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不学诗,无以言",到唐宋元明清,中国的诗教传统绵延相传,如今我们却只能看到,在"诗的国度",诗歌写作教学几至于乏人问津的境地。究其原因——课业负担重,考纲不要求,考试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一言以蔽之:功利之心所使然。"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基于此,我尝试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引入写诗的环节,以期唤醒沉睡在学生心底的诗心。我将诗歌写作指导设计为三个训练步骤,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领学生渐入诗境。第一步,踏上诗歌殿堂的台阶——改写古诗词。古典诗词短小精练,意蕴丰富,千百年来叩响过无数善感的心灵。若能从诗歌的灵魂——"感情"出发,就把握住了诗歌写  相似文献   

2.
快速写诗是快速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图从诗歌写作的思维方法入手 ,从“联想成诗法”、“感情直接流露成诗法”和“重叠成诗法”三个方面的教学探讨 ,打开学生写诗的思路 ,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引导他们走进诗歌这座神秘的殿堂  相似文献   

3.
快速写诗是快速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图从诗歌写作的思维方法入手,从“联想成诗法”、“感情直接流感成诗法”和“重叠成诗法”三个方面的教学探讨,打开学生写诗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引导他们走进诗歌这座神秘的殿堂。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想]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学生们学了之后跃跃欲试,尝试着写起了诗歌,还不时把作品拿给我看。发现学生们写诗的欲望特别强烈后,我便开始思考如何教学生写一些简单的诗歌。我注意到教材中裴多斐《我愿意是急流》一诗采用的是排比段形式,类似于高考语言表达题中的句子仿写,而且我还注意到最近几年高考仿写题中仿写诗歌也很多,如2002年北京卷24题就是仿写冰心的一首小诗,2004年天津卷24题其实也是仿写一首小诗。一个设想很快就在我的脑海浮现,何不从仿写句子入手进行简单的诗歌写作呢?仿写句子入手来写作诗歌,可谓一…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不可以没有诗,写作教学也不能缺少诗.学写诗歌要把握三组关系的平衡:在诗歌体裁的选择上,要注意旧体诗与新体诗的平衡,把握好学习的度;在写作要求方面,要做到整体和个别的平衡,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在价值追求上,要考虑到诗歌写作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长河中的主流产品 ,是一种大众的文学样式。在教学中 ,我们把写诗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手段 ,推动作文教学改革 ,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以诗性、诗心、诗情让学生重拾写作信心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写“自由”诗 ,培养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就必须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现在中学生不喜欢写诗 ,是因为功利思想在作怪。高考语文有个不成文的禁令 ,就是作文不能写成诗歌。既然如此 ,写诗还有什么意义呢 ?殊不知“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要当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 ,较…  相似文献   

7.
尽管中小学生学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和今诗,但从来没有相应的诗歌写作练习,他们虽然掌握了一些诗歌知识,但并不具备写诗的能力。我把中小学生写作上的这种先天不足称为“缺诗症”,而且我认为多年来学生写作水平低下的情况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选学、感悟、实践的机会,可以改变现当代诗歌在教学中陌生化、边缘化的趋势。在苏教版高一语文现当代诗歌专题学习中,以"鉴赏、兴趣"为核心,从创造读诗条件,营造诗意课堂,诗歌融入生活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多元化激发高一新生对现当代新诗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悦读诗、会读诗、能写诗",为高中三年的诗歌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北京高考微写作题目之一是"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2015年北京高考微写作题目之一是"请以‘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考场作文"诗歌除外"已然成为历史,如今,诗歌落落大方地登上了高考的舞台。但为什么我们不鼓励孩子们写诗呢?为什么大作文要将"诗歌除外"呢?其实,诗歌永远无法被"除外",即使在被"除外"的时代,它也一直是精神在场的。诗歌  相似文献   

