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袁白燕”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凯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以《白燕》诗闻名,人称“袁白燕”,享年当在百岁上下。但是,关于他的生卒年代清初就有人质疑,当今学界对袁凯生卒年代的说法也多牵强。袁凯之父袁介也是当时著名诗人,有作品传世。然而,明清两代许多文献对于袁介存世的界定是不符合史实的。袁介为袁凯的文学才华提供了家学滋养,袁凯也很有乃父之风。现实中的袁凯喜欢交游,与之交游者多为当时俊彦。袁凯与家人感情甚笃,相濡以沫。饱读诗书的袁凯一生有仕有隐,富有传奇色彩,其后裔却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2.
猜牌     
“笃、笃、笃……”李推正在家里看书.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谁啊?”李推问。门外传来的声音有点耳熟:“请问.这里是李推家吗?”李推起身,打开门.一下子叫了起来:“啊!丁老师!快,快请进.”  相似文献   

3.
黑球白球     
施琦 《中学生天地》2009,(10):50-50
每天李推下班回家.到了胡同口基本上就得推车前行,因为胡同里的小孩实在太多.你要骑着自行车的话.说不定就会碰撞到哪个突然跑出来的小鬼。  相似文献   

4.
3名新队员     
《中学生天地》2009,(7):73-73
自从揭穿小胡子的骗人把戏后,贾明就和李推混熟了,贾明是学校足球队的队长,得知李推也爱踢球,就经常叫他去学校和他们踢球。  相似文献   

5.
3名新年队员     
自从揭穿小胡子的骗人把戏后,贾日闩就和李推混熟了.贾明是学校足球队的队长,得知李推也爱踢球,就经常叫他去学校和他们踢球.  相似文献   

6.
是谁闯的祸     
施琦 《中学生天地》2009,(12):50-50
这天,李推刚下班走到家门口,就听到胡同里嗓门最大的王奶奶家传出来一阵阵呵斥声。李推决定去王奶奶家看看。  相似文献   

7.
老刘的烦恼     
这天一大早,天气很好,李推照例骑着自行车吹着口哨去上班。刚骑到胡同口,碰到了刚刚下夜班的老刘。李推冲着老刘打招呼:“老刘,早上好啊!”没想到老刘劈头盖脸就来了句:“好什么好!”李推一听,心里觉得很奇怪:老刘平时可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啊,今天是怎么了,谁把他气成这样?好奇心让李推停下车来,问道:“什么事让你这么不开心啊?”  相似文献   

8.
智擒抢劫犯     
施琦 《中学生天地》2009,(11):50-50
邻居宁教授原来在大学里教数学.退休后特别喜欢下象棋.他有一招杀手锏“巡河炮”。经常杀得李推片甲不留.这天.李推调休在家.吃过午饭.他一边洗碗,一边还在想着破解的办法.忽然间灵感一现.于是他把洗了一半的碗放下.兴冲冲地出门去宁教授家.要找他去过招.  相似文献   

9.
合影     
李推不仅爱推理.还是个狂热的摄影爱好者呢.他加入了一个在网上很火的摄影QQ群.是里面的活跃分子。  相似文献   

10.
各有所长     
肖燕  布衣 《教师博览》2008,(7):25-25
李老师是一位兢兢业业的老教师,他教了三十多年书,可谓"桃李满天下"。暑假刚刚开始,李老师就频频接到学生的电话,每天来电有十次八次。这一天,李老师接到了3个喜讯:早上,今年刚毕业的学生小伟打来电话报喜,他考上了全市的重点高中;  相似文献   

11.
李推和朋友小张、小王、小赵相约去郊外游玩,到了星期天,大家在李推家集合,带着水和食物开开心心地骑着自行车出发了. 虽然路比较远,不过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郊外,四人在小池塘边的一棵大树下安营扎寨.  相似文献   

12.
张见充  林淑媛 《师道》2013,(9):26-27
环节一:幼儿进场,表演唱《常回家看看》。谈话引入:引导幼儿复习上节课《早点回家》的故事,初步感受古诗内容。师:刚刚我们唱的这首《常回家看看》,说的是在外面工作的儿女给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诗人,他也常常在外面工作,叫袁凯。谁能说说袁凯的故事呀?幼1:袁凯在外地工作,有一天,他很想念家人,然后有一位驿差来送信。收到信以后,袁凯打开一看,原来是家人写给他的,他喜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天地》2009,(6):48-48
李推和朋友小张、小玉、小赵相约去效外游玩。到了星期天,大家在李推家集合,带着水和食物开开心心地骑着自行车出发了。  相似文献   

14.
开会之前     
王局长: (拿起电话)喂,你是红旗公社李干事吗?李:是啊,局长有什么指示?王局长:你这个人就喜欢开玩笑,  相似文献   

15.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袁白燕”(袁凯)的诗集《海叟集》流传至今六百多年了。其问版本流变很大,以年号要而言之,有天顺本、弘治本、正德本、嘉靖本、隆庆本、万历本、康熙本、光绪本等八个版本。明清两代政府方面和私人方面对袁凯的藏书,更增加了其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6.
巧妙的拒绝     
李推住在天地胡同44号,是个乐观向上的好青年,平时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大家都爱和他交朋友,他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特别喜欢看推理方面的书,以至于在生活中什么事都爱推个理。于是乎,和李推玩推理,便成了住在天地胡同里的人们一大乐趣。  相似文献   

17.
15点游戏     
李推正在家里看书,忽然听到胡同口传来一阵喧闹声,现在正是暑假,天地胡同里的孩子们难得轻松,常常聚在一块儿玩。“也许是小屁孩们又发明了什么新游戏吧,呵呵。”李推这么想着,并没有特别在意。  相似文献   

18.
<正>小李老师新接手了四(4)班。开学报到的那天,小李老师早早来到教室迎接学生们的到来。临近中午,班上的学生几乎都报到了,唯独学生小M迟迟未到。小李老师拨通了小M家长的电话,电话一接通就传来不耐烦的一声"是谁?"  相似文献   

19.
林淑媛 《师道》2014,(4):31-31
《京师得家书》一诗是明代诗人袁凯的作品,描写袁凯在京都做事。常年不得回家,有一天他收到一封家书,而引发无限思乡之情。全诗短短四句,二十个字。诗人用浅白的语言直陈其事。但感情真挚感人。诗歌虽然浅显易懂,但对于四五岁的幼儿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幼儿顺利走进经典.去感受诗人的思乡之隋呢?如何拓展幼儿知识视野,引发幼儿已有的经验,让幼儿的情绪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相似文献   

20.
动人的礼品     
上班时,听同事李老师讲起一件烦心事:他刚回家,见门前放着一箱酒。一定是家长送来的礼品,见他不在家,便放在门前。李老师已经知道是哪一位家长送来的礼品,因为前些天,这位家长就给他打过好多次电话,说要到他家里来“玩”。这位家长送给李老师礼品,是有求于李老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