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者如何对待中差生问题,中差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应该说不存在面向优生的问题,故而面向全体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面向中差生。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比如。许多在校的优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工作就很出色,而有一些所谓在校时的差生,倒还表现出了创造性。这说明:唯有坚持“面向全体”,特别是面向中差生才是切切实实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教育观是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中的一个亮点。他从人道教育、和谐教育理论出发,把“差生”分为“思维尚未觉醒”“天赋尚未发掘”和“学习有困难的”三种类型,要求教师要善于寻找“差生”的“闪光点”和“隐性天赋”,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差生”转变。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对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精神有借鉴、参考价值。只有成功转变“差生”,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3.
提高“数学差生”能力的点滴体会张延明(南昌铁路一小)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怎样才能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呢?我认为关键在于使“数学差生”(以下简称“差生”)...  相似文献   

4.
学校的教学对象中,中、差生总是存在的,旧的教学观念致使学校、教师只培养优生升学,放弃中差生,这是违背教育目的的做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世纪,各科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以充分发展。我校差生面占2 / 3,如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面对差生多的实情,我校吸收和借鉴现代教学思想和方法,依照素质教育要求,在物理等各科教学中推行“分层次目标授课”教改活动。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和总结,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策略: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授课,分类指导,逐层推进,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自我获得“成功”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差生”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面向“差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主要有:培养自信心,提高期望值;发展进步因素,发挥优势与特长;按现有和可能发展水平因材施教;抓最佳时机,实现教育观念、感情、重点和方法的倾斜;培养“情商”因素,引导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在过去的基础教育中,由于是以应试为目的,迫于升学压力,我们的课堂教学常常是以牺牲部分差生为代价的。素质教育则相反,它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在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中,淡化选拔意识。因此,在基础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今日,我们更应关注校园中这一特殊群体──差生。 差生的形成有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所以对差生的关注,要从发现学生“差时”开始。我们所说的差生一般是指学习差生、纪律差生和由于纪律不好而导致学习周绩差的双差生。不管是…  相似文献   

7.
我校根据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要求,从调查研究差生的不良行为表现入手,进而深入分析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的教育转化对策,收到了明显的教育转化效果,许多差生变成了好学生、优秀生。实践说明,只要有教育存在,就有差生的问题存在,问题主要是教育转化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的教育,应该是以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面向全体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求教师切实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好学生”、“中等学生”和所谓的“差生”、“后进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下面就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班级中的“差生”常被人歧视,这类学生被一些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快之”。然而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全面提高国民总体素质是我国发展的根本任务,因而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怎样去做好差生的工作?怎样才能使他们完全转化呢?  相似文献   

10.
去年我教的班级,起初语文平均成绩只有40余分。差生太多,怎么办?我采取了“着眼差生,面向全班”的做法,经过努力,学生的语文水平显著提高了,并在全县升学统考中获得了好成绩。我是怎样“着眼差生,面向全班”的呢?其间我也经历了一个端正认识,提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的过程。前几年我教高中,主要精力是放在少数几个尖子身上,怕高考“砸锅”、“剃光头”。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学校里,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差”的学生和“好”的学生。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即教师在关心“优生”的同时,也要关心“差生”。所谓的“差生”,即是指那些成绩差、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在班上的人数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他们不但会影响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和先进的学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班级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提高起到了制约作用。因此,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师当务之急的任务。“差生”的转化对于树立良好的班风,维护良好的班风,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盾量县有+分蚕萼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转化差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面临的挑战,更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高中的差生时刻困扰着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差生”也常被人歧视。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后进生”工作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要面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新世纪呼吁新的教育,从人的本性与社会的本质出发,教育要与时俱进,所以我们要提倡创新教育。在我国庞大的学生当中,存在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被人们称为“差生”,差生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们国家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长久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人口的整体素质。差生问题,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看一定要有一个着力狠抓的重点,那就是转化差生。我在这一工作的实践中,对差生实行六“优待”,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差生”这个词,如今在学校是讳莫如深。谁在谈班上情况而用“差生”时,都会受到不少的指责。于是,“后进生”、“学困生”等等新的名词神神气气地代替了“差生”,“差生”似乎应该从具有现代理念的教育词典中剔除!其实,平心静气地研究,“后进生”与“学困生”的称呼对“差生”何其不公平!“差生”只是成绩(抑或就是分数,当然也因智力、习惯、情感态度什么的而形成)差点而已,“后进”则可以包含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各种行为习惯的“落后”。仅是脑子差一点便被判为“落伍”,可怜!“学困生”是把“差生”判了“无期”。“差”…  相似文献   

16.
差生,通常是指那些具备了接受知识的生理条件与智能而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目前,差生现象在不少地方仍普遍存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与“全面发展”的一大障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差生形成的原因,从学校,家庭方面来说,一是有的学校搞应试教育,只顾抓升学有望的“尖子”而忽视大面积的一般学生,致使他们中的一部分渐渐  相似文献   

17.
吴亮奎 《班主任》2013,(11):5-7
“差生”问题是全社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差生”何以形成?如何从学校课程与教学的角度理解“差生”?家庭教育是否应该对“差生”承担全部责任?“差生”的学业弱势是否也意味着他们品德的弱势?对此,笔者从学校教学责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差生”是课程与教学的责任,而不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差生”的学业弱势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品德弱势。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面向在学生全体中占多数的中差生。中差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厚爱中差生,以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他们,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相似文献   

19.
对“差生”提法之管见邓书忠“差生”这种提法在教师中比较普遍。有的教师还精心设计了“差生”登记表。拜读各类报刊,转化“差生”经验文章亦层出不穷O日前,在一次教改研讨会上,一位同仁建议不要用‘’差生”这种提法,笔者十分同意他的观点。“差生”这顶帽子有的教...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总有一类学生令老师们不能释怀,那就是“差生”。说起“差生”,我们总会“愤愤然”,仿佛要除之而后快。然而,许多年来,非但没能除尽,反而还“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们眼里所谓的“差生”,难道真是“差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