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北京手语中826个书面化词及文化词的调查结果为:线性双(或多)语素词最多,同时性双语素词最少,单语素词居中。虽然北京手语书面化词及文化词中含有大量的广义汉语借词(仿译词),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手语固有词。而这些广义汉语借词大部分是利用手语本身的材料来构词的,只有小部分利用了某种汉语材料,而这一小部分利用了某种汉语材料的狭义汉语借词,对不同汉语材料的利用度也是不同的:对指拼的利用最多,对书空的利用最少,仿字和汉字谐音居中。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有许多重叠形式,这些重叠形式有的属于音节重叠,有的属于语素重叠,有的属于词的重叠,有的属于词的连用。本文仅对音节重叠和语素重叠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语素(morpheme,也称为词素)是语言里音意结合的最小单位。汉语缺少词形变化,语素与语素之间的组合比较容易,讲汉语语法,语素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词。翻开报刊、杂志,随处可以发现,许多生词,诸如:明丽(文学)、艳丽(文学)、触诊(医学)、热敷(医学)、温差(气象)、能见度(气象)、伞翼机(航空)、示踪原子(物理)……等,人们一般能看得懂。这是汉语词大多以语素组合给我们的学习带来的便利。方圆、见地、临床(医学)等词儿,虽然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但是这些词的意义和词中的语素意义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啊! 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汉语拼音化要不要考虑语素意义,拼音词又将以怎样的形式体现这语素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廖本《现代汉语》认为叠音词是由不成词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的单语素词,叠音词中的每个字都是不表义的音节。本文考察黄廖本《现代汉语》所举叠音词例词,发现它们都不是什么"叠音词",而是由一个语素重叠构成的重叠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之所以致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一、短语和短语的分类 (一)短语的含义 短语一般是指由词和词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而语意比词更为复杂的语言单位。作为语言单位,它比词大而比句子小,常用来作句子的一个成分。短语在汉语五级语言单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吕淑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书中说:“汉语里语法范畴依靠大小语言单位互相结合的次序和层次来表达。从语素到句子,如果说有一个中间站,那决不是一般所说的词,而是一般所说的短语。”他认为:“把短语定为词(或者语素)和句子之间的中间站,对于汉语好象特别合适。” 短语,有的叫词组,有的叫结构,有的两者兼而称之,实词与实词组合称为词组,实词与虚词组合则称为结构。一个科学术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些学者指出有的联绵词来自双语素,该文从语源学角度考证了现代汉语中的五个联绵词,进一步证明此观点。  相似文献   

7.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不讲语素,把词作为最小的语法单位。《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增加了语素内容,把语素作为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中最小的语法单位。这样,在中学(包括中等师范)语法教学中,将引进语素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除了语素和语素的组合、词和词的组合等同级组合之外, 还有语素和词以及短语的组合、词和短语的组合等异级组合, 这是现代汉语语法中的结构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9.
杨昊 《现代语文》2010,(4):49-5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当代汉语词汇受到外来词的强烈冲击,以至产生了大量由汉语固有语素和外来语素相结合而成的汉外合璧词。其构词形式有了极大的突破,出现了直接借形、英文字母与汉字结合、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参与汉语构词等新特点。本文依据外来语素保留外来语言形式程度的不同,以及外来语素与汉语固有语素结合方式的不同,详细论述了汉外合璧词各类词的生成情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一、语素"灰"义项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收录含语素"灰"词组34条(成语6条:~头土脸|吹~之力|死~复燃|万念俱~|心~意懒|抹了一鼻子~,未计),分布于词头24词、词末10词,双音节25词、三音节6词、四音节3词。  相似文献   

11.
王府藏子弟书中的满语词分为音译词、音译后加注汉语语素两种类型。满语音译词指的是按照满语的发音在汉语中找到发音相同或类似音的汉字与之对译之后形成的词。音译后加注汉语语素的满语词也可称为满汉融合词,加注的汉语语素一般是用来表示意义类属的。  相似文献   

12.
新修订的初中语文第一册《汉语知识·最小的语言单位——语素》为“语素”下了确切的定义,并举例说明语素的三种类别.然而,在说明不自由语素的例子中有的却让人十分费解. 课文中指出“还有一些语素不仅不能单独构成一个词,而且它们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或者在前,或者在后,这种语素可以叫做不自由语  相似文献   

13.
要准确地区别单纯词和合成词,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语素的多少。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成的词是合成词。由于汉语的语素以单音节为主,因此单纯调大多敷是单音词。然而有少数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的词。由于只含一个语素,因而也是单纯调。这就有一个难题,如何准确地鉴别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呢?不错,这种词中的每一个音节不以单绌表示意义,只表示读音,只有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才能表示词的意义。可是,对于自学者来说,明确了双音节(或多音节)词的含义,从而确认它是否是单纯词并不是那样有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借助常用字词典帮帮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词汇系统里有个很特殊的语言现象,构成词的语素一样,但是语素的顺序不同,此类的双音节合成词很多,有的词义相同或者相近,有的则不同。这类词在宽泛意义上统称为同素异序词。论文从同素异序词的研究现状,"代替"与"替代"的词语意义,两个词的相同点,两个词的不同点,如何区分这两个词,以"代替"和"替代"为例说明同素异序词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解说。  相似文献   

15.
能用学过的字组词,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一项要求,是用词造句的基础。“组词”,即是运用汉语语素构词。语素和语素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语法单位,可能是词(合成词),也可能是词组。现代汉语的合成词,有重叠、附加和复合三种构造方法。复合词和词组都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最基表的结构关系。用字组词的方法必须符合汉语语素组合的特点,一般有以下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音节语素化现象是构成新词,促进汉语词汇不断发展的途径之一。音节语素化现象包括联绵词和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音节语素化节省了音节,构成许多新词,符合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汉语有五级语法单位,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法单位,或叫做构词单位(其余四级是词、短语、句子、句群)。过去一般语法书上所讲的“词素”,都可以改称为“语素”。为什么采用“语素”的说法而不采用“词素”的说法呢?吕叔湘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很明白:“比较起来,用语素好些,因为语素的划分可以先于词的划分,词素的划分必得后于词的划分,而汉语的  相似文献   

18.
论语素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语素群的概念、语素群的种类、语素群的构词作用、语素群的形成以及建立语素群这一概念的实际意义等问题。一、语素群的概念词内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一结构层次上的语素所组成的一种构词单位,就是语素群。简单地说。语素群是存在于词里边的比词小但比语素大的一种构词单位。语素是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最小语法单位。有的词由一个语素构成;有的词由两个  相似文献   

19.
桑悦 《现代语文》2015,(1):44-45
“传承语素”这一概念由杨晓黎(2006)首次提出,为汉语语素分类提供了从历时层面划分的新视角。所谓“传承语素”是指从上古的词发展而来,在现代汉语中作为构词成分而存在的语素。本文对传承语素“兵”在现代汉语词和短语中的构词情况进行分析,并试图总结其构词规律。  相似文献   

20.
汉语是一种双音节词占优势的语言,构词方式通常采用复合法,语素与语素以并列、支配、主谓等基本结构类型组合成词。顺序不同的两个相同的语素,可构成汉语中特有的倒序词。文章首先分析倒序词在结构、词义、词性、色彩等方面的特点,指出倒序词在丰富汉语词汇和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方面的重要价值。其次提出应根据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依照必要性、普遍性和明确性三个原则对倒序词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