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儿喜欢看书。这个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大约从3岁开始,我每周带孩子去一次新华书店。到了书店,我不给孩子买书,而是让她自己挑。她就在书堆里看,看中了什么书,就抱在柜台上,我来给她结账。因为我觉得应该让孩子自己决定看什么书,看不懂也没什么关系。去书店次数多了,书店工作人员都认识她了。她一来,书店阿姨就  相似文献   

2.
俊汀州 《家长》2021,(1):41-42
这些年我经常到各地去给家长们做家庭教育指导讲座,每当我讲到为人父母自己应该坚持学习、每天都抽出时间读书时,讲学现场常常会响起家长们的窃笑声和窃窃私语声: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学习啊;刷手机都没时间,哪儿有时间看书;督促孩子学习就好了,自己学什么呀……每当这时,我就会和大家聊一聊我自己的故事,我参加工作多年后自发去北京师范...  相似文献   

3.
我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假如我是爸爸”。孩子们说的话可以说都是有感而发。洛尔充满幸福感地说道:“假如我是爸爸,我就会经常陪孩子看书,给孩子讲故事,还会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就像我爸爸一样。”看得出,她对自己的爸爸很满意。悦欢不太高兴地  相似文献   

4.
短辫子从去年一年来家长朋友们反映的育儿问题中,精选了最热的几个话题,王兰老师将从本期“王兰工作室”开始分期讲解。希望能在孩子的教育、管教方面,给家长朋友们以帮助,也欢迎大家来信来电交流。看到不少家长来信说啊,孩子很爱看电视,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看。因为两方的意见都有,有说看了会影响学习,孩子接受了电视的快餐文化就不愿意看书;有说看电视能拓展知识面、开阔孩子的视野。很多家长在这些意见面前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其实我是支持给孩子看电视的权利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不应该被限制。但是有两点一定要…  相似文献   

5.
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如果让我再有一个孩子,我就知道怎么做家长了。”这说明家长在通过比较的方式学习家庭教育方法,常与自己以往的教育经验相比较,也常与别人的教育经验相比较,其实这都是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学习做家长。但不适宜的比较妨碍家长获得家庭教育的真谛。有个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他妈妈就给他安排了从周一到周日的翔实的课外学习计划。问她为什么要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这么累,她说同事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现在北京一所著名的高中读书,是被保送进去的。这个孩子每天都学到深夜,没见过她出来疯跑,家里静得跟没有孩子似的。她得…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家访中,一位学生家长这样向我诉苦:我的孩子都上初中了,光知道看书,其他什么事也不知道做。就说双休日吧,他起床后不刷牙洗脸,就知道捧着书看,怎么说都不听。不吃早饭饿出病来怎么办?……我真是拿他没办法。“您的孩子太好了!”我给了这位家长一个完全相反的回答。面对他满脸的疑惑,我说:“一个只有十  相似文献   

7.
老家来了一位亲戚,住在我家,想到城里找份工作。小姑娘长的很水灵,但是文化程度不高,只读过初中就下学了。在没有找到工作之前,我给她推荐了几本书,给她看看。有的是励志的,有的是礼仪的,有的是基本生活常识。她看了看书,连忙摇头说:“阿姨,我愿意帮你做点家务活,不想看书。”我纳闷儿。“我家里没有什么家务啊?你还是看看书吧!对你今后的生活会有好处的。”她皱着眉头说:“可是我看不进去书啊,就是不愿意读书才出来打工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看书头就晕。”  相似文献   

8.
一把糖果     
一天中午,我正值班,王静小朋友来到我面前,掏出一把糖果,四下看了看,一边往我手里塞,一边俯在我耳朵上说:“张老师,你千万别让小朋友知道。”我觉得奇怪:“为什么不能让小朋友知道?”她神气地说:“我妈妈说呀,给当官的家里去送礼,从来都不让别人知道。”听了孩子的这番话,我一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你用什么颜色作画,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或许王静小朋友的妈妈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可是王静小朋友已经从父母身上学会了不该学的东西。孩子仍然是天真的,但她纯真的心灵已染上…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上看到一位母亲所写的这样一段求助文字: 我女儿的爸爸刚刚去世两周,虽然现在还不知道难受,可慢慢明白就会很自卑,缺乏安全感.她是个内向胆小的孩子,一直在溺爱中成长,不知道关心体谅大人,总感到你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事事爱犟嘴顶撞,逆反心理特强.我都不知道怎么跟她交流才能成为她的朋友.  相似文献   

10.
鱼爸 《家教世界》2022,(Z2):12-14
<正>让孩子爱上阅读,关键还是得看父母,看家庭的阅读氛围。有家长把自己杂乱的阳台整理了一遍,做了一个读书角,给书一个家,给孩子一个阅读的空间,这样很好。接下来就是选书、读书了。重视阅读的意识非常重要,我们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不爱阅读,就知道看电视、玩手机,看书也非漫画不看,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从来不翻。”  相似文献   

