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暑假里和朋友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玩,公园里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游乐场更是吸引孩子的眼球,孩子们玩得很高兴。这时,朋友马上对儿子说:"玩的时候好好观察,回去后写一篇日记!"我马上阻止她说:"你怎么这么扫兴!孩子正玩的起劲,你却让他回去写日记,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连玩的兴趣也没有了!"由此我想起了我们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让兴趣成为阅读的真正动力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一个普通的初中教师,没有高职称,没有高收入,也没有高荣誉;我,一个"另类"的老师,不组织考试,不批改作业,不辅导学生。班主任们见到我会问:"你怎么上课的?我们班的孩子都很喜欢你的课啊!"孩子们见到我进入教室也会说:"何老师,您可来了!我们想死您了!今天咱们玩什么?"  相似文献   

3.
何炅 《中学生百科》2012,(18):44-45
做最精彩的自己就好何老师,你好!告诉你一个秘密,在我们家,你就像那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我爸妈都非常喜欢你,尤其是一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他们时不时就对我说:何老师的串词真有意思啊!何老师的救场真是妙啊!很多类似这样的称赞。顺便还要教育我一下:你这孩子是一上台就哑巴,上不得正板(长沙  相似文献   

4.
有专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上课了,老 师站在教室门口环视全班,当他的目光和一 位"后进生"的目光相遇时,学生竟站了起 来说:"我又没有说话,干嘛看着我?"这个 生动朴实的例子的寓意,我很久之后才真正 理解。 数学课,我拿着一摞本子走进了教室。一 个孩子跑上来:"姜教师,这个送给你。"握 紧的小手松开了,是一个小朋友很喜欢玩的  相似文献   

5.
幼儿是那样的可爱、聪明、活泼,他们那细心的观察,天真的话语,是那么让人快乐,令人回味。我和孩子们一起玩摆积木,大家玩得很开心。玩着,玩着,贺昕洁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对我说:“老师你知道我在哪里吗?”“你不是在玩玩具吗?”贺昕洁说:“不对,老师你想想。”“我不知道。”“告诉你吧,陈老师,我在你的眼睛里。”看着孩子那惊喜的目光,听着她那稚嫩的声音,我也高兴地对她说:“对呀,贺昕洁的眼睛里有个老师,那就是我,对吗?”“对!”于是,我们又高兴地玩了起来。老师和孩子通过目光的交流,就会建立起丰富的感情,也会让孩子更加喜欢你。我在老…  相似文献   

6.
一、校长应多站在教师的立场说话案例1:一位青年教师一气之下体罚了一位后进生。A校长发现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唉,你真是好心办了错事啊!这道理你自己都懂。当然,我当校长的也有责任,平时对你要求不严,以后让我们一起注意吧。"这位青年教师听后很是感动,认真地接受了批评,主动认错,并保证引以为戒。事后还进行了家访,向学生和家长表达了歉意。  相似文献   

7.
高尔基说过:"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而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我们老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也付出爱啊,有个别的后进生为什么就是不理解、不领情呢?"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感受理解到老师的爱,尤其是让后进生理解到老师的爱,的确是一个难题.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学生感受到你真心爱他(她).  相似文献   

8.
正说实话,这个话题有些哲学,也许你会感觉落不到自己的生活里。所以,我们找了3位父母,包括一位心理学家,请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感受一下什么时候会"与孩子在童年相遇",试着去连接一下自己的童年与孩子的童年,去发现有什么改变。他们都很快给我们写来了自己的感受。亲爱的,你不必成为我!文┃为梦飞翔的燕子"燕儿,走,一起去玩,那边可好玩了。""不,我不去,我妈叫我看家呢!"这一问一答的对话,刚好被邻居大娘听到,  相似文献   

9.
有人曾经这样问我:"孩子什么也不懂,整天和他们在一起,你烦不烦?有什么快乐?"听到这些,我淡然一笑。其实,和孩子们在一起,有着无穷无尽的乐趣!当孩子们说出:"李老师,你真漂亮!""李老师,我想到你家去玩!""李老师,我想亲亲你!"的时候,我便知道,快乐始终围绕在我的身边。面对这些,我无以为报,唯一可以奉献的,只有一颗爱心。  相似文献   

10.
李丽 《山东教育》2012,(Z6):124
"木头人"是幼儿园孩子经常玩的一种游戏,它简单、随意,只要有场地,室内外都可以玩。一次,我带着孩子玩"木头人"的游戏,当说到"不许说话不许动"时,孩子们摆出自己喜欢的"木头人"造型,等待老师"拍照"。当所有的孩子都一动不动时,我发现有一位孩子两手举高,踮着脚尖哆哆嗦嗦地站立着。我连忙问:"你的造型很特别,能告诉我你摆的是什么吗?"孩子说:"上次我去动物园,看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来自重庆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希的作文《爸爸看手机》引发网友热议。文中写道:"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玩、画画,可我叫完后,爸爸没有听见,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正当网友还在热议"最催泪作文"《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晚饭》时,这篇感动许多人的作文又添了个姊妹篇,来自重庆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希  相似文献   

