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对外广播的国家电台,每天用43种语言向世界广播。传统的国际广播多以短波广播为主,采用本土发射方式。众所周知,短波广播电波的远程传送主要靠电离层的反射完成,即发射台把短波讯号向天空发射,电离层把短波电波反射回地面,地面又可以把电波反射回电离层,如此反复就可将短波讯号传至很远的地方,实现短波广播的大面积覆盖,如果发射功率足够大,甚至可以用作全球广播,这是短波广播的优势。但其不足也显而易见,与中波和调频相比,短波广播噪音大、信号不稳定(时强时弱),易受干扰等。  相似文献   

2.
2005年是中国广播“走出去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突出的表现在:频率境外落地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走出去手段和途径不断拓展;走出去效果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推进走出去工程,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广播的走出去工程是指通过境外发射设施用中波、调频等手段,就地播出我节目的工程,也叫落地工程。它与我对外广播通过境内外大功率短波、中波发射台、转播台播出的大面积覆盖的无线广播相辅相成。它有易于收听、音质好、容易进入当地主流社会等优势,被各国,特别是西方国际广播广泛采用。一、广播“走出去工程”取得新进展大力实施广播走出去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广播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广播对外工作的重中之  相似文献   

3.
步万祺 《中国广播》2006,(10):48-49
进入21世纪,世界广电产业迅猛发展,各国媒体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垮国媒介入境已不在少数。为了争夺市场,广播业纷纷推出了各种改革措施,以增强竞争力。为了更好的服务听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要在异国他乡掷地有声,创出品牌,就必须实现本土化运作。首先,在硬件上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实现本土化运作,确保节目听得见。长期以来我国对外宣传一直采用的是短波。短波电台的优势是覆盖率较大,但由于电离层的波动及静电干扰,其收听效果不佳,加上近年来调频电台的出现,短波电台已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节目制作方面,广播正在逐渐变为“窄播”,其节目的地域性也变得日趋明显。针对这一状况,我国近年来已在世界各地租用了当地 AM、FM 两个频段作为我们的宣传工具,但这还远不能达到我们的宣传目的。因为与世界知名的广播电台相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世界各国听众心目中还缺乏足够的知名度。因此,要实现国际电台的本土化运作,还应尽可能地租用或购买世界各地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电台的节目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惟一一家向国外进行广播的国家级电台。每天使用38种外语和汉语普通话及四种方言,对世界五大洲广播。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国际台和其他新闻媒体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宣传对象不同。国际台的受众对象主要是外国人、海外华人、华侨,分属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国内听众比起来,有很突出的内宣和外宣之别。其次是宣传手段不同。对外广播现在主要还是依靠短波跨国界长距离传送,要求必须富有短波广播的特点。国际台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外广播新闻稿的写作,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和通讯稿、报纸稿、对内广播稿都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超短波调频广播在我国是一件新的事业,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将大力发展。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架试验性的超短波调频发射机,已经在今年元旦开始播音,这是我国兴建的第一座超短波调频广播电台。这座电台的设备是由广播科学研究所、北京广播器材厂和北京电视台联合设计安装的。在北京地区可以用电视接收机收听这个电台的节目。上海、南京等城市的超短波调频广播电台也正在建设中。什么是超短波调频广播,它有哪些优点呢? 我们知道,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来传送声音的,无线电波根据它的波段长短分为许多种类。我国的广播电台过去使用长波、中波和短波进行广播,其中用得最广泛的又是中波。中波频率共107个,目前全国各地广播电台使用的中波发射机,早已超过了107个频率,如果再加上邻近国家的广播电台使用的中波波段,更  相似文献   

6.
钱晔 《视听纵横》2009,(5):54-55
杭城交通、汽车类电台竞争日趋白热化 2008年10月20日,浙江电台107城市之声改名为私家车电台107快乐广播,针对杭城私家车收听人群。紧接着浙江电台104.5汽车休闲广播改名汽车调频,目标瞄准杭城出租车收听人群。  相似文献   

7.
现状与历史世界上利用无线电广播进行对外宣传的势头有增无减。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大到美国小列塞浦路斯——向国外播音。美国用51种语言每周对外播音2316小时;塞浦路斯每周对外播音三次,每次半小时。夹杂于政府电台之间,还有众多的非官方电台和宗教电台。所有对外广播的目的归根结底  相似文献   

8.
陈国权 《中国广播》2008,(12):40-41
手机广播有两种,一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依托于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一是在手机中内置了FM广播调谐器,用手机可以直接收听电台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9.
梁洪 《传媒》2012,(6):39-41
目前,广播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选择性收听,这类听众对广播的忠诚度不高,其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非广播一种,只是因为对某电台、某栏目或者某位主持人的节目感兴趣而收听。二是伴随式收听,这类听众把广播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但从广播获取信息,还从广播得到娱乐和享受。三是移动收听,这是汽车产业发展给广播带来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米明 《中国广播》2012,(11):20-22
2012年初,云南电台进行了广播听众收听行为大调查,完成的《研究报告》对云南广播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梳理与总结。研究数据和结论,不仅对云南电台有用,也有助于其他广播从业者了解广播,有针对性地办好广播媒体,特别是对当前听众收听行为的调查及趋势的分析,对广播未来走向有一定的预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80年代学英语的人大多离不开一部短波收音机,因为通过短波可以收听“美国之音”的英语广播,练习听力。到美国后,熟悉的电台、电视、书籍、报刊一下子全没有了,所以在所谓的自由世界里反倒觉得消息突然闭塞起来,于是就想收听“美国之音”。可是,当地的中波、长波都没有“美国之音”,而找遍了大小商店,竟然都没有短波收音机出售。  相似文献   

