通,也不理解: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不留在业务庭熟悉业务而去搞什么档案?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万阜乡来了个记者,名叫"农村工作指导员"。那时候,连有点文化的村里人也不晓得,什么是记者,还以为采访就是"宣传计划生育"——"现在知道记者什么都好。我们都说有什么困难可以找记者帮忙。"  相似文献   

13.
一位到欧盟学习电子政务建设经验的领导,回国之后发表了如下感慨:“我市在地级市的信息化评比中都是名列前茅,我也很得意,但去欧盟学习之后,我再也不敢说自己成绩如何。我们的很多政府网站其实着重的还是领导的活动、各方面工作和成绩的宣传,而为老百姓服务的理念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4.
夏海 《军事记者》2002,(12):57-57
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常与上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打交道,在交往中觉得不少记者“官气”很浓,甚至“官气”逼人。“官气”表现之一:摆架子。有的记者爱把自己当作“上面人”,处处要表现得高人一等。基层有活动邀请记者,要打招呼,下去车子接,回来车子送。倘若基层采访安排有什么不妥,他心里准会老大的不高兴。“官气”表现之二:讲排场。有些记者采访时不是直接接触采访对象,而是喜欢找当地宣传部门,由他们安排采访事宜。采访时有人接待,有人陪同,人多势众,前呼后拥,就像某些领导下基层视察工作似的。有时连续采访,还喜欢蹲宾馆,…  相似文献   

15.
四平战役结束后不久,参谋总长陈诚突然从南京跑到了东北。他一下飞机就到处去视察,找东北的将领们谈话,并处处摆出一副清廉和嫉恶如仇的样子,大谈特谈要反对官僚资本,说什么“共产党是老虎,官僚资本只是一些苍蝇,只要把老虎打死了.那些苍蝇是很容易消灭的。”他还到处表白说:“郑州绥靖主任刘峙竞假  相似文献   

16.
杨子才 《新闻窗》2005,(3):29-29
来信要我谈谈在实际工作中怎么搞好读书自学。我长期做新闻工作。人生苦短,去日苦多,如今年过70,“老马犹未识途”,学无专精,惭愧得很。要我谈自学,我只能回头把自己在弯道上寻觅的脚印,捡上几个奉献于你。  相似文献   

17.
黄婕  郭峰 《网络传播》2005,(4):66-67
26岁的年轻白领兰兰认为自己患有“换台强迫症”,她在QQ上对我抱怨说:“每天所有正在播放的频道内容都让我觉得无趣,然而我莫可奈何,只能一个劲按遥控器,将那四五十个频道按过一遍再一遍,倘还没找到自己喜爱的,便去找些家务活干。此外,我喜欢睡懒觉,所以经常借过早上的一些精彩节目,然而逝者如斯乎,我唤不回来,还好不只是哲磨我一个人,爸每晚都要看新闻,不巧得很,他有时得上夜班,”  相似文献   

18.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电视节目主持人如何生存、发展已成为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那些看上去整天忙忙碌碌很风光的主持人,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我的定位准确吗 ?结合实际,对这个常被忽视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成功的主持背后必然有成功的策划   一次,有一位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找到我,问下午要录像有什么新鲜的话题可以谈 ?当时我心想,这个节目快干到头了,这位主持人也将面临着麻烦。半年后,该节目下马,那位主持人又去主持娱乐节目了。在现实工作中,类似情况很多。某些主持人还处于赶场式的状态,有什么节目就…  相似文献   

19.
在雪域高原的二十七年 1959年国庆前,李珊正在阳泉钢铁公司采访,匆接编辑部来电:调西藏日报社。他风风火火赶回太原。报社领导说:“珊,没办法,顶不住”。省委书记陶鲁笳当年是太行五地委书记,武安属五地委管辖,老领导直来直去:“送去14份档案,都打了回来,人家就是要你这位名记。支援西藏是政治任务,不忍痛割爱也不行。你去吧,三年回来。”谁曾料到,这一去竟是9个“三”年——27年!  相似文献   

20.
张康康 《图书馆论坛》2004,24(4):199-200,37
父亲是我一生中最敬重的人,无论学识或是人品,都令人仰慕。小时候父亲常常对我讲起他的许多童年轶事,从中我了解到他的博学多才、为人的正直、坚韧不拔的精神、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学校图书馆。因此,从我懂事的时候起,图书馆就是我心中神圣的殿堂。在上学的时候我就常常到县城唯一的图书馆去阅读,同时也非常羡慕图书馆员的工作,虽然那时还没有真正理解图书馆职业的内涵,但是我已感受到图书馆员的工作是多么崇高而又有意义,并且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图书馆员。1980年12月,高中毕业的时候,父亲的冤假错案得以平反昭雪,被调到当时的重庆师专(现渝西学院)工作,我自己也被照顾安排在学校图书馆。安排我到图书馆工作的情形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起初我被安排在学校财务室,得知这一消息后我感到非常失望,于是我就一再向领导提出要到图书馆工作,表明自己从小以来就有的心愿,就是做一名图书馆员,最后,我的真情终于打动了领导,圆了我进图书馆工作的梦。我暗自下定了决心,要珍惜命运给我带来的这一良机,做一名出色的图书馆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