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小语专家崔峦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阅读教学课堂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小语专家崔峦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阅读教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3.
当前阅读教学倾向性的问题是“得意而忘言”,即一味注重内容理解,而忽视了语言的感悟和运用。崔峦老师在给《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一书作序时指出:“从本质上看,中小学语文教学不应是语形教学、语法教学,也不应是语义教学,而应是语用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应指向语言的应用,应围绕语用这个核心来建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纵观新一轮课程改革前后的阅读教学,我们可以发现明显的差异:课程改革之前的阅读教学侧重于“得言”,即让学生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课程改革之后的阅读教学似乎更侧重于“得意”,即让学生体会文本的人文内涵。某种程度上讲,这样的教学重心偏移,实际上反映了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取向。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老师们在关注语言内容的同时,淡化或忽视了语言形式。即注意了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正如崔峦老师说的那样: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而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相似文献   

6.
语文用一定的言语形式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透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表达的妙处,获得言语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但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人文理解、内容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到写,了解文童写法。  相似文献   

7.
崔峦先生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而忽视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2012年11月30日-12月2日的全国小语会第八届年会上,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曾说过这样的话: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很多语文教师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把获得课文内容当作教学的最终目标,导致学生学了很多课文语言表达能力还不过关,说不好话,写不好文。究其原因,首先是教学目标出了问题。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崔峦老师所说:"当前阅读教学还存在着‘得意’而‘忘言’的倾向,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一味注重内容理解和人文感悟,而忽略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的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长此  相似文献   

10.
崔峦先生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育’,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而忽视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他还说:“工具性萎缩,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渎、学、写等方面来了解文章的写法,是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我认为。崔峦先生的讲话切中要害,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什么?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把阅读教学的重心偏向于“得意”,即品味语言,揣摩语言传递的内涵、思想和情感。然而,“得意”并非阅读教学的全部意义,王尚文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是话语形式”,“学语文就是学习造词造句的精当妥帖。语文教学的奥秘就藏在言语形式里。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言学习,但教学中重人文轻基础,重理解轻运用,重读说轻听写,重口头轻书面的教学现象依然普遍,阅读教学依然高耗低效。如果能引领学生读中积累,含英咀华、读写结合,着眼语言运用,努力把握语文本色,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得意又得言”,逐步实现由“教课文”向“用课文学语文”的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3.
张敏华 《福建教育》2005,(2A):34-35
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谈语文教学,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不论时代如何发展,语文教学如何改革都必须把语言之“根”留住。然而冷静反思当前语文教学,不少阅读教学课堂中语言遭受冷落,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也正遭此“疫情”侵袭。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务之急应该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防止几种倾向。  相似文献   

14.
徐晓 《辽宁教育》2005,(6):37-38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离开了语言谈阅读,教学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当前阅读教学的课堂语言遭受冷落,一些人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人文性”而对文本语言漠然视之。按照“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阅读教学的以下两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黄丽娟 《云南教育》2007,(11S):23-24
语文课程是母语教育课程,阅读教学是母语教育的主阵地。一般性的阅读,只需披文得意,而语文教学的阅读,则必须意文兼得,即在领悟人文内涵的同时学习文本的语言文字。这样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即所谓“把语文的根留性”。《美丽的小兴安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描写了小兴安岭景色美不胜收,课文语言凝练精当,  相似文献   

16.
正在2012年11月30日~12月2日的全国小语会第八届年会上,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曾说过这样的话: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掏空.《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怎样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上,当前已经形成共识: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阅读教学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等。这一方面是对“新课标”的错误理解,另一方面是当前快餐文化的负面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文学文本的阅读中去认真细致地触摸语言,  相似文献   

19.
当前阅读教学倾向性的问题是得意而忘言,即一味注重内容理解,而忽视了语言的感悟和运用。崔峦老师在给《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一书作序时指出:从本质上看,中小学语文教学不应是语形教学、语法教学,也不应是语义教学,而应是语用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应指向语言的应用,应围绕语用  相似文献   

20.
“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可以说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在阅读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将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转化成为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