11.
教育问与答     
《父母必读》2009,(12):124-125
看书时间太久…… 我有两个孩子.儿子3岁,女儿刚2个月大。儿子的问题是看书时间太久,一坐下来就能看1个多小时!不知道三四岁的孩子阅读时间应当怎样掌握?另外,给2个月大的女儿应该选什么书?  相似文献   

12.
和现在很多为人父母者一样,我每天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陪儿子读书,但与很多家长不同的是,我每天并不仅仅做一名普通的“陪读家长”。因为我总觉得孩子的内心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他的青少年时光应该是快乐、幸福的,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一个个都像从模子里倒出来似的,了无生趣。在我看来,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灵、顽强的意志及乐观的态度比什么都好,而我更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回忆少年时,除了读书之外也能回忆起小时候的开心趣事及欢乐时光。因此,我坚定信念,在周围人的不解和旁观者的冷眼中,竭尽全力给儿子当一名“全陪爸爸”。陪同学习儿子…  相似文献   

13.
你知道我爸爸是做什么的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记得我六岁时的一天,妈妈拿出了几本相册给我看,里面装满了人物油画。她告诉我:"这都是你爸爸画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爸爸的职业,心里充满了好奇:"爸爸在哪里画画?""以后带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4.
<正>一、希望:家长的心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经典好书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孩子的变化确实令人振奋:我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太好,上课好动坐不住,一回家不是吃零食就是看电视,说还不听。听了老师的建议,我每天都与孩子一起读书,我们读的内容很多,像弟子规、古诗,还有一些经典童话故事。刚开始时孩子是极不情愿,后来居然能主动喊我一起朗读。我们每天诵读时间最多就是半小时。现在我忙碌的时候,他能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校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现在不用我督促,回家就知道看书了,有时还把邻居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与读书习惯比什么都重要。有了读书兴趣与习惯,孩子就可以自觉主动地去读书学习,就能提高读书学习的质量与速度,并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这样,就不愁孩子在学业上和做人处事方面不长进。那么,我是如何培养孙女的读书兴趣与读书习惯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教重于言教。孙女美美从小就和我们一起过。在她四五岁看图识字时起,便在书房我的书桌旁,也给她安排一张书桌,还特地为她也做了一个小书柜,专门陈列她的看图识字等读物。自她读学前班之日起,每天和我同时在各自的书桌伏案学习。她温习功课、做作业和读课外书籍…  相似文献   

16.
读书对于一个人就像吃饭穿衣一样重要,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很顺利地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也和其他家长一样,根据孩子年龄特点不停地给孩子买书,但慢慢地发现,无论我们怎么引导孩子,孩子就是不喜欢看书,无论我们采取什么办法,孩子总有不读书的理由来应付我们。  相似文献   

17.
女儿和我有着许多共同的爱好,其中之一就是逛书店。我们逛书店除了各自选购自已所需的书之外,选一两本我俩都爱看的书回来一起看,是我们的一大乐事。 我们一起看书有多种方式,有时是我读她看、我讲她听;有时是她念我听、她讲我想;有时一本书夹上两个书签,我俩穿插着看。无论是哪能种方式,一同读书的快乐始终伴随着我们。 最初女儿小,一起看书自然是我读她看我讲她听。无论讲什么,她都会聚精会神地听。那时只要和她一起看书,她便高兴地把她的书都拿出来,叫我一本接一本地给她读。有的书读过几遍甚至十几遍她都不厌烦,而且总是听…  相似文献   

18.
正我小时候读书差,考试都考红字,就是考不到60分。有一年考试,我好不容易考了一个超过60分,很高兴,拿回家给我爸爸看,我爸爸正吃饭,他放下碗,哈哈大笑。哥哥姐姐很奇怪,考这么烂还笑,爸爸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找一个接班人,现在终于找到了。我一听坏了,爸爸是农夫,向上三代都是农夫,我不要做农夫,所以后来就用功努力读书。我发现大陆家长很在意成绩,都想让孩子考第一名,其实,  相似文献   

19.
克凤 《家长》2010,(8):44-46
孩子考完试后,大多数家长都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希望本文能给家长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校举行了“家教论坛”活动时。一位嘉宾在回答(你是怎么教育子女的?)时说“:其实,我对孩子根本就没有进行教育,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就具有那些所谓的‘优点’。”奇怪!不教育,孩子怎么就成了同学的榜样,怎么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宝”?当仔细看这位家长时,我顿时发现,她孩子的言谈举止与她简直就是出于一个模型。我想:这个家长其实就是无形的教育资源,她其实施行的是一种“无声教育”!身教重于言传,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现在家长往往更注重言传,教育孩子什么要做,什么不能做云云。有的心平气和,循循善诱,有的脾气暴躁、大声呵斥。前者,孩子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