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教学与体态语言李阳春,彭玉萍体态语言又称态势语言,它包括仪表、神情、站立、手势、步伐移动等,是一种无声语言。通过学生的视觉感受,使学生长时间的兴奋,保持振作的情绪,自觉并有效地接受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尤其是在将抽象的地理事物形象化,将未见过的事物...  相似文献   

2.
体态语言,又称行为语言,它是一种以说话人的表情、手势、姿态、眼神等来传递信息,诉诸听话人视觉的无声伴随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关注的焦点,无不对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着影响。根据科学测试,人的记忆,80%是靠视觉来确定的。学生在课堂中,仅仅依靠听觉获取的外部信息是有限的,也是比较抽象的,甚至有时是比较模糊的,而教师的讲解一旦恰当、准确地配合体态语言,就会变得生动、形象、具怀、可感,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信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可见,教师科学地追求体态语言的运用艺术,能收到“此的无…  相似文献   

3.
浅谈语文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尧 《现代语文》2005,(2):99-100
古人说:“教人而不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句话强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要生动活泼,意趣盎然,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仅此一点还是不够的,因为教学艺术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艺术来传授知识,构成学生的“趣味中心”的,而教师的仪表、体态、表情、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因素,同样有助于“趣味中心”的形成,成为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教态,是指教师授课的姿态,它由表情、眼神、手势、动作、体态、仪表等方面的因素构成。教态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用于课堂教学,有时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达到师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当的教态,通常在教师眼里被认为是小事,恰是这些小事却折射出一个教师的修养,同时对学生也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体态语言是一种无声语言的特殊表达形式,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它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调动学生积极性,调控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果,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作用,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运用体态语言。  相似文献   

6.
体态语言是一种无声语言的特殊表达形式,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它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调动学生积极性,调控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果,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作用,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运用体态语言。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语言以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态势。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准确、熟练的运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体态语言可分为:眼神、表情、手势、距离、举止风度等五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这五个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正>教态,是指教师授课的姿态,它由表情、眼神、手势、动作、体态、仪表等方面的因素构成。教态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用于课堂教学,有时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彭飞 《学周刊C版》2010,(11):87-87
体态语是无声的世界语。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如能恰当地应用体态语,如目光、手势、表情等会使课堂更丰富、深刻。体态语言能让学生感受最真切的语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态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注意特点,有的放矢地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某一教学时间、某一教学内容的手势、动作和表情,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保持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从实践看,凡成功的课堂教学,都与教师正确运用体态语言紧密联系。因此,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体态语言的特点所谓体态语言,就是借助人们的身姿、动作和面部表情等来表情达意的无声的信息系统。体态语言作为一种特殊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直观形象性。体态语言是以人体本身的动态或静态形象作为物质外壳的,并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发生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言,可使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正>体态语言作为一种无声语言,对于打造一种高效而精彩的课堂,具有无法预测的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有时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发挥着暗示、激励、辅助等多种功能,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彰显着教师独特的教学艺术魅力。具体做法如下:一、恰当运用体态语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可避免会受到外界环境氛围的影响,小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很多学生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教师教学中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媒体。教师的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即口头语言;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和板书语言。口头语言有激情,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体态语言有感染力,能使学生情感产生共鸣;板书语言有条理,能使表达的内容准确、规范。如果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艺术进行教学.必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中,教师点头、挥手、微笑、皱眉、凝思,甚至瞬间的眼神闪动,无不是其心迹的显露、感情的外化。这就是教学中的“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教师的无声语言一般是伴随着有声语言发出的,它对有声语言起着辅助作用,有时无声语言可以单独传递信息,代替有声语言。 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教学的同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无声语言”来补充,来表达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帮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前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教授法”中,把“以姿势助说话”单列为一项。姿势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可见无声…  相似文献   

14.
蒋月皎 《教书育人》2000,(22):18-19
“视觉语言”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用于交流信息、情感,进行思维活动的无声信号。教师能否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整以达到最优化的心理整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而影响这个关键的主要因素则是视觉语言。医学研究证明,人类接受信息传递的效果中38%是有声的,7%是语言,而55%的信号是无声的。视觉语言即是一种无声信号,这种无声信号体现在诸如目光、行为、举止、仪表、板书等多方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视觉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视觉语言”能有效驾驭课堂,创造理想的教学秩序 视觉语言具有隐喻性…  相似文献   

15.
游秀清 《辽宁教育》2012,(16):27-28
语言按其是否发出声音,分成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但大部分教师只注重锤炼自己的有声语言,而忽视了无声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体态语言是无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言是指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无声语言,它包括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肢体语言、服饰语言、时空语言等。现代研究发现:情感表现7%来自文字,38%来自有声语言,55%来自动作和面部表情。而动作和面部表情就属于体态语言。可见体态语言在我  相似文献   

16.
浅谈教师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有声语言外 ,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 ,即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 ,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 ,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关于教师体态语言的分类 ,各家说法不尽一致。笔者认为教师体态语言可分为 :眼神、表情、手势、距离、举止风度等五个方面。行为科学告诉我们 :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 ,即体态语言都可能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 ,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准确、熟练地运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 ,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使教师的体态语言能更好地辅助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把握好…  相似文献   

17.
无声语言,主要是指体态语言,如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平时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是推心置腹的话语,可以是无拘无束的畅谈,甚至可以是言辞激烈的争辩,但在课堂这个特定的环境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教师的无声语言就大有用武之地了。一、利用无声语言,突...  相似文献   

18.
在一切教学活动中,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与低,教学语言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实效性。教育传播学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教学语言又是一个完整一体的多维流动而又内涵丰富的信息符号传播系统:它包括有声的口头语言、无声的体态语言、直观的图象语言、实体的教具语言、传神的表情语言和外在的仪表语言等,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传授知识,仅仅靠口头语言还不够,还必须借助另一种辅助性“语言”——人的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变化等“态势语言”即“无声语言”。正确得体的态势语言不但能增强教师的威信,吸引更多同学的注意力,而且能对有声语言起到辅助、补充、加强和渲染的作用。 态势技巧包括仪容、神情、姿态、动作、道具等方面的内容。 1.仪容 仪容是指说话者的身材、容貌、仪表、服饰等。这些虽然是外在因素,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教师的内在精神气质,体现他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 有一位年长的教师身材容貌欠佳,但她穿着得体,落落大方,再配上一副老花镜,看似知识非常渊博。反  相似文献   

20.
魏杰 《职教论坛》2001,(6):42-42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间信息传递、反馈的过程。在这一双向流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声音与意义相结合的语言,学生反馈信息重要载体是无声有义的学生体态语 。情态各异的学生体态语是一个动态的信息系统,学生正是通过一系列体态语为教师接收信息架起桥梁,提供窗口。   一、学生体态语的本质及功能   学生体态语是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无声语言。它通过表情、动作、坐姿等传递信息。其本质是对教师发出的教学信息作出形象的反映。学生体态语的本质决定了学生体态语的功能是反馈教学信息,为教师教学提供信息资源。   二、学生体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