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聋生的数量逐步减少。随 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智障学生涌入特殊教育学校,由于学生智 力低下、认知能力上的局限、记忆力差、抽象思维差等特点,在 教学上与聋生教学有了很大的不同。本文将从学生的现状、生 活语文教学如何生活化、如何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等方面进行 阐述。  相似文献   

2.
对聋生实施语文教学是为了提高聋生书面语能力,但实际收效甚微,不尽如人意。教育教学强调要因材施教,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聋生听觉障碍的特点,给聋生在语言学习方面造成很多困难,使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有效地提高聋生学习汉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就要深入了解聋生的认知特点,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3.
智障学生的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培养智障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要从学生的基本需求出发,找出合理有效的教学培养方式。本文从吸引智障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训练智障学生的对话能力、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等方面分析了智障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是实践型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聋生更应该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然而,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教师写得多,学生练得少;教师做得多,学生动得少。这种现象在聋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尤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能持久地、有目的地培养聋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实际上,对于聋生,教师更应该从低年级就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不仅要给学生"鱼",还要教会学生"渔"。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培养低年级聋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杨桂霞 《教师》2012,(9):55-55
本文通过对本校聋生踏入社会初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状况的调查及客观分析,对比、反思聋校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在促进聋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发展方面的局限性,开展语文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探究,为语文教学引入生活的“掘头活水”,创建生活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以提高聋校语文教学效率和聋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听障学生是特殊的学习群体,由于听觉缺失,他们的认知与健全人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聋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探讨了影视资源在听障生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将影视资源引入到聋生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听障生语文教学资源,培养审美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听障学生是特殊的学习群体,由于听觉缺失,他们的认知与健全人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聋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探讨了影视资源在听障生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将影视资源引入到聋生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听障生语文教学资源,培养审美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识字教学是聋校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识字是聋生学词、学句的基础,关系到聋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对聋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聋校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还诸多问题.聋校教师要改变观念,重视识字教学;结合聋生语音基础和认知规律;灵活采用字理教学的方法;不断探究汉字文化的意蕴,提高聋生审美素养,争取早日摆脱聋校识字教学低效的困境,提高聋校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主要取决于聋生学好语言的基础、学习兴趣、语言能力及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肯定四方面。因此,在对聋生的教学过程中探讨如何培养聋生的学习兴趣,打造聋生语言交往能力,教师对聋生要期望和肯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26):3-4
聋校语文教学具有特殊性,需要从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结合聋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现状来建构一定的视觉情境。这样才能够帮助聋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调动聋生的视觉感官,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帮助聋生在视觉情境中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实现情感交流。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构建视觉情境,应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运用图示等方法,将表演艺术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借助思维导图、鲜活实物转化教学内容,操作实践转化感知渠道,方能帮助聋生建立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提高聋生语言表达能力是聋校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平日积累,引导聋生丰富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信息媒介,优化课堂教学,帮助聋生逐步形成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促进聋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智障生学习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智障生受智力和认知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熟悉的大多是El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人、物、场景。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重生活化。  相似文献   

13.
探究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目的是贴近聋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需要,有效提升聋校语文教学效率,促进聋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分析优化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教学课例提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五项策略:图文结合,促进理解;渗透导学,习得方法;读写并举,提高能力;顺学而导,发展思维;品读悟情,引发共鸣。  相似文献   

14.
语文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作为学校教学的基础学科,在对发展聋生的语言和交往能力方面担负着艰巨的任务。作为聋校的语文教师,我们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要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和交往能力,这样聋生的语言能力才能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8,(44):4-5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智障生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智障生先天性障碍的影响,他们的识字能力较弱,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特教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资源、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他们更快、更准地多识字,为其终身发展夯实基础。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并对其教学原理及重要意义作出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聋校初中语文教学中,首先,我十分重视聋生的双基训练,因为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和前提;其次,突出课文重点,这样聋生学习起来就方向明确,眉目清晰,学习效果就好;再次,阅读是接受信息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我着重从课前自读、课内阅读两个方面强化聋生的阅读。最后,因为写作是语文素质和能力的创造性显现,所以要重视培养聋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聋生听力受损,在语言学习方面有很多困难,导致语文教学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有效地提高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就要深入了解聋生的认知特点,对症下药。那么,如何教聋生学好语文呢?一、激发学习动机引发兴趣,变"苦"为"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努力做到艺术施教,追求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和教学方法的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60):24-25
<正>培智学校语文教材是生活经验的重组和改造。教材中有教育学生爱父母、爱老师、敬长辈、爱祖国等社会伦理;有生活实践、技能方法、日常自理;还有社会风俗、生活习俗、自然常识等。正因为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因此,从教材内容上看,语文教学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从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看,智障儿童表现为:注意力集中困难,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学习迁移能力差,学习兴趣缺乏,好动不易坚持等。为此,语文教学中要采用生活化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由于受聋生身心缺陷、教师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聋校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聋校语文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越来越不利于聋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综合性学习,必然要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20.
聋校语文教学最大的目标就是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聋生以后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工具。为使聋人最大限度地融入主流社会,必须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背诵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它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聋校,背诵更对聋生学习语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是帮助聋生学习语言、形成语言、发展语言的重要方法;是聋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记忆力和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聋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聋生要能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课文。突出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凸现语文教学重积累的特点。此外,背诵还可以让聋生养成读书、勤学的好习惯,让他们终身受益。因此,聋校教师应对学生加强大量的诵、读、背方面的训练,以提高聋生的背诵水平,帮助他们积累语言,从而为运用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