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如果说生命像一首歌的话,那么对于仍旧活跃在科技战线的老科技工作者来说,年轻时代的他们属于高声部,高音嘹亮动人,退休后的他们属于低声部,声音依然是那样醇厚醉人。老年是成熟的金秋,春华秋实,老有所为,在中外古今都不乏其例。美国前总统卡特,1981年56岁时退休,200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86岁时还访问古巴。他曾说"最好的年华是在退休之后"。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离开行政岗位后去经商,他说,比起再次掌  相似文献   

2.
郭木生 《今日科苑》2011,(15):101-105
<正> 李宗顺是吉安市武功山林场的退休科技工作者、中国林学会会员,退休前曾任武功山林场生产科科长、森防站站长,2003年退休,现任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老科协理事兼武林分会会长。三十多年来,他坚持在林业第一线带领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开展林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在林场主持实施了12项科研项目,其中有7项获地(市)级  相似文献   

3.
"人退休了,技术不退休。"这是福建省宁德市老科协专家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多年来,他们千方百计发挥一技之长,帮助农民增收致富。2010年第三季度以来,福安市葡萄喜获丰收,巨峰葡萄创下每  相似文献   

4.
<正>1964年,王定国从常德农校植保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株洲茶陵,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001年,他戴着"湖南省农业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退休。退休后的王定国加入了茶陵县老年科技协会,担任副会长。他集结一批农业战线上的资深老专家,在省内率先创办"老科协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并向全县农民开通了热线服务电话,公布了专家电话号码。农民一旦有求,专家们立即奔赴现  相似文献   

5.
施旗 《今日科苑》2011,(13):111-113
<正> 73岁的胡政是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老科协理事、区老科协讲师团团长、区老科协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曾被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授予"中国农函大先进工作者",又多次被市、区老科协评为"先进老科技工作者"。1998年2月,胡政从临川区农业局农业推广中心主任岗位上退休。然而,他退而不休,刚一退下来,就被临川区农业局重新聘用,任农业局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书记、农业局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  相似文献   

6.
高文恒 《今日科苑》2011,(5):128-129
<正> 他是一位普通的老科协会员,曾因在公务员岗位上无缘晋升高级职称,退休时技术职称只是一位普通的工程师。退休后,在丹东市的一家电机公司当了14年的工程师,现在他年逾七十,却仍在生产一线奔忙着。他叫于义昌。"于义昌人才难得,企业由小到大,如今能年创200多万元利润,与他的贡献分不开!"你只要来到丹东市的机电行业,就能听到这样的评价。于义昌1960年从内蒙古工学院机械  相似文献   

7.
王国钧 《今日科苑》2011,(13):98-100
<正> "热心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是我应尽的责任。"这是高级经济师、经济战线上的老干部胡乃强常说的一句话。1995年他从凤城市环保局局长岗位退下来,谢绝了多家企业的高薪聘请,担任了辽宁省凤城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这一干就是15个年头。15年来,他在老科协工作上始终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在上级老科协的部署和  相似文献   

8.
安娜  张磊 《今日科苑》2011,(15):84-86
<正> 1966年从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今年68岁的邱大钧便与畜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北大荒到沿海之滨,从基层农村的畜牧医生到青岛市畜牧局总畜牧师,37年的工作中,他积极推广科学养殖,为农民脱贫致富奉献青春;他狠抓动物防疫,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退休近十年以来,他加入青岛市老科协农业专业委员会,依然坚持工作在农村第一线,为青岛地区畜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11,(11):38-39
<正> 汉中市汉台区老科协多方协调,精心组织农业、卫生、文化分会60多名老科技工作者在铺镇开展农业科技、医疗卫生、文艺演出"三下乡"活动,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三下乡"活动在铺镇联丰路开展。街边人行道上展出了40幅反映老科协活动的照片和部分老科协会员的摄影作品,吸  相似文献   

10.
<正>在湖南省老科协2005年在常德市召开的服务"三农"经验交流会上,汉寿县老科协会员、高级农艺师李玉桃作了她退休后下基层推广良种良法,先后骑烂了3部单车、3次跌倒受伤仍锲而不舍指挥大批农民发家致富的典型发言。省老科协第一会长熊清泉老书记听后高兴地赞扬:"如果全省能培养出100个像李玉桃这样一心为农的专家,那湖南农业的发展就了不得!"李玉桃是常德市老科协第一会长钦时中在下基层调研时发现培养的一个典型,在钦时中的麾下集  相似文献   

