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新闻报道已成为国内新闻媒体吸引受众眼球和注意力,提高发行量的一项重要资源。时事新闻稿件来自新华社,而每天新华社播发的稿件有数百条,地方报纸的时事编辑要从这么多条新闻稿件中编选出本报采用的稿件组成版面,就需要准确判断出重大或重要新闻稿件或内容,还要有一定的理论驾驭能力,因为有时重要内容不是现成的,拿来就可用,而是要靠编辑用一双慧眼在每日大量的稿件中去发现和综合概括的。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通稿是地方报纸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新华社发出的通稿基本成型,消息常用流行的倒金字塔模式。这虽然有利于各地媒体灵活采用,但也使地方报纸的时事编辑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然而,在从事时事新闻编辑工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新华社通稿特别是社会新闻的标题并非都是精品。时事编辑完全可以精耕细作,体现地方报纸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记者到基层采访,冷不丁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新华社是干什么的?弄得我们的记者非得尴尬地解释半天不可。也是,新华社对许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天天在广播电视里听到新华社消息,陌生的是她又不象报纸有自己的版面。新华社是依赖报纸的版面和电台、电视台的声音而生存的,报纸刊登新华社稿件的版面叫时事版,编辑新华社稿件的编辑叫时事编辑,和新华社打交道的编辑部门叫时事部。无疑,新华社播发的稿件就叫时事新闻了。时事新闻是和行业新闻、地方新闻相对而言的。但奇怪的是,新闻教科书和新闻理论书里面,却很少论及“时事新闻”。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通稿是地方报纸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新华社发出的通稿基本成型,消息常用流行的倒金字塔模式。这虽然有利于各地媒体灵活采用,但也使地方报纸的时事编辑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然而,在从事时事新闻编辑工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新华社通稿特别是社会新闻的标题并非都是精品,时事编辑完全可以精耕细作,体现地方报纸的个性特征。首先,地方报纸和时事编辑要高度重视时事报道中社会新闻的标题制作。提起时事新闻,总会令人不由自主地联想  相似文献   

5.
时事新闻是读者了解国内外局势的重要渠道.对地方媒体而言,新华社电稿和新华网、人民网等权威网站上的新闻是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 新华社稿件渠道的单一性给地方媒体时事报道的个性特色带来挑战.面对相同的新闻事件、相同的新闻来源、我们如何避免"千报同文、百报同面"的局面,让时事报道技高一筹,是时事编辑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时事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读的重要阵地。新华社发布的时事新闻以其新闻的重要性、地域的广博性、内容的丰富性、报道的权威性、反应的快速性而成为各类媒体特别是各级党报报道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不少党报习惯于对新华社稿件的照抄照搬,使时事新闻“同质化”  相似文献   

7.
龚琼 《新闻前哨》2005,(10):91-91
报纸的时事新闻版不能满足于对新华社稿件的照搬照用,时事新闻的编辑不能偷懒图省事,而应运用拆分与组装,把新华社稿件作为原材料,重新进行加工改造。这样,才能体现报纸的独特个性特点,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谢智 《新闻前哨》2005,(6):74-75
时事新闻作为读者了解国内外局势的重要渠道,向来是媒体经营的一个着重点。对地方媒体而言,新华社是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新华社平均每天播发电讯文字和图片稿300-400条,近20万字,消息、通讯、特写、言论、述评等体裁多样,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卫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且质量也较高,为地方报纸搞好时事报道提供了保  相似文献   

9.
地方党报时事新闻稿件主要来自新华社,而每天新华社播发的稿件有数百条,报纸的时事编辑要从这么多条新闻稿件中编选出本报采用的稿件组成版面,就需要准确选出重大或重要新闻稿件或内容,还要有一定的驾驭能力,因为有时重要内容不是现成的,拿来就可用,而是要靠编辑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和综合概括。  相似文献   

10.
时事新闻是地市党报不可或缺的报道内容,如果把整张报纸比作一套丰盛的大餐,那么地方新闻理所当然是"主餐",而时事新闻则属"辅餐",但它同样是整个"大餐"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其特有的地位.地方党报时事新闻版最主要的稿件来源是新华社稿件,其内容丰富,报道权威,导向正确.但新闻来源高度一致,再加上对时事新闻的价值认定类似,编排思想趋同等因素,各报就面临一大问题,即时事新闻的雷同性.面对同一新闻来源,如何实现"独家特色"是我们经常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如何改变这种格局,使报纸的时事报道"与众不同"呢?  相似文献   

