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现行语文课改如火如荼、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之时,重温叶圣陶的教育经典著述就显得尤为必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目的最简明、最深刻的阐述。叶圣陶于1978年8月在题为《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讲话中强调:"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  相似文献   

2.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对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些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语感的形成,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全面提高语文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养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其中就包括了要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3.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童话篇章既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文本依据,又是我们重要的思想宝库。叶圣陶童话不仅能给儿童以爱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而且能提高儿童的判断认知能力,充分体现了他"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是为了不教"的儿童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内地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课文只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教学生学会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时代日新月异,不仅科技在飞速发展,文化教育也面临着重大改革。就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而言,大家对其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根据自身十几年的学习经历和实习经验,本人认为现今教育基本上还是遵循了语文现代化方向的,但教育方式还有待改进,而这根本就在于教育目的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去获取知识,使学生能离开老师,通过自己的方  相似文献   

7.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对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些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语感的形成,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全面提高语文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养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其中就包括了要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8.
<正>叶圣陶先生很多年前就给"语文"下过定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但是放在今天,我们语文教师拿到一篇文章,教什么?怎么教?恐怕一千个语文教师有一千种上法。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鲜明地提出:真语文就是语文;真语文强调回归传统,找回本真。其基本要求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语文课一定要培养学生自然、健康的表达习惯,一定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样的"教"就可以达到"不需教"的境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以下习惯是学生必须养成的,我们应在这些方面花点力气。  相似文献   

10.
教学改革深化就在于教师能否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现代教育学、心理学都强调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能掌握多少.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如何学知识.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有四个基本点:一、儿童本位是语文教育的起点;二、社会生活是语文教育的立足点;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育的终点;四、训练是语文教育的着重点。这四个基本点强调了四个问题:语文教育为学生而教;语文教育依据现实社会生活而教;语文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母语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教育重在训练而不是讲解。理解和继承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要重视十条要则。  相似文献   

12.
于娟 《文学教育(上)》2010,(15):134-136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观——"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而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需要达到三个"必须",解决一个关键。即,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必须树立生活本源观;其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叶圣陶的这一语文教育观也对职校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琪 《快乐阅读》2011,(17):42-43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至理名言。许多教师对此虽孜孜以求,但"高投低效、无所适从"的事实,一直困扰着他们。究其原因,是因为语文教学的流弊严重干扰了初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以致效率始终不尽如人意。下面就针对语文教  相似文献   

14.
<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语文课程新标准也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不仅仅限于传授知识,还在于能够充分地协调好学习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关系,要实现学生学习活动与情感需要的和谐统一。这些语言都充分说明了教师有效的引导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引导,在什么时候引导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立人成人,是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立志追求的教育理想,也是语文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核心目标。而立人必须先立魂,就语文教学而言,最基础也最有效的立魂环节当是课堂教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读实践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往往会发现,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语文的重要凭借,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托。教师应摒弃教教材的思想,树立用教材教的新理念。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例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用教材教",方使师生都获得自由和解放,成为驾驭教材的"主人";"用教材教",教师就应着眼于学生现在和未来的需要;"用教材教",教师就会放宽语文的视野,让语文教学与学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是白话文运动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一代宗师.从1912年开始任教至1988年去世,在长达76年的教育工作中,他立足社会生活实际,通过教学、创作、编辑、研究、考察等诸多途径,对语文教学做了持久深入的实践,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思考,提出了有关"听"说""读""写"和"语言""思维""课内课外"等方面的语文教学原则,建立了涵盖"写作""阅读""听说"书法""教材""学生""教师"等较为完备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凝结成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的语文教育思想.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的诸多操作细节也进行了系统而卓有识见的探究总结,其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正>叶圣陶先生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需要教"不是教师不教学,而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培养可以说是实现"不需要教"的理想路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抓手。叶圣陶先生曾提出"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预习能"鼓励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应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指导以前,得先令学生预习。预习原很通行,但是要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