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野是指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同时也指观察和认识的领域。“阅读视野”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最早是由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姚斯(HansRobertJauss)在他的专著《关于接受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而最早关注到“视野”问题并加以专门讨论的则是德国哲学家、阐释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人在诠释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视野”问题。在伽达默尔看来,这个“视野”应当包括“个人视野”和“历史视野”的一种合成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本文与钢琴教育者、家长们共同谈论幼儿学习钢琴的“黄金时段”与方法。幼儿时期是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对于基本功及练习曲的内容比例相对大一些,因为这些练习曲对手指机能的训练较有针对性,同时也要适当的布置一些活泼有感染力的小乐曲,这样可以给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以开阔孩子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及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正>新时代的学校德育,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强调课程育人。而一所学校的德育课程实践,则体现出教育者的育人精神与时代担当。德育课程实践是教育者宽广的教育视野的体现。视野决定未来,教育者的教育视野往往决定学校德育的创新高度。正如斯宾塞所说:“在教育你的孩子时要进行你自己较高的教育。在心智方面,你必须学好那门复杂的学科,那就是在你的孩子、你自己和社会中所表现的人性和它的规律。在道德方面,你必须经常发挥你的高尚情感而控制那些较低级的。”即教育者需要拥有丰富、开阔的教育视野,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与品德形成规律,系统建构与实施德育课程。学校的直接德育课程、间接德育课程及隐性德育课程,都淋漓尽致地体现着教育者的儿童观、课程观、教学观以及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李琼  张建 《教育》2012,(11):44-45
教育者就是“燃灯者”,就是点.燃学生求和欲的那盏灯的人。作为班主任,应首先与学生擦亮知识的火花,因为班主任是与学生走得最近的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干学万学学做真人。”从中可知,教育学生追求真知真理并做一个“真人”,是一个教育者工作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十一、严格的艺术——关于“push” “push”直译成中文就是“推”的意思,在教育的情境中可以译为“催促”。 中国的教育者往往乐于看到的是:经“催促”后,受教育者加紧了努力,也最终获得教育者所期望其获得的成果。在通常情况下,“催促”被看成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负责任的表现;若受教育者不理会或抵制“催促”,则被看成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正>《中庸》里有这样一段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中我们可以探得教育的根本旨趣,那就是教化育心,引导受教育者的终极价值。教育教学活动要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孩子的人生理想导航,为受教育者的未来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熏染与培植。教育是蕴含着教育者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主观意趣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诸如:什么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是美好的人生,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什么生命境界值得追求,等等。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下找到标本后,换上高倍物镜观察,这时——:A.视野大了、物像大了、亮度大了B;视野小了、物像大了、亮度小了;C.视野大了、物像大了、亮度小了;D.视野小了、物像大了、亮度大了。”无论选择哪个答案(本题所给的答案是B),无疑是认为视野不变了。笔者认为,此题尚有商榷之处:即显微镜倍数的改变能否改变视野的大小。什么是视野呢?眼球固定注意一点时所看见的空间范围就是视野。当我们把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安好,并调好光线后,从目镜中看到的明亮光圈就是显微镜下的视野。一般说来,一台标准的显微镜,镜下的视野可视范围是固  相似文献   

8.
“过渡空间”模式将教师教育过程划分为“起始空间”“协商空间”“突破空间”“指导空间”“拓展空间”与“深化空间”,旨在解决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与教师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该模式在实践中淬炼了教师教育者,有助于促进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往往不取决于体力,不取决于鞋,也不取决于他所选择的路,而是取决于他的视野,取决于他所选择的团队。
  古语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不过,这里的“主”,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团队”。这句古话向我们展示了选择正确的平台,对于一个人事业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采取“激情管理活力教育”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激情是所有教育者都应该具备的品格。人在激情的支持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能。激情可以产生动力,激情可以产生灵感,打破常规,冲破障碍。如果用两个字总结我的班级管理风格,那就是激情。班主任是管理者,班主任  相似文献   

