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审美意象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如果说古典诗歌创作就是诗人以独特的主体性编码运用语言符号建构审美意象的活动,那么古典诗歌鉴赏则是读通过对审美意象符号的个性化解码来领悟其审美意蕴的过程。本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古典诗歌中审美意象的建构与重建。  相似文献   

2.
诗人车延高在诗歌创作中对传统审美意象花进行了大量的选取和应用,这些花的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主色调系:一类是以桃花为代表的暖色调系列,一类是以荷花、雪花为代表的冷色调系列。车延高诗歌对花的意象的运用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温和敦厚之美的熏陶,同时可能也受到了西方诗学的影响。这些意象对当代诗歌审美意象的破坏与重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与美学传达。  相似文献   

3.
诗歌审美创造中,诗人将自然的色彩形式赋予诗歌意象,使其构成色彩意象,就能更有力地表达情绪、情感,隐含或折射主体抒情意蕴。各种色彩形式与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色彩意象在诗歌中隐含或折射的意蕴也不尽相同,各呈异采。本主要计论诗人构筑的蓝色意象,以及黄色意象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抒情范式特征,以期达到从色彩意象抒情的角度认识诗歌的审美规律。  相似文献   

4.
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意象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即意中之象,它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审美单元。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所以,无论是创作,还是鉴赏、教学诗歌都要了解诗歌这一特征。本文拟从诗歌意象的内涵、诗歌意象的特点、诗歌意象的分类、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意象举例等方面来解读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意象。  相似文献   

5.
诗歌意象,作为诗歌的艺术单位和诗歌审美的个体特征。是诗人生活体验的表达,审美情趣的体现,创作个性的媒介,也是诗人生命意识的寄寓,文化精神的蕴涵。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源于诗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双重心理体验和文化积淀。荣格(Carl Gustav Jung)说:“一位具有特殊艺术才能的作家,他的精神生活所具有的集体性,通常都远远超过个性。  相似文献   

6.
古代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本文认为把意象作为诗歌教学的切入点,根据意象的情感性、含蓄性、承传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意象进行归类总结,把握意象与时代背景和诗人风格的密切联系,并运用这些意象知识,进一步增加学生阅读的审美体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蕴,对提高其鉴赏能力有很大的裨益。  相似文献   

7.
古代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本文认为把意象作为诗歌教学的切入点,根据意象的情感性、含蓄性、承传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意象进行归类总结,把握意象与时代背景和诗人风格的密切联系,并运用这些意象知识,进一步增加学生阅读的审美体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蕴,对提高其鉴赏能力有很大的裨益。  相似文献   

8.
意象即意中之象,也称”审美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简单地说,指诗人心中的物象。它是审美主体(人)对审美客体(物)进行能动反映的产物,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的有机统一。诗歌是以不同的感情色彩感人的,而组成诗歌用以感人的基本因素正是意象。我们要鉴赏诗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中国诗词的基本审美单元,明月意象是李白诗歌中使用较多的意象,蕴含着李白的生态智慧,从生态视角对李白诗歌的明月意象进行解读,以此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关系,解构李白明月意象构成的新鲜生动丰富的生态世界,为李白的诗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88):39-40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体系当中,古诗词教学是其中的一项基础模块,也是教师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古诗词鉴赏环节,不仅能够使学生得到审美熏陶,也能使学生与诗人形成更加深刻的情感共鸣。意象是古诗词表现美感的集中体现,由诗人所创设,体现了外界的景物与诗人内心感受的统一,是思想情感借助外景的一种表达形式。分析意象能使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内涵形成深入理解。文章以初中古典诗歌意象为切入点,对古典诗歌审美意象的一般规律以及初中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教学策略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艳飞 《考试周刊》2012,(78):21-22
在中学阶段.诗歌鉴赏需要学生理解意象及意境的基本内涵,并掌握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继而在诗歌中鉴赏由诗人组合意象而形成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不仅仅是光照人寰的一个普通星体,而且也是通脱淡泊的一个文化象征,负载着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民族的审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伟大诗人李白诗歌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月亮意象,这些意象无不凝聚着诗人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现存文献资料,兹对晚唐诗人李洞诗歌的意象使用加以考索、辨正,并兼论其诗歌意象的深刻文化内蕴、丰富时代精神、深邃思想意识、独特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以词语为载体的一种修辞艺术,是诗人情感与世间万物的融合体。在探讨英汉诗歌中景物意象语义特征的基础上,诗歌意象的对比研究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意象是日常语言的审美变异,其语义具有多层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从英汉诗歌景物意象的语义特征及其对比研究反映出了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特征、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5.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意象选取纤细精妙,意象组合独具匠心,呈现出变幻多姿与凄迷伤感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狄金森诗歌中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象主要包括比喻意象、象征意象、具体意象、抽象意象、动觉意象、视觉意象等。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象丰富了其诗歌的内涵和意蕴,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意象使狄金森的诗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40):15-16
作为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代表诗人,约翰·济慈善于在诗歌中运用意象传情达意,形成了其诗歌的一大特色艺术。其诗歌意象多是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直接诉诸读者感官,让读者能从中真实地感觉到诗人炽热的情感。诗人把一系列意象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合在一起,有机构成了诗歌的意境,表现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意象图式理论被运用于诗歌作品的赏析中,为诗歌文本分析开拓了新道路。本文将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对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To the Cuckoo》进行诗歌意象分析。分析得出该诗歌呈现出多维的意象图式集,诗人通过对杜鹃声音的寻找唤起自己童年时的美好回忆,也体现出诗人心中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向往。  相似文献   

19.
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诗歌中晦涩、密集的意象运用是其诗歌的一大特点,虽然在这些诗篇里众多意象相互衬托、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甚至相互冲突,然而正是纷繁复杂、晦涩密集、纯粹朴实的主客观意象以三种展现方式形成了诗人独有的审美源泉,使得诗人当之无愧地成为英美诗歌史上继奥登以后的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20.
海子是一个具有死亡意识和英雄主义倾向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过程实际是一个与死亡意识搏斗的过程,他的诗歌意象是生命意象与死亡意象的结合体。本通过对海子的诗歌意象的分析,试图解读海子的最后几首桃花诗。桃花意象是诗人的生命之火的最后闪亮,它反映了死亡对于诗人生命意识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