10.
"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风是父亲的苦难/我怕什么时候风一吹,就把我的父亲/从这个世界,吹到另一个世界。"这是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杨康写的诗歌《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这首诗歌获得了全国高校文学大赛诗歌类一等奖。他从高中开始写诗,诗的主角很多时候都是父亲。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概括诗的意境:有我之境,元我之境。诗人在写诗时会进入这两种意境,而在诗里也着力营造这两种意境。那么,我们在小学诗歌的教学中该让学生用哪种境界赏析呢?多数小学生在诗歌的鉴赏中,都会侧重对诗本身的理解,而对其意境却几乎不深思,原因跟学生有关,跟小学诗歌教学中的引导方法也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被誉为“诗歌王国”。古往今来,无数情趣高雅、语言优美的动人诗篇,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心灵。为了让青年学生多读好诗,从丰富的文化积淀和高超的语言艺术中吸取营养,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共选编38首古今诗词。我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认真探索,终于悟出了一些教学之道,引导学生抄诗爱诗,读诗背诗,品诗写诗,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麒 《成才之路》2014,(7):45-45
正作文教学很重要,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还关系到学生创造性的开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并写好作文呢?《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他说的意思是说想学写诗歌,需要注重文外功夫。尽管他说的是如何写诗,但这与作文道理一样,我们学写作文也需要注重文外工。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与其喋喋不休地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写作的技巧等文内功夫,倒不如教他们练好一些文外功。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几千年的诗教传统.可是由于受语实用倾向的影响,诗歌写作教学越来越不被重视.长此以往,只会导致诗教薪火失传,学生精神荒芜,生活缺乏诗意.为此。我在人教版高一语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教学之后,特地安排了诗歌写作教学课“意象的选择”.指导学生尝试写自由诗。  相似文献   

1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中我非常喜欢苏东坡写的这首哲理诗。诗中通过从不同角度的"看",以不同的视角,欣赏到了不同的景致,让人回味无穷。同样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也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去解读学生的写作,去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更好地写作。我们学校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写作习惯各不相同,对写作  相似文献   

16.
翻开各类语文试卷,在写作部分的要求中,几乎众口一词:“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号称诗国的中国,为什么把诗歌逐出了应试的园林?近日,著名诗人赵丽华表示,高考作文不允许写诗歌是个非常奇怪的事情,他说:“我记得去年教育部曾经发过相关文件,说以后的作文考试允许向诗歌戏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注重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审美的眼光。本文仅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的课外十篇古诗词为素材,进行综合梳理,通过教学实践,和学生一起探寻诗歌欣赏的方法。一、诗题——"诗歌眉目"诗歌的题目相当于诗歌的眉目,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从诗歌题目上,我们或许可以探知诗歌的题材类型,推知诗歌的具体内容,感知诗人写诗的缘起及情感的触发点,探寻诗歌的感情倾向、诗歌的意旨。  相似文献   

18.
翻开各类语文试卷,在写作部分的要求中,几乎众口一词: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号称诗国的中国,为什么把诗歌逐出了应试的园林?近日,著名诗人赵丽华表示,高考作文不允许写诗歌是个非常奇怪的事情,他说:我记得去年教育部曾经发过相关文件,说以后的作文考试允许向诗歌戏剧发展。你看今  相似文献   

19.
诗歌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读诗,还要教会学生用诗。诗歌是瑰宝,更有其实用价值。赏诗只能体会别人的心情,用诗却能表达自己。我在诗歌教学中经常布置小论文和大作文,让学生在写作中消化并学会使用。  相似文献   

20.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接触的古典诗词不多,《离骚》词义深奥,吟诵、理解和鉴赏都要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我编制了"学案",主要着力于字词音形义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反复朗诵,先读懂诗歌的文字层面意思。但诗歌教学又不能止于翻译,这就需要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诗歌读进去。我把诗歌的朗读分为"音读——意读——情读",让学生从了解语言体式的华美,到感受爱国爱民的温度,并进一步仰望照射千古的光彩,让学生一层一层深入进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