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是中国地理的基础内容,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节为后续中国的人口、民族、地形分布和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是作为中国公民必备的知识。本节教材容量大,学生知识储备少,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现象。针对该节教材内容,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可采用活动教学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2.
本节知识是中国地理教学的核心,也是学好中国地理的基础。教学的重点是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轮廓、行政中心和位置。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学生记忆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该内容既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也是<中国地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好中国地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石群 《地理教育》2002,(4):29-29
一、活动目的本节活动内容是中国地理第一章中“行政区划”和第二章中“民族”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活动内容以地图知识和民族特色的表演节目和图片展示为主。在地理教学中地图与地理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培养学生看懂地图,熟悉地图和分析地图,不仅是教学内容,也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这是地理学科本身特有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位置,是掌握中国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是学好中国  相似文献   

5.
本节课与前一节课——“长江”是并列的关系,该班学生已经掌握了对这一知识结构的学习方法,故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同时,在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的过程中在“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和“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间建立关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节是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内容,也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教学内容虽然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是地名很多,掌握其地理位置成为本节的难点。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地图,反复练习,训练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插图的基本技能,并教会其将已获得的知识巩固在地图上,逐步养成读图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地理课堂教学过渡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间的衔接过渡,可以立疑激趣,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过渡设计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所以,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过渡,是很必要的。地理教学过渡的方法主要有: 1.新旧知识过渡。新旧知识过渡,就是以原有旧知识作铺垫,给学生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交点。如在学《中国地理》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走向世界的中国》是中国区域地理部分的“结束语”,也是中国地理的开篇《从世界看中国》的“呼应”部分。从七、八年级全套教材来看,它是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融合”点,同时也可以把本章知识做为学习乡土地理知识的“引言”。做好本章“结束语”教学,对学生全面了解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要作好本章教学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许多地理事物远离学生 ,很少能去亲身观察或靠实验解决认知问题。因此 ,作为重要认识方法的比较法 ,在地理教学中就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我在讲授《中国工业》一节时 ,采用比较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中国的工业》这节内容 ,虽没什么难点 ,但知识性和思想性都很强。教学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工业的重大成就 ,并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二 )使学生掌握新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和原则 ,(三 )使学生了解中国工业的发展前景。在设计本课教案时 ,充分运用表格与地图以及数字 ,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使知识融会贯通 …  相似文献   

10.
蔡瑞榕 《考试周刊》2014,(18):132-133
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校外考察,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获取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中国经济地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中国经济地理的兴趣。以对提高中国经济地理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柱梅 《地理教育》2013,(Z2):39-39
转眼间七年级上学期已经结束,回顾这半年来的教学工作既有收获也有遗憾。七年级的学生是在对地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走进地理课堂的,如何在新课标引领下完成教学,使学生收获知识,增长技能,是地理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回顾这一学期,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适时地创设一些符合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启发和诱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和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2.
许楠 《宁夏教育》2000,(4):40-41
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是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 ,也是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地理教学中 ,我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的教学目的不再是让学生大量地记忆知识 ,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地理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如讲初中地理“世界上的水资源”一节 ,其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水有几种存在形式 ,理解水循环及世界水资源分布 ,而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地理角度去评价一种资源 ,并树立起正确的水资源观 ,因此我这样设计教学。①引导学生讨论水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②教师出示图表分析地…  相似文献   

13.
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最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是地理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经常运用地图,可以增强地理课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巩固记忆。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地图知识的讲解和地图的规范运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一、学情分析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经过一轮复习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方法,但要将这些知识和方法形成系统,还需要经过二轮的专题复习。专题可以是知识专题,也可以是方法专题。本节课定位为方法专题,在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复习很多知识点,力求实现学生地理能力的提升。二、教学目标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它表达方式描  相似文献   

15.
案例教学是区域地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教学中,通过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不同区域的划分及案例的选择,以某个区域的学习为平台,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分析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让学生掌握学习该类区域的方法,进而将知识方法迁移,能够自主的学习其他区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陈大军 《教学月刊》2000,(12):41-42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必须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职责。许多讴歌祖国大好山河的诗词和情调高尚的爱国歌曲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是中国地理的基础内容,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节为后续中国的人口、民族、地形分布和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是作为中国公民必备的知识.本节教材容量大,学生知识储备少,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现象.针对该节教材内容,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可采用活动教学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阵地,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场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接受知识的多少。因此,地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地理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智力水平常常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心理能力体现出来的。而地理知识的智力价值也相应地有感知价值,记忆价值、思维价值和想象价值。这些都使地理课中开发智力成为可能,在地理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一般可以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发掘知识的感知价值,培养地理观察力 中学地理教材体系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安排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高中地理三个层次。新颁发的地理教学大纲尤其强调要加强乡土地理的教学。这种由整体到部分,由浅入深,由表入理的安排,有很高的感知价值。因此教师不应仅局限于介绍知…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决。运用歌谣记忆地理事物,可巩固地理知识,激发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隋。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吸取他人经验和自编的一些中国地理歌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