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章教材是系统地学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开始。卤素是最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学习,就可以使学生了解非金属元素的一般特征,使学生懂得怎样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从而进一步认识非金属的概念。研究卤素主要是通过具体事实,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只有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观察到明显的现象,才能使学生对卤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知识,获得比较深刻的印象,才能为掌握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章演示实验较多,做好这些演示实验,本章的教学就会感到比较充实、生动。  一、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章教材紧接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之后 ,所以 ,它是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为指导 ,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第一个元素族。氧和硫是这个元素族中 ,最具备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部分有关氧元素的知识 ,因此 ,本章着重介绍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并简单介绍臭氧、硒、碲和环保知识。本章共安排了九个演示实验和一个学生实验。一、实验分析1.二氧化硫的性质 ,共安排了两个演示实验 ,一个家庭小实验 ,许多内容与生活、环境有关 ,因此学生对本节内容比较感兴趣。在介绍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时 ,应巩固可逆反应的概…  相似文献   

3.
本章教材在初中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电子的排布规律以及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物等周期性变化情况,由此非常自然地归纳出元素周期律。教材在介绍周期表的结构后,穿插了几个演示实验,用几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等事实,来证明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内在联系。这样以原子结构知识为理论基础,能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元素周期律实质,同时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原子结构理论的认识。一、实验分析本章教材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要使学生学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直观性,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  相似文献   

4.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已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本章以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为代表元素介绍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介绍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由此归纳、总结出元素周期律,为学生今后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等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理论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化学键是物质结构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在学生学过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以及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等知识的基础上 ,紧接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之后学习的。通过本章的学习 ,可使学生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  一、实验分析本章只设置了一个演示实验。由于概念较多、理论较深 ,又较抽象 ,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使学生明确本章教材的重要性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定要…  相似文献   

6.
从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旧教材中,将这一章内容分为两章介绍:高一介绍碱金属,高二介绍几种重要的金属。现在集中在一起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探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系统性、规律性,便于学生学习,便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掌握。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元素化合物(氢、水)和原子、分子两部分知识构成。本单元实验较多,其中演示实验有7个,活动与探究1个,家庭小实验1个。初中学生往往不会利用实验进行学习,更没有把化学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因此,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方法的引导。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二章,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章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设置实验3个,学生探究实验1个。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是本章学习的一条基本线索,而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运用分类方法不仅能使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而且通过分类的研究能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这一章着重介绍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它们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本章的实验虽少,但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本文就本章的化学实验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章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及“化学键”之后。通过学习 ,可使学生初步运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 ,来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提高学习质量 ,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章共有 6个演示实验 ,凡一次就可以做成功的简单实验 ,可改为边讲边实验。也可以补充部分实验 ,如 NO氧化成 NO2 ,NO2 与 H2 O的反应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从实际出发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一、实验分析1.实验 (2— 1) ,氨与水的反应 ,演示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氨极易溶于水 ,在常温下 ,1体积水中大约可以…  相似文献   

10.
由于铝、铁、铜等金属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教材把铝、铁、铜知识并列介绍 ,使学生在学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之后 ,比较系统地学习金属元素。本章的教学内容 ,大体可以分为五大块1.铝和铝的化合物 ,2 .硬水与软化 ,3.铁和铜 ,4 .金属冶炼 ,5.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本章共有 18个实验 ,做好这些实验 ,对学习铝、铁、铜和原电池原理等知识十分重要。因此 ,必须想尽一切办法 ,做好这些实验。  一、实验分析1.铝与非金属反应演示实验 ( 4— 1) ,该实验成败的关键 ,是用火柴预热铝箔的火候一定要掌握好 ,即火柴快要燃…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实验教法建议(二)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白福秦“空气氧”章“空气、氧”这一章,既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章节,又是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教师要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为以后学习其它各章,打下较好的基础。本章...  相似文献   

12.
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五章三、四两节(必修)的内容,此内容,笔者认为;不但是本册书及本章的一个重点,难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及难点,是中学化学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之一;对学生来说,它不仅是必须掌握的化学基本规律,而且是学习笔研究化学学科的重要工具,故有人说:“学好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好化学的灯塔.”教材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放在学生已学了惰性气体,卤素、氧族,碱金属等几个元素族及一些重要化合物知识,并初步掌握有关原子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后面,是为了使学生在学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之前,掌握一些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规律性变化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探索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在进行卤素族教学时,笔者充分利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引导学生画出所有卤素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结构示意简图.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 ,本章除碳元素知识的要求为了解层次外 ,其它均为常识性介绍的内容。全章基本上没有引进新的理论知识 ,只是对所学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运用 ,新介绍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也较少 ,而且都比较容易。本章没有设置教师演示实验 ,但设置了一个家庭小实验——水中花园。一、实验分析本章有较多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的内容及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教师在介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教学时 ,应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现象 ,并简单介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硅酸盐产品 ,以及广泛运用于高科技领域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对于家庭小实验—…  相似文献   

14.
本章简单介绍了传统的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品种、性能和用途 ,以及一些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本章的知识都属于常识性介绍的内容。由于教学层次比较低 ,而且全章又没有很多理论知识 ,所以 ,本章不会成为教学重点 ,也没有设置各种性质的教师演示实验 ,更没有安排学生实验。本章用一定的篇幅介绍了由塑料废弃物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和消除白色污染的途径、方法 ,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具…  相似文献   

15.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们食物中的三种主要成分,更是生物学、生理学跟化学联系的重要纽带。本章的学习对学生来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学需要来看,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多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它是“烃的衍生物”的延伸和发展。前边两章是烃的衍生物,多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第八章则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而本章的内容则是由小分子到高分子的过渡,并着重于天然高分子的研究。本章教材中,共安排了8个课堂演示实验和3个学生分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对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初中化学实验教法建议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白福秦100043“酸碱盐”章通过前七章的学习,学生对酸、碱、盐、氧化物的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并且已具备了有关化学用语、溶液的初步知识,为本章较系统地学习无机物分类知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章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在化学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可以说,化学实验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重要的方法。演示实验,是教师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引起学生观察、思维,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教科书第二册第九章《电功和电功率》是电学知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集中的章节,认真成功地做好本章的各个演示实验是在教学中突出本章重点和突破本章难点的重要手段,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顺利开展双边活动。  相似文献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既是搞好教学的必要,也是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为此我在平时教学中力求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或演示的实验装置略加改进,或将物质的制取和性质用组合实验来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达到从感性到理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简述几例。  相似文献   

20.
烃和烃的衍生物 ,是有机化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 ,糖、蛋白质和部分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也属于烃的衍生物的范围。烃分子里的氢原子 ,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能生成一系列烃的衍生物。所以 ,我们可以将烃看作有机物中的“基础物质”,而烃的衍生物 ,则是它们的衍变产物。因而第五章“烃”的有关知识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接触到纯净烃的衍生物较少 ,例如 :学生见到的饮料酒、食醋等 ,都不是纯净物质。教师应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使学生可以对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获得感性认识。一、实验分析本章共安排了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