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启弼 《贵州教育》2011,(24):4-5,9
所谓激励,就是持续激发人的工作的动机,使其心理过程始终维持在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之中。简而言之,就是调动人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在农村中小学中,存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教育质量下滑的现象。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同志曾说过:“在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除按工资的形式体现外,还需要用奖金这种形式来鼓励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集体和...  相似文献   

2.
2004年,笔者受甘肃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和西北师大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中心的委托,承担了“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与发展研究”课题关于天水、陇南两市的研究任务,并对这两市150多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研究中我们普遍认识到,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调动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积极性,主要要通过激发他们的心理动机,对他们行为进行强化,以唤起他们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增强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工作中处于积极状态,从而主动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人的积极性的激发在管理上一般统称为激励。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培训机构教师的素质不高,观念陈旧,培训的内容过于理论化,严重脱离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培训的方式过于强调课堂灌输,不利于调动农村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主动性。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就要尽快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农村学校的实际大力更新继续教育的内容,改进继续教育模式,促使继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激励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对成就价值、同事关系、领导关系的满意度较高,对工作强度、薪酬福利的满意度则较低。为了调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降低其工作强度;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重视精神激励,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关注年轻教师,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5.
如何调动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是中小学学校教师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本文通过运用激励原理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有效的管理,将起到为中小学校长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激励机制面临薪酬制度不合理、激励机制缺少公平性、激励方法缺乏科学性、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基于原因分析,通过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优化公平环境、深入研究激励理论、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教师工资与绩效相结合、个体激励与团体薪酬相结合、实行多元化评价等路径,可以调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韩春晖 《甘肃教育》2011,(21):21-21
中小学学校管理,其实质就是对教师的管理。因为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是现代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的载体,是学生成长、社会进步的导体。因此,对教师的管理,笔者认为核心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何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则重在满足教师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需要结构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出需要结构的7个公因子,依次命名为社会交往、自我实现、尊重、经济地位、薪酬待遇、安全、工作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学校所在地、任教年限、任教年级不同,其需要强度存在差异.针对中小学教师的需要结构特点,本研究提出了倡导尊师重教、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学校管理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激励策略,以调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问题在新形势下越发凸显,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农村建设发展的一个瓶颈。我国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学历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学科结构不合理;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整体低下。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因素,应该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保障继续教育经费供给,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改变继续教育的模式来提高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国家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毫无疑问,教师承载着民族振兴的希望和重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偏远乡村中小学其教师数量、质量、工作积极性等都不如人意,现状堪忧.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教师需要的特殊性及其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唤起教师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激起教师对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与工作效率。积极性的激发在管理上又称激励。需要是行为的动力源,合理恰当满足需要的过程就是激励。正确认识高校教师需要的特殊性,合理恰当地满足教师的需要是激发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有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强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探讨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的内容、形式及满足程度,有利于学校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激励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师资是关键,农村是重点.多年来,河北省十 分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断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但由于工学 矛盾突出、经费短缺、教师参训积极性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培训效果不尽人意.在以后的 培训中,应通过搞好校本培训、以县教师进修学校为依托建设高水平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 发展学校、健全培训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方式改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4.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应充分运用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群体激励等各种激励形式来调动教师教育教学以及参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吴小燕 《教师》2011,(9):10-11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应充分运用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群体激励等各种激励形式来调动教师教育教学以及参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中小学对教师高效工作环境构建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学校管理方式单一,教师工作积极性低等方面,进而影响到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关注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环境问题,解决教师的真正需求,需要从教师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以及学校的组织文化构建着手,真正使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这对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绩效工资制作为一项新的教师评价制度,是为了真实反映"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原则创立的,是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实施的。但是由于农村地区教育的特殊性,导致了绩效工资制的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针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应加大监督力度;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发放标准;加强过程管理等。真正落实绩效工资,发挥绩效工资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小学的管理中,教师的角色定位非常关键,教师不仅承担着管理学生日常学习的责任,还需要对学生的生活与教学的质量提供保障,中小学管理中需要利用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教师可以产生更多的工作动力。只是在现阶段的管理发展中,中小学管理的形式比较单一,导致管理的效果不够理想,管理教师的素质较低也无法胜任管理工作,再加上激励制度的不完善,也不能完全发挥出激励作用,只有通过针对性的改善,才能提高管理效果,让中小学的教育发展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19.
教师激励关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对教师进行恰当激励能有效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学的教师激励面临激励理念异化、激励主体单一、激励方法偏失等困境,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不利于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要走出教师激励的困境,就要重构"以人为本"的教师激励理念,实现教师激励主体的多元化,匡正教师激励方法的偏失。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缺少激情。笔者以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当前许多中小学教师的精神生活质量低下,比如校长与教师的关系疏淡,教师的成就感、自由度、受关注的程度不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不强,等等。目前,中小学除了普遍存在教师校园生活机械、单调、平庸和乏味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