12.
你同意吗?     
《学前教育》2005,(5):8-9
在一次玩沙活动前,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规则:由孩子们回家自制并自带玩沙工具。活动那天,平时就比较大意的力力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活动开始时,别的小朋友都兴高采烈地玩着,只有力力空着手,很没劲。有几个孩子想把自己多余的工具借给力力玩,但是被李老师制止了。李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培养孩子责任心和规则意识的良好契机,应该通过这件事情让力力认识到,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一定的后果,这样才能帮助力力记住应该做的事情。但是有的老师不以为然,认为这样做会使孩子有挫败感。你同意李老师的做法吗?  相似文献   

13.
今天,值得我欣慰.因为,太多的真诚让我感动了.耳边似乎还回荡着家长会上家长们一声声真挚的感谢:"张老师,我的孩子有这么大的变化,真的太谢谢你了!""张老师,我们的孩子放在你班上,我们放心.""张老师,你真的像妈妈一样爱着他们,我非常感动!"  相似文献   

14.
润物无声     
后进生几乎每班都有,对他们的转化是班主任老师每时每刻都必须进行的工作。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更机灵,更聪明,自我保护、防备意识比较强。每当老师找谈话,不用说太多,都能很快明白老师的意图。他会态度很好地迎合你,让你觉得这次教育对他很成功。最近,我就遇到一个这样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期。作为80后的年轻人,我觉得我们这代人童年的幸福是我们是独生子女。但话说回来,我们同时又会有一种很强烈的孤独感。因为这种孤独,所以我们更渴望伙伴,跟周围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觉得特别珍贵。那些时光会让我们记很久,比如捉迷藏、扔沙包……  相似文献   

16.
一年级消除"适应困惑"阳光教育活动:我是快乐之星阳光活动目标以"我是快乐之星"为主题,通过"我让你,猜一猜;我对你,夸一夸;我和你,玩一玩"的活动和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参与、互动,呈现孩子们的情绪与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看法和感受,使老师在孩子的活动和游戏里了解孩子,并运用技巧协助孩子管理情绪、调整认知以及修正行为,使一年级的学生适应集体,乐于学习,乐于交往,  相似文献   

17.
《家教世界》2012,(17):11
在一个学习迟缓儿童学校的募款餐会上,人们永远忘不了其中一位父亲所说的话。他讲述了发生在自己的残障孩子西恩身上的故事:西恩和我在一个公园里玩,那里有些男孩正在玩棒球。西恩问我:"你想他们会让我一起玩吗?"我知道大部分的孩子不会想要西恩和自己在一个队,但身为一个父亲,我仍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同龄人和睦相处。我走近一个男童,不抱太大希望地问他,西  相似文献   

18.
做老师很无奈,做语文老师很纠结,语文老师教作文呢?——很痛苦!直到那一天,在李志清老师的介绍下,我第一次接触了"随笔化写作教学"。随笔化写作教学,就是老师带领孩子们在"玩—写—展—评"等环节中激发孩子的写作欲望,引起其写作冲动,完成写作过程,完善写作结果。换句话说,"玩"是让学生"情动于中"的手段,"写"是让他们"辞发于外"的目的。下课了,我感觉,自己和学生一起做了一次飞翔。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很幸运地翻到了一本小学生的日记,这本日记是她和老师的沟通笔记。她有什么烦恼都洋洋洒洒地写在上面,几天后就会收到老师用娟秀字体写来的回复。她们之间的沟通至真至诚,让人感动。老师说:女孩平常看上去开朗大方,不像是多愁善感的孩子,只有在日记上才会发现她的另一面。我心里揣测:女孩表面上的开朗大方一定得益于这一次次的沟通吧!当你烦恼的时候,你选择什么样的倾诉方式?倾诉给谁?谁来为你疏解心头的困惑呢?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神色     
有个孩子,他看人的神色总是慌里慌张的,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盯着你的脸看上好久。如果你一脸严肃,他会屏声静气,慢慢低下头,如果你脸上笑嘻嘻的,他也会换上笑脸。他很喜欢和我儿子一起玩,休息时,有时会在体育场附近遇上,两个孩子碰在一起,便欢声笑语。我坐在一边,看着他们“疯”在一起。有一次,两个孩子又在体育馆遇上了,我发现带他来的,不是他奶奶,而是他的妈妈。他的妈妈看上去挺利索的,很干练。她朝我笑笑,也坐在一边去了。我坐那打盹。突然我听到一声暴喝:“佳南,你是不是想遭打?”我惊醒过来,看到孩子的妈妈,一副暴怒的样子,眼睛瞪得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