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闻世界》2008,(7):108-108
电影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一个女人面对一边是身患绝症的儿子,一边是已经离婚的丈夫,她做了一个常人不可理解的决定:再怀一个前夫的孩子,生下孩子用他的脐带血来救大儿子。然而,这一切并不是那么顺利……  相似文献   

2.
封面反馈     
@驴行者:常人很难想象她受伤后所经历的种种难以言语的痛苦和折磨,以及她经历跨国官司后所受到的种种质疑和嘲讽。  相似文献   

3.
二十年了,她,走着一条常人未曾走过的道路,经历了很少有人经历的人间坎坷。在这天高气爽的金秋一个明朗的日子里,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围坐身边,喊她“妈妈”。一口一个“妈妈”,直喊得她泪如泉涌。此时,往事.如烟的往事.历历在目……临终托孤一九六五年十月,洛阳医专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旦功漫在丈夫被错划右派含冤死去不久。身患卵巢癌住进了上海市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4.
经过远比常人更甚的努力,郭振玺完成了从农村娃到"公家人",到中国第一媒体收入主导者的进化。然而,这样一个认准目标、咬定不放松、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目标的奋斗故事,是如何走向负面结局的?  相似文献   

5.
刘征 《湖北档案》2004,(7):34-35
这是一幅黑白照片,画面上只有范春歌一个人,她左肩背着很大的行囊.右肩挎着摄影包,脖子上挂着照相机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头发被风吹得几乎挡住了脸,题图是“行的美是让大路欣赏的”。从她的字里可以体会到浓浓的女人味儿,有着女人特有的善良、爱心、细腻和敏感,也具备着常人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6.
香妃,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世间许多的野史、笔记、小说、诗文、戏剧、影视,出神入化又纷繁复杂地描述,令人迷惑,无所适从。那么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她的身世如何?她是怎么死的?她死后又葬在了哪里呢?  相似文献   

7.
2003年年初,她独自创办了全国惟一的中国军嫂网,为了这个纯公益性网站,她已投入17万元。踏上这条路后,因丈夫反对,他们的婚姻已名存实亡;因为负债经营,生活难以为继,她曾一度在坚持和放弃之间徘徊。一个33岁的女子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个网站?她背后又有多少艰辛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故事     
我写我的母亲,不是因为她有什么奇勋伟绩,而是因为她有着常人难以遭遇的坎坷和曲折。短暂的幸福时光 说起不幸,通常人们要从童年谈起。我母亲的童年不但没有不幸,反而幸福得让她不耐烦。母亲出生于富贵家庭。外公谢承(火英)是靖江师范学校的校长,担任过两个县的知事,北伐第一军军需处长。解  相似文献   

9.
我们此行目的地是徒步至萨加玛塔公园内的珠峰南坡大本营,攀登珠峰对于常人是无法企及的愿望,就连接近她的道路都是如此艰辛和漫长.  相似文献   

10.
; 如果没有那么一点残疾,如果受到良好教育,如果……那么,她的理想之梦,也许比谁都不会逊色;她的生活,也许有更多的诗情画意。她的生命之光,也许会更加绚丽耀目。这是她给人的印象。这印象来自她的执著,她的聪慧、她的善良和她的美丽。 然而,那些“如果”只是好心人一厢情愿的假设。因而,孙祥英的一生就注定与幸运之神无缘,注定了她只能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在生活的路上跋涉,经历着比常人更多的艰难、辛酸和劳碌。  相似文献   

11.
培养女孩的目标是什么?让她学习名列前茅?让她成为"乖乖女"?让她嫁个好人家?培养女孩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她成为一个幸福的女人。松永畅史在《好妈妈这点和你不一样.女儿要管》一书中提出只有重视女孩的感受力,女孩和男孩不同,往往容易陶醉于美好的事物,这正是她们与生俱来的感受力。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与写作》2008,(9):17-18
北京奥运前后.我们常常存电视上看到.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小节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各个和奥运有关的地方做着相关报道.尤其是她身兼制片人、主编、主持人的身份制作的系列节目《小节探营》更成了所有关心奥运的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过.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不到10分钟的社目背后.王小节和她的团队顶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并最终借着奥运的契机完成了中国电视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大手笔制作。  相似文献   