11.
最美夕阳红     
冷国安 《今日科苑》2012,(14):60-61
做一点小事情,丰富新生活,作点小贡献,最美夕阳红,这是老科技工作者郭继先的人生哲学。今年67岁的郭继先是湖南省沅江市老科协副会长,由于他一生学的是畜牧、干的是畜牧、退休后仍然与畜牧分不开。为此,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牛哥"。"牛哥"郭继先对农民有着浓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2.
中农 《今日科苑》2012,(4):69-70
20多年来,中国农业大学校老科协发挥老教授、老专家的作用开展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工作。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知名专家、学者,退休前他们工作在教书育人第一线;退休后,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关心、培育青年学生,服务、奉献"三农"事业的发展。他们是农民的贴心人,是村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末的一天,永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老科协")会长孔宪访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新田县秀峰无公害富硒蔬菜基地考察。第二天,他陪着他从桂林和水州市请来的医学专家来到枧头镇老屋村给村民宣讲科普知识;接着,他又到江华县指导县老科协工作……在永州市各级老科协会员的心中,"致富带头人"、"百姓贴心人"是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会长的真实写照。2000年3月,刚退休不久的孔宪访组建了永州市老科协并当选会长。在他的悉心运作下,永州市老  相似文献   

14.
<正>如今,烤烟、苹果是桂阳县农民致富的两大产业。说到这些产业的发展,人们都会赞扬为发展烤烟做出贡献的高级工程师徐洋来,赞扬为苹果南移做出努力的农民袁光明……面对称赞,徐洋来、袁光明总是说,这多亏了桂阳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老科协")会长刘昌鉴的支持,说刘昌鉴是他们的后勤部长,是成就他们事业的宣传员,是身先士卒的实干家。刘昌鉴担任县老科协会长后,主动为老科协会员中的专家当起了后勤部长。为了进一步提升烤烟的质量,他请专家徐洋来、雷和英等进行技  相似文献   

15.
<正>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刘一元,当过农民,也当过乡党委书记,在农村工作长达16年,后调区农委主抓全区农业,直至退休参加区老科协后任农业分会会长。他对农村熟悉,对农业有经验,对农民有感情。虽已71岁高龄,但对服务"三农"工作热情不减,常年坚持进村组、入农户,并带领分会的老科技工作者,走遍了全区11个街,100多村,为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倾心尽力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原名为《回首忆往事老再尽其为》,但阅读文章后,一个科技工者自强不息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自小家境贫寒,解放后才得以上学,他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脚踏实地的工作才走到今天,年年先进年年获奖,优秀党员,优秀人才。2002年退休,仍坚持不断的学习,力争与时俱进。退休后被县老科协吸纳为一名会员后,更是积极关注泗水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后撰写了十几篇论文、调查报告、思考建议,计八万余字。刘要晤的讲述仿佛让人看到了所有老科协会员的一个缩影,不求安逸,只愿回报社会国家老再尽其为。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07,(21):121-124
党中央、国务院对加速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连续几年发出中央1号文件,服务"三农"引起了全党的重视。我们湖南省老科协会员中,有一大批过去从事农村工作和农技推广工作的老领导、老科技工作者,他们对"三农"怀有深厚的感情,服务"三农"有经验、有技术、有时间(概括为"四有一大"),愿意在有生之年,继续为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富民强省,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因此,我们一直把开展"四技"活动,服务"三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不放,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遵照"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养"的精神,依靠工作班子和骨干队伍成员的积极工作,依靠全体会员的积极参与,自己努力奉献,开展活动,觉得很有意义。我在第八届(2008年)会员代表大会被选举为上海市老科协会长,现在是做第九届会长。遵照"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养"的精神,依靠工作班子和骨干队伍成员的积极工作,依靠全体会员的积极参与,自己努力奉献,开展活动,觉得很有意义。我深有体会,这是一个为广大老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岗位。  相似文献   

19.
<正>银川市老科协常务理事王学义,曾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农牧渔业局副局长等职,敬业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003年,他提前离开行政岗位,直奔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至今已经10多年。他执着的信念是:"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农民哺育我成长成才,我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农民"。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苑》2014,(2):36-36
<正>冬阳下,湖南岳阳市君山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员徐石峰正指导钱粮湖镇天星洲村的汤凤毛给新绿的芥菜施肥。汤凤毛兴奋地对记者说,"搭帮老徐传授的技术,我们现在是一年收三茬:春种豆角、夏栽棉花、秋套芥菜,去年一亩的收入达到了11200元呢!"在君山区,有300多名老科协会员像徐石峰一样常年在田间授课,已有2200多户农民受惠。君山是个移民区,很多农民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缺乏生产技术。该区老科协将这部分人列为重点帮扶对象,以"一帮一"的方式进行帮扶。2004年,良心堡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