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04,(5):43-43
科技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举行了“武衡星”命名仪式,以此褒奖和纪念我国这位已故科技战线杰出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向武衡的家属颁发了“武衡星”命名证书,周光召院士颁发“武衡星”轨道图。经中科院地学部建议、中科院批准,国际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1 999年 1 0月 1 4日 ,“中国科学院星”命名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会上致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艾国祥代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 ,向中国科学院颁发“中国科学院星”命名证书。这是为庆祝中国科学院成立 5 0周年而命名的。这颗星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 CCD小行星项目组 1 996年 3月 1 1日在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兴隆基地进行小行星天区观测中发现的。 1 998年 1 0月 2 3日 ,该项目组以 ( 780 0 )号小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 ,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所…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3):236-236
本刊讯  2 0 0 0年 4月 7日 ,“田长霖星”命名仪式在南京举行。 7日上午 ,田长霖教授伉俪在金陵饭店出席了命名仪式。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 36 43号的小行星 ,经发现者推荐并获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 ,正式命名为“田长霖星”。田长霖教授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 ,现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以来 ,他在热传导学、机械工程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高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为推进中美教育和科技交流与合作 ,为推进香港地区的科技创新、促进海峡两岸与香港地区的经济…  相似文献   

4.
正4月25日,浩瀚宇宙星空中又一颗小行星被刻上中国人的名字: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院士,从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政委郑卫平以及中国科学院领导手中接过小行星命名证书、照片和纪念铜匾,正式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今年年初,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经中国科学院推荐并报该中心批准,由紫金山天文台2007年3月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92178)小行星,被命名为"黎介寿星",并刊入《国际小行星历表》,成为永久星名,为世界各国所公认。"黎介寿星"位于狮子星座,距离地球约2.21亿公里,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68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它的轨道半长径为2.60天文单位,即3.9亿公里,属于永远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运行的主带小行星。该星平均每日以160万公里的速度,在轨道上奔腾前进,绕太阳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13~15日在北京香山召开了主题为“中国国家空间天气计划”的香山科学会议第213次学术讨论会。会议邀请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艾国祥院士、南京大学方成院士、中国科技大学王水院士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汪景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I0005-I0008
孙家栋1929年4月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中科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小行星第148081号正式命名为孙家栋星。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2003年11月28日正式批准成立,是中科院生命科学基础类研究所。目前研究所的科研、支撑、管理人员共计184人,中科院院士1人,中研院院士1人。研究员15人,其中百人计划7人。现有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共计197人。  相似文献   

8.
国家天文台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于 2 0 0 1年 4月 2 5日宣布成立。是由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五台三站一中心撤并整合而成。原北京天文台融入国家天文台。其下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原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改制为科技型企业 ,其中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的天文光学实验室 ,改建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各下属单位作为事业单位在属地注册法人资格。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因历史悠久 ,又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课题 ,并在…  相似文献   

9.
谈家桢:1909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长、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为表彰谈家桢在遗传学方面的贡献,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3542的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相似文献   

10.
“周光召星”命名大会暨蔡冠深行星科学奖励基金成立仪式,3月30日在南京举行。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2号小行星,最近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批准,正式命名为“周光召星”。从此,满载中国科学家荣誉的“周光召星”,将遨游太空,与日月同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与社会作用的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6月1日,至今已走过50年的光辉历程。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规定,中科院院士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中科院院士代表了我国科学家的最高学术水平,他们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了解院士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在新时期如何通过院士制度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院士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一中科院院士基本情况中科院现有院士669人(截至2005年3月1日),其中,女院士41人,资深院士177人,数学物理学…  相似文献   

12.
新闻     
《科学中国人》2013,(9):67-67
陈创天院士获颁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最高奖8月4日,2013年度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最高奖之一Laudise奖在波兰华沙正式颁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陈创天获奖。这是中国科学家获得的首个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最高奖。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每3年评奖一次,最高奖有Frank奖和Laudise奖两类,其中,Frank奖奖励理论贡献者,Laudise奖奖励实验和应用贡献者。陈创天此次荣膺Laudise奖是因其在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发现方面,尤其是对BBO、LBO和KBBF晶体发现和发展方面的贡献。记者了解到,此次会议颁发的Frank奖由日本科学家获得。会议举办之前,有4位在晶体生长领域卓有声望的科学家向协会推荐了陈创天。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2月 1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两位科学家给予了最高荣誉奖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获得了此项殊荣。“袁隆平星”(1999年 10月 2 6日 ,中共中央曾将我国发现的 8117号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是怎样升腾起来的呢 ?一袁隆平是 1930年 9月 1日来到人世间的。他的父亲袁兴烈 ,祖籍江西德安县 ,先父大学毕业后相继担任平汉铁路局高级职员、冯玉祥部驻重庆中校副主任和国民党南京政府经济委员会事务科长 ;母亲华静 ,江苏…  相似文献   

14.
2011年5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以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黄昆、吴孟超、李振声和闵恩泽的名字,命名了4颗小行星。获得这一特殊荣耀的4位大科学家,有着共同的身份:既是院士,又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相似文献   

15.
正9月25日,以"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第十三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京举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出席论坛并为主讲和互动嘉宾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章。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联盟主席白春礼院士作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琪院士、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等就相关话题进行互动讨论。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中国科协党组成员、  相似文献   

16.
2011年5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以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黄昆、吴孟超、李振声和闵恩泽的名字,命名了4颗小行星。获得这一特殊荣耀的4位大科学家,有着共同的身份:既是院士,又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相似文献   

17.
新闻速览     
《今日科苑》2011,(24):5-8
中科院新增51名院士60岁以下海归成主力中国科学院2011年新当选院士证书颁发仪式暨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科院新增院士名单同期出炉。这次新当选的院士中60岁(含)以下的43名,占总人数的84.3%,院士年轻化已成趋势。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22,(15):32-32
7月18日,在希腊雅典举办的第44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被授予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国际合作奖。COSPAR国际合作奖自1984年设立,是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单独设立的奖项之一,旨在表彰为空间科学国际合作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吴季是目前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中国籍科学家。从2018年开始,COSPAR国际合作奖的获奖者还会获得一颗小行星的命名。2022年7月5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I A U)批准,编号为10118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吴季星”。  相似文献   

19.
《科协论坛》2014,(12):61-61
11月25日上午,2014年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以下简称“出版资助计划”)终评会于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沈爱民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终评会评审专家组组长林群,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副主任戴会超,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出版资助计划办公室主任苏青和总编辑吕建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动物所、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部门的专家担任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2 0 0 4年度学术年会于 2 0 0 4年 1 1月 8日至 9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来自全国 4 5个相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 330多名代表与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科学的机遇与挑战”。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员主持 ,出席的领导和嘉宾有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凌孚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会名誉理事长石玉林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九林研究员 ,学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