11.
作为21世纪的教育者,我们更应该关注多元阅读,为幼儿创造一种全方位的阅读空间。从阅读材料来说,不应限于故事书、文字、书籍;从阅读场所来说,不应限于课堂、幼儿园、家庭。如果把“阅读”的概念狭义化,无异于给幼儿关闭了许多认识世界的窗口。在信息时代,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早期阅读观,把摄入一切符号的过程都视作阅读的过程。“阅读是生活,阅读是游戏,阅读是学习”的理念,是对幼儿早期阅读意义的拓展。我们应该跳出传统的“阅读”来看如今的“阅读”,拓展早期阅读的范围和内容,丰富方法和手段,逐渐以图像阅读文化取代文字阅读文化,带领幼儿走进图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先生曾这样说:“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我斥责那班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教师固然需要教学的专业知识与教育技能,但最基本的应“须有健全的人格”“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  相似文献   

13.
教育伦理规范作为对教育者行为的应然性规定,其合理性取决于制定者是否具有辩证的视野:在所关注的问题域中,教育道德之实然和应然是两个必要的视点;在规制对象上,教育伦理规范对教育者个人和社会都应具有调控作用;在功能设定上,教育伦理规范不仅必须抑教育行为之恶,而且也应该扬教育行为之善;在目标向度上,教育者美德与善行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当教育伦理规范的制定者具备了这种辩证的视野,教育伦理规范才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从而教育善的实现才可能获得人的认识论方面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对于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不要大起大落,对于微课亦是如此。 微课先天的特征就是碎片化,从产生开始就是与移动学习相匹配的。今天,教育者提倡移动学习是因为学习者具有移动能力,并利用携带的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获得“移动”甚至“无缝”的学习环境,是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的扩大和延伸。另外,微课资源的学习可以利用比较零散的个人时间,导致移动学习和碎片学习机会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每一位教师都有改变后进生的愿望,但对后进生的看法可各不相同。我认为,成为后进生的原因虽然一个人一个样,但有一点他们是共同的,那就是每个后进生都有成为优秀生的渴望。教育者只要对他们的身心施以特定的影响,满足他们的这种渴望,并积极热情地予以帮助,他们完全可以走出“后进”,走向“光明”。  相似文献   

16.
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尔塔效应”,在教育学中是指教育者只要诚心诚意寄希望于受教育者,那受教育者就会按教育者的期望去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就是一份信任、一种鼓励,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催化剂。它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欲望,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形成学生自身对提高学习成绩的期望,它是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影响着学生个人行为的选择。作为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运用期望效应提高教学效果是教育科研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朝阳冉冉升起 ,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作文写作范围宽裕 ,拓宽了学生视野 ,学生能拥有更大的自主性 ,有更多选择创作的机会 ,有更大的创作空间 ,有更宽阔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天地 ,可以写这 ,也可以写那 ,取缔了过去命题作文方式。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教师更新观念 ,明确导向。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小学生作文 ,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 ,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作文教学中 ,学生作文中出现没有东西写 ,即使写出来也是干巴巴的 ,有的改头换面、七拼八凑 ,更不说写具体 ,表真…  相似文献   

18.
由于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视野范围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负,在篮球训练中应把运动员视野训练列入到每节训练课中并贯彻始终.合理的战术行动来自正确的思维,正确的思维取决于全面、准确的观察与判断.视野越宽广,空间的范围越大,越准确灵活,队员在场上活动的效果也越好,获得比赛胜利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9.
教材中的插图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体现了重要的视觉文化。利用教材插图来拓宽教学路径,可以拓宽认知范围,彰显知识维度;拓宽思维渠道,提升思维品质;拓宽审美视野,涵养审美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心理活动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可视化”空间,从而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林云 《现代教学》2003,(11):30-30
每到期末,许多班主任都在为一件事情苦恼着,那就是给学生填发成绩通知单。重复劳动太多,工作量太大,许多班主任都苦不堪言,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使班主任免除填写成绩通知单的劳作之苦呢?办法是有的,那就是利用Word2000中的“邮件合并”功能,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全班甚至全校学生的成绩通知单填写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