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更加多元和开放的世界。然而,回首往昔,又有多少我们不愿面对的事实已经发生:2004年10月我国两名工程师在巴基斯坦遭绑架;2004年9月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2003年SARS危机和伊拉克战争;2001年"9.11"事件和中美撞机事件等等。毋庸置疑,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的加速,当今世界已经处在危机事件频繁爆发的"多事之秋"。解决危机,政府、媒体和公众是三个关键因素,而媒体,作为沟通政府和公众的桥梁,其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从“三鹿”奶粉事件反思媒体责任与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鹿”毒奶粉迄今已经发生了数月,但是因这一食品安全问题而引发的社会危机,足以引起我们对政府信息公开和媒体责任的思考,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执行力度不够,不仅严重影响媒体对事件的介入和报道,造成许多相当负面的效应,而且也直接或问接地削弱了国内外公众对我国政府的评价,削弱了奥运会形成的正面效应。本文通过分析“三鹿”毒奶粉事件中媒体在政府信息公开前后相关报道的特点和效果,阐明政府信息公开在处理社会危机中的作用,探讨媒体如何突破报道社会危机的困境,为今后政府和媒体处理类似社会危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严重威胁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价值规范和共同利益,在极短的时间内必须做出果断决策的破坏性事件,又称突发、敏感、灾难性事件。“所谓危机传播是指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如何采取大众传播及其它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2005年11月下旬,哈尔滨“停水”事件及其一系列连锁反应发人深省,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政府、媒体如何科学地调控危机传播,减少其负面效应,公众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危机,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危机是难得的成长机遇”。当我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可能会有朋友说我的观点偏颇。但我认为,只有抓住危机事件带来的机遇,发挥媒体作用,在政府与公众、事件真相和公众知情权之间架起信息互通桥梁的媒体才是有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的媒体.这样的媒体才会在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信任。  相似文献   

5.
如今已经进入一个风险社会,危机四伏,频繁发生的危机使得危机传播日益重要。当危机发生时,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发挥着引导舆论、服务公众的作用,掌握舆论导向成为转危为机的关键。本文试以"山东疫苗事件"为例,从危机爆发的不同阶段中媒体应对与当时的舆情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危机事件中舆论引导转危为机的范式,给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媒体、公众应对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社会,如果发生社会危机事件,一旦政府、媒体失语,谣言就会出现并迅速增殖,绑架公众,破坏社会稳定。然而谣言止于公开。政府、媒体有责任为危机事件辟谣,在事件传播中要及时公开告知公众事实,更要与公众制造共识。  相似文献   

7.
媒体是危机传播过程中的议题设置者,起着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媒体用议程设置控制报道的内容和角度,进而影响着公众对危机事件的评判。尤其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需要媒体,公众更需要媒体。媒体的危机报道对于疏导公众心理和塑造国家形象、化解社会危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2005年1月8日发布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提出.发生公共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的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信息管理的这一重大举措.不仅避免民众误信谣传.稳定人心.而且有助于政府把握危机事件的主动权.防止媒体出现歪曲性报道的几率也将大幅下降。但是,什么是“第一时间”?在事件发生后1分钟、10分钟,还是一个小时后发布新闻才属于“第一时间”?对这一概念的诠释疑难重重,对其解释和把握得精要确当,不仅使新闻发言人的操作有规可循.而且大众也有明确的尺度衡量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是否履行了诺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为例,探讨政府在危机公关中与媒体及公众良性互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为例,探讨政府在危机公关中与媒体及公众良性互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媒体与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危机事件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在我国,新闻媒介商业化、市场化趋向日渐突出.后SARS时代的中国媒体和公众对各种危机事件的敏感度在逐渐上升,与此同时,宪法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在第一时间向媒体和公众公布实情.有鉴于此,政府与媒体如何进行合作就成为危机传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进行恰当的政府形象管理.在当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话语考察出发.探讨政府与媒体、公众的对话误区,分析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传播原则,进而提出政府形象塑型传播和矫型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谓危机传播?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但综合来看,“危机传播是指在危机前后及其事件发生过程中,在政府部门、组织、媒体、公众之内和彼此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政府作为危机传播的主体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新闻发布和信息控制。在危机事件处理中,政府应该始终是主动的、明确的,因为“在诸多情况下,发比不发好,早发比晚发好。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发布是主动的,解释是被动的;按照人的一般认知与接受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危机公关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危机事件频发的一年,“矿难”、“苏丹红”、“甲醛啤酒”、“松花江水污染”、“天价医药费”等等,成为留存在中国公众心目中“危机”的代名词;从国际品牌到国内企业,从高等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官煤勾结到环境污染,无论是营利性社会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还是政府部门,在这一年相继遭遇各类危机,很多事件成为媒体集中报道和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或热点。何谓“危机”?一般来说,危机是指危及社会组织利益、形象、生存的突发性或灾难性的事故或事件。在诸多有关危机的定义中,美国学者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对危机的定义得…  相似文献   

15.
朱建宁 《视听界》2010,(2):99-100
近年来,媒体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重视。虽然媒体在报道时效、报道意图和方式上都做了改进,但与公众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需求相比,还有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夏亮 《中国出版》2012,(24):20-23
在自媒体传播环境中,公众、媒体、政府之间不对等关系出现一定的改变,政府、媒体、公众应积极利用自媒体以更好地应对、解决发生的突发危机事件,实现政府、媒体、公众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王海龙  田野 《青年记者》2010,(16):48-49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政府、媒体、公众作为公共危机传播中的三个基本要素,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本文以青海玉树地震为个案,运用传播学中的“风筝型”互向模式对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在这一危机事件中的表现进行分析,为今后我国突发事件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突发事件中,媒体、政府和公众之间,是一种三角互动关系。首先.媒体是政府的喉舌,承担引导公众舆论的角色;其次,媒体又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要代表公众舆论监督政府作为,并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第三,媒体担负着“环境监测”的作用,媒体有责任为政府、社会及时准确地提供新近发生的,尤其是与公众休戚相关事件的最新信息,主动对危机发出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19.
《新闻前哨》2011,(8):7-7
张勇锋在2011年第6期《新闻爱好者》撰文说,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角色地位至关重要,既是危机传播的实施者,更是危机传播的"导航者",它从根本上控制和决定着危机传播的实施过程和整体走向。因此,政府应当根据其法定职能担当起危机传播所赋予的重大责任。一是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进入其角色,快速启动新闻发布应急预案,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二是快捷高效做好媒体应对,掌握舆论主导权。做好媒体应对的前提,是对媒体采访权的必要尊重与保障。如果媒体的采访权无法保障,那么保障公众知情权则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20.
巴全东 《今传媒》2009,(7):17-1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公众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4年的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越来越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