11.
吴涛 《新闻窗》2013,(1):74-74
地方党报时事新闻版的最主要稿件来源是新华社稿件,其内容丰富,报道权威,导向正确。但新闻来源高度一致,再加上对时事新闻的价值认定类似,编排思想趋同等因素的存在,各报就面临一大问题,即时事新闻的雷同性。面对同一新闻来源,如何实现“独家特色”是我们经常思考和面对的问题。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格局,使报纸的时事报道“与众不同”呢?  相似文献   

12.
国际、国内时事要闻是报纸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新华社播发时事要闻稿件与报纸出版流程之间时差较短,不允许编辑在标题制作上花费过多时间;因此,在不少报纸版面上时事新闻标题与地方新闻标题比较,显得呆板、枯燥,标题中长句多、陈述句多,读来乏善可陈。如何让时事要闻标题更具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读者知识层次的提高,人们迫切希望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因此,时事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但是,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地市报的时事新闻报道几乎没有原创稿件,不少报纸习惯于对新华社通稿照搬照抄,各家报纸时事新闻的内容和形式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另一方  相似文献   

14.
张培铁 《新闻前哨》2012,(12):56-57
一、“同质化”严重,可读性“差”——思变突围 时事新闻是一张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采新闻相对,时事新闻的特征是:从稿件来源看,是非自采的,通常来自国内外大的通讯社,如新华社、中新社以及重要的外地媒体;从报道内容看.一般是国际国内有较强的时效性、重要性、典型性的新闻,如国际关系领域的重大事件、国内的重大时政新闻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报业的迅速发展,时事新闻在地市报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很多报纸专门开辟了时事新闻专版,刊载国际国内时事新闻。有的报纸还在头版留出固定位置刊发国际国内重要时事新闻。如何选用新华社电讯稿,已成为地市报老总们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州日报》在实践中探索,把握和处理五个关系,选好用好新华社电讯稿,使时事新闻版成为该报的一个亮点,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高端占位、重大热门、可读性强”,是时事新闻与生俱来的优势。翻看当下各类报纸,无论是日报、晚报还是都市报,都把着力打造时事新闻作为报业竞争的制胜之道之一。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由于时事新闻的稿件一般都来自新华社发布的通稿,用稿来源相同,再加上对时事新闻的价值认定类似,编排思想趋同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众多报纸时事新闻报道同质化。  相似文献   

17.
杨咏  张未 《军事记者》2008,(3):19-20
“高端占位、重大热门、可读性强”,是时事新闻与生俱来的优势。翻看当下各类报纸,无论是日报、晚报还是都市报,都把着力打造时事新闻作为报业竞争的制胜之道之一。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由于时事新闻的稿件一般都来自新华社发布的通稿,用稿来源相同,再加上对时事新闻的价值认定类似,编排思想趋同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众多报纸时事新闻报道同质化。  相似文献   

18.
刘志辉 《记者摇篮》2008,(12):56-57
晚报时事新闻的稿源绝大部分来自新华社、某些时事新闻的专业网站,以及其他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虽然这些稿件均已是成型的作品,但作为一名晚报的时事编辑,应当结合晚报的特点,将这些“成品”视为“材料”,根据版面、版性的需要,巧妙而适当地进行加工,这样不仅富有创意、吸引读者眼球,而且也会在媒体的竞争中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9.
纸质媒体一般都开设有国际、国内、文娱和体育等时事版面,稿件来源主要是新华社发布的时事新闻。众所周知。时事新闻基本与媒体所在地没有“血肉”联系,缺乏贴近性,再加上新闻来源单一,时事编辑又常常照抄照搬,导致各媒体时事新闻同质化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媒体个性,降低了媒体吸引力。那么,媒体时事报道如何在保持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显示出贴近性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报业的迅速发展,时事新闻在地市报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很多报社专门开辟了时事新闻专版,刊载国际国内时事新闻。有的报纸还在头版留出固定位置刊发重要时事新闻。如何选用新华社电讯稿,已成为市州报老总们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从近年来从事编审工作实践中体会到,选好用好新华社电讯稿,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