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从2007年第7期开始,邀请裴光亚老师就“教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是有趣”“为享受教育的乐趣而写作”“数学教师的特有语言与个性特征”“课本的欣赏”“中考数学复习的战略决策”“教学的智慧”“从教学中的问题看教师的知识高度”“关于数学竞赛”等内容撰写了系列文章. 从下期开始,裴老师还将就“《论语》对教研的启示”“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等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2.
教学的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从2007年第7期开始,邀请斐光亚老师就“教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是有趣”“为享受教育的乐趣而写作”“数学教师的特有语言与个性特征”“课本的欣赏”“中考数学复习的战略决策”等内容撰写了系列文章. 从下期开始,裴老师还将就“从教学中的问题看教师的知识高度”“我们为什么说课”“关于数学竞赛”“《论语》对教研的启示”“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等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3.
本刊从2007年第7期开始,邀请斐光亚老师就“教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是有趣”“为享受教育的乐趣而写作”“数学教师的特有语言与个性特征”“课本的欣赏”“中考数学复习的战略决策”等内容撰写了系列文章. 从下期开始,裴老师还将就“关于数学竞赛”“我们为什么说课”“《论语》对教研的启示”“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等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4.
2002年,裴光亚老师曾发表一组文章,其论题包括: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方法、经验和案例,说课与评课,数学教学中的需求、困惑、创新与艺术,等等.时至今日,仍有媒体对其文章进行转载、引用与介评.由此可见,这些论题仍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有必要重述并对已有言说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使其能与时俱进.因此,本刊特邀请裴光亚老师就相关论题撰写系列文章,并从今年第7期开始在“本刊专稿”栏目陆续发表.在即将发表的文章中,裴老师还将就“关于情境的创设,教学的智慧,从教学中的问题看教师的知识高度,我们为什么说课,关于数学竞赛,《论语》对教研的启示,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等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5.
本刊从2007年第7期开始,邀请裴光亚老师就教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是有趣为享受教育的乐趣而写作数学教师的特有语言与个性特征课本的欣赏中考数学复习的战略决策等内容撰写了系列文章.从下期开始,裴老师还将就我们为什么说课《论语》对教研的启示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等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6.
本刊从2007年第7期开始,邀请斐光亚老师就教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是有趣为享受教育的乐趣而写作数学教师的特有语言与个性特征课本的欣赏中考数学复习的战略决策等内容撰写了系列文章.从下期开始,裴老师还将就关于数学竞赛我们为什么说课《论语》对教研的启示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等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7.
本刊从2007年第7期开始,邀请裴光亚老师就教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是有趣为享受教育的乐趣而写作数学教师的特有语言与个性特征课本的欣赏中考数学复习的战略决策教学的智慧从教学中的问题看教师的知识高度关于数学竞赛我们为什么说课等内容撰写了系列文章.从下期开始,裴老师还将就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这一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8.
2002年,裴光亚老师曾发表一组文章,其论题包括: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方法、经验和案例,说课与评课,数学教学中的需求、困惑、创新与艺术,等等.时至今日,仍有媒体对其文章进行转载、引用与介评.由此可见,这些论题仍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有必要重述并对已有言说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使其能与时俱进.因此,本刊特邀请裴光亚老师就相关论题撰写系列文章,并从2007年第7期开始在本刊专稿栏目陆续发表.在即将发表的文章中,裴老师还将就教学的智慧,从教学中的问题看教师的知识高度,我们为什么说课,关于数学竞赛,《论语》对教研的启示,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等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9.
本刊从2007年第7期开始,邀请裴光亚老师就教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是有趣为享受教育的乐趣而写作数学教师的特有语言与个性特征课本的欣赏中考数学复习的战略决策教学的智慧从教学中的问题看教师的知识高度关于数学竞赛等内容撰写了系列文章.从下期开始,裴老师还将就《论语》对教研的启示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等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10.
教学的智慧     
本刊从2007年第7期开始,邀请斐光亚老师就教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是有趣为享受教育的乐趣而写作数学教师的特有语言与个性特征课本的欣赏中考数学复习的战略决策等内容撰写了系列文章.从下期开始,裴老师还将就从教学中的问题看教师的知识高度我们为什么说课关于数学竞赛《论语》对教研的启示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等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11.
本刊从2007年第7期开始,邀请裴光亚老师就“教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是有趣”“为享受教育的乐趣而写作”“数学教师的特有语言与个性特征”“课本的欣赏”“中考数学复习的战略决策”“教学的智慧”“从教学中的问题看教师的知识高度”“关于数学竞赛”“我们为什么说课”等内容撰写了系列文章.  相似文献   

