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军浩 《考试周刊》2012,(44):127-127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为宗旨。江泽民同志曾先后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职责。本文探讨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以培养创新为目标的化学教学。一、化学教育在培养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所谓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灵魂”。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怎样实施创新教育策略呢?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今天,人才的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江泽民主席最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的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就是  相似文献   

6.
展望未来社会,国际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竞争。人才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中国才能立于新世纪的强国之林。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先导”,学生需“先行”。化学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更要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前提。要拓宽求知范围,树立书本上有知识,书本外也有知识和能升学是人才,能适应生活、创造生活的人也是人才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以科学民…  相似文献   

7.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使之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宗旨的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要从富于幻想和好奇心的幼儿时期抓起。幼儿创新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三方面。今天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是以注重开发学习者的潜能,促进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加强对幼儿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培养新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如何加强幼儿的创…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 2 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创新对国家、民族是兴衰存亡的大事。同时 ,江泽民同志还指出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摇篮”这进一步说明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中的重要的基础作用。有一种说法 :世界通用语只有音乐和数学。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当仁不让的神圣职责。那么 ,在…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与教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更新教育观念 ,以创新教育为历史教学的核心和最高境界。何谓“创新教育” ?就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面对创新教育 ,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江泽民曾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应试教育却恰恰致命地伤害了“创新”。为应试 ,大量机械地做题 ;为应试 ,学生严重脱离实际 ;为应试 ,学生在校与世隔绝。如此这般 ,哪来创新 ?不是跟着题跑 ,就是跟着课本跑 ,要不就拜倒在所谓“应试专家”的脚下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机械、封闭状态 ,完全丧失了主动、个性、独立思考 ,如何能创新呢 ?在应…  相似文献   

11.
许文杰 《现代教育》2003,(17):75-7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疾速发展的时代,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归根结底是创造型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面向新世纪,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各科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民族才能立足于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看他是否具有课程意识,即课程再创造能力。”这里提出的“课程再创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再创造,课本教学中的一种再创造。我认为中学语文要实行创新教育,必须要在教学的形式上,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看他是否具有课程意识,即课程再创造能力。”这里提出的“课程再创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再创造,课本教学中的一种再创造。我认为中学语文要实行创新教育,必须要在教学的形式上,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教育的神圣职责。关于“创新”,笔者认为,它是人的一种综合的创造素质,是一种极其宝贵的人力资源,同时,它也是人的一种开创性活动,或者说是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过程。所以.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纵观世界各国的激烈竞争,其实质就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人的创造能力的竞争,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倍感教育责任之重大,深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重要。  相似文献   

17.
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力量,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竞争,最关键的就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谈创新教育     
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人生命质量提升、自我价值实现的力量源泉。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地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作为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适应创新教育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1创新意识对当前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教育的发展已经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跨世纪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我们数学教师有责任通过教学造就一代有创新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