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上帝粒子"是物理学上一种叫希格斯的粒子的俗称。这种粒子在理论上非常重要,所有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靠它获得质量的。2012年7月,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疑似希格斯的粒子。经过一年多的后续研究,现在他们越来越确信,新  相似文献   

2.
2012年7月4日,欧洲原子中心宣布发现疑似"上帝粒子",这一发现迅速引爆科学界。什么是"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又被称作"上帝粒子",是当前物质理论中最后一个未被发现的粒子。它的发现,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7-I0001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有传闻称,科学家已经借助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难以捉摸的“上帝粒子”。根据一份泄露的内部备忘录,几份未经证实的报告指出,强子对撞机的其中一个探测器可能发现了科学家长久以来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所谓的“上帝粒子”的信号。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粒子决定了一些物质具有的质量,人们在大型粒子对撞机中似乎发现了它的踪迹;但还有一类粒子也很重要,它们是帮我们解开"暗物质之谜"和"物质存在之谜"的一把钥匙,科学家甚至认为,正是这种粒子可以回答——神秘的人,神秘的粒子要解答谁创造了宇宙这个问题,恐怕不得不提到一位古怪的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5.
<正>从1994年LHC项目的批准,设计到建造,这项耗资百亿美元的庞大工程终于历经14年,于2008年正式建成。在短短的4年时间后,2012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中(ATLAS和CMS)发现了期待已久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上帝粒子"。"从提出‘上帝粒子’这个理论到现在,将近半个世纪。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为此而奉献,很多科学家遗憾地离开。我参与研究‘上帝粒子’十几年,  相似文献   

6.
冯越 《百科知识》2011,(12):15-16
大型强子对撞机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找"上帝粒子"。它是由英国人彼得?希格斯等物理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基本粒子,在粒子物理学界被称为"希格斯粒子",因为它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所以被称为"上帝粒子”。寻找“上帝粒子”目前已成为整个物理学界研究的中心。科学家为什么要一直寻找它?它的发现对人类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产生全新物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近日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取得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一种全新的物质在他们的实验中产生,该研究成果对于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介绍说,"大型强子对撞机中质子与铅离子的高速撞击会让两者的内部粒子  相似文献   

8.
正寻找和研究宇宙基本粒子,高能对撞机是一个重要手段。20世纪60年代起,在高能对撞机的帮助下,大量理论上被预测的夸克、轻子、玻色子等基本粒子相继被发现,粒子物理学研究进展如火如荼。针对对撞机上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对复杂的粒子物理理论进行数值计算与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高能物理实验的结果相比较变得愈加重要,这些需求促进了粒子物理唯象学的发展。作为一门理论联系实验的学科,粒子物理唯象学的研究既要求研究者对粒  相似文献   

9.
《金秋科苑》2013,(15):11-13
2012年7月4日,欧洲原子中心(CERN)今天宣布发现新亚原子粒子,疑似上帝粒子。上帝粒子是当前物质理论中最后一个未被发现的粒子。它的发现,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并进而揭开充斥在宇宙中的暗物质的神秘本质。霍金曾押过100美元赌注,赌“上帝粒子”无法找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我国高能粒子物理学领域里,科技工作者们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地改善邓小平同志极力倡导建立的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功能,能够高精度地检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彼得·希格斯,因为"他们在理论上发明了一种机制,解释了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并且其预言的一个自旋为零的粒子被位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和CMS两个实验所发现,从而在实验上确认了该机制[1]"。在粒子物理学  相似文献   

12.
从1994年LHC项目的批准,设计到建造,这项耗资百亿美元的庞大工程终于历经14年,于2008年正式建成。在短短的4年时间后,2012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中(ATLAS和CMS)发现了期待已久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上帝粒子"。"从提出‘上帝粒子’这个理论到现在,将近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苑》2013,(2):47-50
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近日在地下通道启动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由此拉开高速粒子对撞系列实验、探索宇宙起源之谜的序幕。然而,从实验一开始,外界便遍布各种危言耸听的"世界末日论",有的说实验可能产生黑洞,倾刻间吞噬地球,还有的说实验将诱发奇异粒子,引发一连串的灾难性反应。实际上,在其他几个粒子物理学实验启动,甚至是第一次核武器实验之前,世界上也充斥着类似的末  相似文献   

14.
《大众科技》2010,(9):10-10
耗资100多亿美元建成,却从启动之时就麻烦不断,一切都注定了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不平凡的生命历程。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27日(北京时间)报道,来自欧洲核子中心等研究机构的“LHC幕后英雄”目前还有意建造更大型的直线对撞设备,作为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继任者,以便为寻找“上帝粒子”和探寻暗物质等提供新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发现疑似"上帝粒子"可能改变人类对宇宙的理解欧洲核子研究中心7月4日在瑞士日内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高能物理跨洲视频会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主管罗尔夫!豪雅在会议上表示,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而这种粒子很可能就是寻找多年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  相似文献   

16.
经过长达30年的持续研究,粒子物理学领域最有吸引力的研究--被称作“上帝的粒子“的黑格斯玻色子,被日内瓦的研究者在实验室中发现了.……  相似文献   

17.
9月10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公众从各种媒体得知,这座世界最大的粒子对撞机,将模拟宇宙大爆炸早期的情景。人们问:"什么是强子?""什么是对撞机?""强子对撞机与宇宙大爆炸何干?"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从热大爆炸宇宙学说起。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实现了3次重大的跨越,粒子物理的成就为其顶峰。世纪之交的中国粒子物理学,应当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结合中国的国情,认真制订中国粒子物理的发展战略。在国内充分利用BEPCII进行粲物理精确测量前沿的研究,同时选择有特色的非加速器物理实验,如粒子天体物理实验、宇宙线观测、中微子物理实验等。我们应大力加强国际合作,重点搞好LHC实验,并积极部署大型直线对撞机的国际合作。高能物理研究基地还应当积极为其它学科提供先进手段和大型平台。  相似文献   

19.
罗辑 《今日科苑》2014,(3):94-95
正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担心重子对撞机实验可产生微型黑洞和奇异物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重子对撞机将获得进一步的升级,专家认为升级计划需要一个风险评估,重子对撞机之所以要升级是因为科学家试图通过更高的能量来进行粒子对撞实验,目的是生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但有研究人员认为高能粒子的对撞过程可形成一些奇异粒子,比如一些亚原子粒子,甚至是微型黑洞。英国皇家天文学家Martin Rees警告称对撞机产生的奇异粒子可能把地球变成一个高度致密的球体。  相似文献   

20.
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在粒子对撞实验中观察到了单个顶夸克的产生。单顶夸克的发现证实了粒子物理学中包括夸克总数在内的一些重要参数,对费米实验室Tevatron加速器正在进行的寻找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