12.
2002年,裴光亚老师曾发表一组文章,其论题包括: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方法、经验和案例,说课与评课,数学教学中的需求、困惑、创新与艺术,等等.时至今日,仍有媒体对其文章进行转载、引用与介评.由此可见,这些论题仍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有必要重述并对已有言说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使其能与时俱进.因此,本刊特邀请裴光亚老师就相关论题撰写系列文章,并从今年第7期开始在“本刊专稿”栏目陆续发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2002年,裴光亚老师曾发表一组文章,其论题包括: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方法、经验和案例,说课与评课,数学教学中的需求、困惑、创新与艺术,等等.时至今日,仍有媒体对其文章进行转载、引用与介评.由此可见,这些论题仍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有必要重述并对已有言说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使其能与时俱进.因此,本刊特邀请裴光亚老师就相关论题撰写系列文章,并从今年第7期开始在"本刊专稿"栏目陆续发表.在即将发表的文章中,裴老师还将就"因目标的多样性而充满魅力,关于情境的创设,教学的智慧,从教学中的问题看教师的知识高度,我们为什么说课,关于数学竞赛,《论语》对教研的启示,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等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14.
课本的欣赏     
2002年,裴光亚老师曾发表一组文章,其论题包括: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方法、经验和案例,说课与评课,数学教学中的需求、困惑、创新与艺术,等等.时至今日,仍有媒体对其文章进行转载、引用与介评.由此可见,这些论题仍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有必要重述并对已有言说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使其能与时俱进.因此,本刊特邀请裴光亚老师就相关论题撰写系列文章,并从今年第7期开始在"本刊专稿"栏目陆续发表.在即将发表的文章中,裴老师还将就"因目标的多样性而充满魅力,关于情境的创设,教学的智慧,从教学中的问题看教师的知识高度,我们为什么说课,关于数学竞赛,《论语》对教研的启示,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等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15.
2002年,裴光亚老师曾发表一组文章,其论题包括: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方法、经验和案例,说课与评课,数学教学中的需求、困惑、创新与艺术,等等.时至今日,仍有媒体对其文章进行转载、引用与介评.由此可见,这些论题仍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有必要重述并对已有言说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使其能与时俱进.因此,本刊特邀请裴光亚老师就相关论题撰写系列文章,并从今年第7期开始在"本刊专稿"栏目陆续发表.在即将发表的文章中,裴老师还将就"关于情境的创设,教学的智慧,从教学中的问题看教师的知识高度,我们为什么说课,关于数学竞赛,《论语》对教研的启示,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等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16.
2002年,裴光亚老师曾发表一组文章,其论题包括: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方法、经验和案例,说课与评课,数学教学中的需求、困惑、创新与艺术,等等。时至今日,仍有媒体对其文章进行转载、引用与介评。由此可见,这些论题仍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有必要重述并对已有言说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使其能与时俱进。因此,本刊特邀请裴光亚老师就相关论题撰写系列文章,并从今年第7期开始在"本刊专稿"栏目陆续发表。在即将发表的文章中,裴老师还将就"对‘知识脱节’的反思,因目标的多样性而充满魅力,关于情境的创设,教学的智慧,从教学中的问题看教师的知识高度,我们为什么说课,关于数学竞赛,《论语》对教研的启示,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等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17.
2002年,裴光亚先生曾发表一组文章,其论题包括: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方法、经验和案例,说课与评课,数学教学中的需求、困惑、创新与艺术,等等.时至今日,仍有媒体对其文章进行转载、引用与介评.由此可见,这些论题仍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有必要重述并对已有言说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使其能与时俱进.因此,本刊特邀请裴光亚先生就相关论题撰写系列文章,并从今年第7期开始在“本刊专稿”栏目陆续发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2002年,裴光亚先生曾发表一组文章,其论题包括: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方法、经验和案例,说课与评课,数学教学中的需求、困惑、创新与艺术,等等。时至今日,仍有媒体对其文章进行转载、引用与介评。由此可见,这些论题仍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有必要重述并对已有言说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使其能与时俱进。因此,本刊特邀请裴光亚先生就相关论题撰写系列文章,并从今年第7期开始在"本刊专稿"栏目陆续发表。在即将发表的文章中,裴老师还将就"数学教师的特有语言与个性特征,对‘知识脱节’的反思,因目标的多样性而充满魅力,关于情境的创设,教学的智慧,从教学中的问题看教师的知识高度,我们为什么说课,关于数学竞赛,《论语》对教研的启示,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等论题做出研究。我们希望以上选题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将您的研究论文投寄本刊。  相似文献   

19.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的开门篇,是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过渡与衔接,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桥梁与纽带,正如裴光亚老师所说“从三维空间开始,让学生感受一下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由立体到平面,因为三维空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是学生首先能感知到的,几何学习应该从直观感知开始”.  相似文献   

20.
在广泛征求教研人员及高三数学老师意见的基础上,本期的“高考频道”栏目,我们以“回归课本”为主题组织了一组文章,供大家在高考复习的后期指导学生时参考. 这组文章共有6篇,其中第一篇是回归课本的总体认识和指导,由裴光亚老师撰写;其余5篇是回归课本的具体内容的研讨和提示,由湖北省武汉市的几位老师撰写初稿,并请山东省诸城一中陈永林老师主持,诸城一中部分数学老师参与修改和统稿.最后由本刊试题研究组审订. 裴光亚老师参与了本组文稿的内容策划并在成文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本刊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