12.
李伟 《青年记者》2006,(12):82-82
现在,各家电台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网上可以即时收听或点播电台的节目。目前山东电台的“51TING”就属于这种功能相对简单的网站,已实现新闻、经济、交通等7个频道节目网上直播收听,每个主要栏目都可以进行在线点播。而在北京等地,还实现了网络与电台节目的互动和网上的广播节目视频。此外,大量音乐节目和广播剧可在网上收听或下载。于是,有人称之为网络广播。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广播吗?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网络广播应该包含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两个概念。网络广播作为传统广播在网络上进行延伸,可以谓之广播网络化。就像前面…  相似文献   

13.
天津区县联盟广播是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天津11个区县电台共同打造的新农村广播节目。在天津辐射范围最广、收听人群最多,是天津广播中最大的一个广播频率。其中,东丽电台FM100.7、津南电台FM96.6、西青电台FM107.5、北辰电台FM96.4、  相似文献   

14.
美国之音的新目标:西欧作为里根与戈尔巴乔夫之间心理战的一部分,美国之音很可能作一些变化。近年来,第三世界国家是收听美国之音的主要听众,这些国家的当地新闻广播不多。美国之音从没有把西欧听众当成一回事.原因是,听众更相信当地的新闻广播,美国之音主要用当地不太用的短波,而且不使用当地的语言。然而,现在担心北约组织的同盟国也许在收听戈尔巴乔夫的广播,而不是美国的广播,美国政府打算采取行动.虽不增加用欧洲语言的广播。但从十月开始,美国之音将尽量利用当地的调频。如果能有懂英语的欧洲人收听美国之音的话,白宫希望,这将有助于美国对克里姆林宫的公共关系战.  相似文献   

15.
自1928年英国广播公司率先进行对外广播实验以来,对外广播走过了近60年的漫长道路。现在,据统计资料表明,1986年,全世界短波发射台达1700个,仅1986年一年中就增加了164个。全世界拥有短波收音机3亿5千万只,短波听众达一亿以上。对外广播电台95座,每周用140种语言,播出24000个小时的广播节目。由此可知,对外广播在宇宙空间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的“星球大战”,而这场大战不是尾声,也不是高潮,仅仅是开始而已。未来的对外广播其前景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16.
苏联对外广播现用77种语言每天向160个国家和地区播音近300个小时,听众达1亿多。其中莫斯科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称莫斯科电台)用66种语言播出,每天播音240小时。而美国之音现用43种语言广播,每天播音171小时;BBC(英国广播公司)用37种语言,每天播音109小时;北京广播电台用43种语言,每天播音146小时。相比之下,莫斯科电台无论是使用语种还是播音时间,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目前该台从事对外广播工作的有1500人。苏联的对外广播始于1929年10月,最先使用的是  相似文献   

17.
一、历史与现状一个国家为供另一个(或另一些)国家收听而进行的广播称国际广播。国际无线电广播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介,能够越过国境、同外国居民直接讲话。从国际广播诞生之日起,它就是为一定阶级、一定社会集团的政治利益、外交需要服务的。因此,世界各国对它部十分看重,把它视为争取国际舆论的有效手段。目前,世界上约有80多个国家开办对外广播,约有160座对外广播电台。国际广播已有近60年的历史。1927年,荷兰为维护殖民统治,开始用荷兰语向其遥远的海外殖民地东印度和其他一些地区广播,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不久,德国(1929年)、法国(1931年)、英国(1932年)、日本(1934年)等国家也相继向其海外领  相似文献   

18.
王平 《中国广播》2014,(10):71-76
本文利用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收听率调查数据,对2013年广播收听市场做了简要分析,揭示了广播收听的总体模式,分析了电台间的竞争格局,并对听众的节目类型收听倾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媒体扫描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广播市场 全球领先的媒介调查机构尼尔森媒介研究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拥有13亿人口,3.4亿个家庭和超过1000家电台的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广播市场。 调查表明,近半数15岁以上的北京人每周收听电台广播,平均每周收听14.5小时。上海市民的电台接触率达93%,接近悉尼、新加坡等国际性城市,人均每周收听电台节目超过14小时。此外,新闻节目在各类节目中最受欢迎。在京沪两地,新闻节目均居收听率排行榜首,其中北京交通台的交通新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上海早新闻的收听率最高,这两家电台在当地占据了最大的覆盖率和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广播听众总人数、总体接触率、人均收听时长等主要指标稳中有升;车上收听量、收听比重的迅速上升进一步优化听众的结构;中央和省市电台的改版、改制直接影响广播市场的竞争格局;长期以来存在的全国收听市场南北差异、区域差异依旧明显。本文通过赛立信媒介公司的调查数据对2011年广播收听市场作全景式的回顾和分析。一、广播收听市场整体状况2011年,全国听众总体规模与去年相当;人均收听时间、接触率则略有提升。数据显示,通过车载收音系统收听广播的受众人数增多。可以推测,新增的车上收听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