13.
光明和欢乐的使者:访上海市盲人有声读物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人的概念中,图书馆总是与明亮的眼睛联系在一起的——图书馆是看书阅报的场所,看阅则离不开眼睛。然而,有一家图书馆接待的读者却都是两眼一抹黑的盲人,她,就是尚不太为人所知的上海市盲人有声读物图书馆(以下简称盲人馆)。在该馆开放一周年前夕,我前往作了采访。位于上海西区的一个僻静弄口的指示牌,将我  相似文献   

14.
她累了,她想休息了。她不打算开煤气,万一楼上楼下有人抽烟呢?坊间常用的安眠药早已不致死,却会残余后遗症:她专门加了一个自杀未遂姐姐的QQ,听得汗毛都竖起来。  相似文献   

15.
(一)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大师不同于常人之处,一定在于他们干了常人望尘莫及的事.比如,我们说季羡林是大师,因为只有他掌握"吐火罗文"这种几乎灭绝了的语言;我们说爱因斯坦是大师,因为他发现了相对论.大师的理论能懂的也许只有几个人,但这几个人就可以认定爱因斯坦是"大师";大师的作品不可能成为普及读物,能读懂<存在与虚无>的,注定寥寥无几.但他们能想出来,能写出来,他们的智力和毅力非常人所及.  相似文献   

16.
是谁制造了郑小琼?一个风云变化的病态的社会将她制造为一个符号,但是,她的意义却是用另一种纯正的写作解放了自己。所以,如果没有郑小琼,上帝也会制造一个郑小琼,因为她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异化与解放、象征与反象征的一个典型寓言。  相似文献   

17.
《非常童年》是一部采访纪实文学作品,作者是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栏目主持人周洲,她对八位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天才少年”进行了采访,记录下他们不同于常人的童年及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之所以称为“非  相似文献   

18.
徐斌 《新闻实践》2005,(9):F0003-F0003
电视里、照片中,人们看到的德国总理施罗德,总是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神情矜持、和善而又威严的一个日尔曼绅士。但你见到过这样的施罗德吗?头发呲乱,脸部扭曲,只睁一眼(见附图)……平时一丝不苟的领袖威仪,仿佛顷刻间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一个常人的“内芯”。然而,你是否觉得:这样有点“失态”的大人物,却一下子让我们感到有些亲切、有些可爱!  相似文献   

19.
美国有线电视网42岁的女摄影记者玛格里特·莫斯与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平平凡凡,身穿黑色T恤衫和牛仔裤,瘦削的肩膀上扛着15公斤重的摄影器材,到处奔波为有线电视网跑新闻。但走近细看,立刻就会发现她的脸上有许多道伤疤,其中有些还直伸到了脖子,嘴里一颗牙齿也没有,因此她说起话来含糊不清,要非常留心才能听清楚。 然而,就在这副外表里,蕴藏着坚毅不拔的精神。莫斯的经历在西方新闻界已成为传奇人物,她的经历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生命不息、拼搏不止的榜样。 1992年一个寂静的夏日,莫斯在萨拉热窝采访时,差点成为34名葬身波斯尼亚内战的记者之一。一粒子弹穿透她乘坐的有线电视网的摄影车玻璃窗,打中了她的面部,打掉了下巴,颧骨被打得粉碎,舌头也断了。 医生认为莫斯难以活命了。可是经过20次手术后,她不但顽强地活下来了,还再次扛上摄影机,奔赴采访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关系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是最为复杂、为常人难以参透的关系。普通民众对国与国关系的了解主要借助媒体报道与专家解读。媒体所反映的中日关系状况与实际吻合吗?中国媒体、日本媒体对对方的报道有哪些特点?媒体对现实的中日关系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围绕这些问题,《参考消息》主任编辑、新华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