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正> 在战争的乌云笼罩着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之际,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列宁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选集》第2卷,1972年版,512页)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粉碎了英法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打破了德意日对苏联的包围,使苏联赢得了宝贵时间加强战备,进一步作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条约的签订,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三十年代以来,德意日法西斯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威胁;要制止侵略、制止战争,唯一正确的途径只能是苏联和英法等国联合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但是张伯伦、达拉第推行的绥靖政策,就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受苏联中心论观点的束缚,一直认为英法政府的绥靖政策导致了二战的爆发,从而忽视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二战爆发所起作用的探析,事实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是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凶险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与纳粹德国签订的。这次苏德谈判之所以取得突破,主要在于慕尼黑会议后欧洲政治局势演变中双方的战略考虑。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原因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一个重大事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教材写道 :“1939年 8月 ,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 ,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遭到法西斯德国突然袭击后 ,斯大林还为此辩解 ,说什么“……也许有人要问 :苏联政府怎么会同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这样一些背信弃义的人和恶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呢 ?互不侵犯条约是两国之间的和平条约。 1939年德国向我们提出的正是这样的条约 ,苏联政府能不能拒绝这样的建议呢 ?我想任何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都不能拒绝同邻国缔结和平协定 ,即使这…  相似文献   

5.
1939年月9月前的欧洲,纳粹德国在吞并奥、捷后,新的世界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而在此紧要关头,8月23日,社会主义苏联断然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可以说是1939年欧战全面爆发前的一件对欧洲国际局势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大事.但是,随着欧战的全面爆发,签订条约后的苏德关系真的就相安无事吗?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它们的关系是怎样呢?苏德战争又是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1935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七大”,制定了反法西斯主义的世界战略。但在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共产国际跟着苏联的外交策略变化,降下了反法西斯旗帜,要求各国党将工作重心转变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即同时反对英法和反击纳粹德国。共产国际世界战略的转变损害了各国反法西斯斗争,脱离群众,其威信和影响也一落千丈。共产国际世界战略之所以随苏联外交策略变化,原因有二:一是共产国际在理论上把苏俄事业等同于共产国际事业,二是苏联党长期以来在共产国际中形成了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并认识。 1.英、法帝国主义为把法西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祸水引向苏联,积极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幕尼黑阴谋,既是它们惯用的伎俩,又是这一政策的产物。其后果促使德国法西斯得寸进尺,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不仅使英、法、美长期以来执行的纵容侵略战争的绥靖政策的破产,而且为苏联赢得了加强战备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1939年8月23日,在日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苏联和希特勒德国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28日,两国又签订了《苏德边界友好条约》(本文把这两个条约合称为《苏德条约》).苏德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西方绥靖政策的破产,粉碎了英、法挑动德国进攻苏联的阴谋,并为俄国赢得了二十二个月的时间.但是,苏德条约的签订,也使苏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给国际共运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及恶果.  相似文献   

9.
绥靖政策何时破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剑钊 《历史学习》2004,(10):19-19
绥靖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及战争爆发初期英、法实行的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保全自己,同时企图祸水东引的一种帝国主义政策。由于现行教材对绥靖政策的结束并没有明确的表述,所以,老师和学生对绥靖政策到底什么时候结束,产生了不少疑问。关于绥靖政策彻底结束的时间,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②二战的爆发;③1940年四五月德军在西线大举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④1940年5月张伯伦下台,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兼国防大臣。我们分析一下几种观点: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只是在理论上宣告了绥靖政…  相似文献   

10.
绥靖政策的实质是纵容和姑息法西斯。苏联同英、法、美一样,都对纵容和鼓励法西斯侵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苏联也应包括在绥靖政策推行国之列。苏联绥靖政策包括对日绥靖政策和对德绥靖政策。对日绥靖开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顶峰是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结束于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德绥靖开始于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940年苏联对德绥靖达到顶峰,在舆论上、行动上完全站在法西斯一边。但顶峰之时也是它该悄悄收场的时刻,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苏联对德绥靖政策的破产。  相似文献   

11.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根据苏德力量的对比情况,为了尽可能推迟卷入战争,为了避免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挑拨离间的牺牲品,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起了负面作用。希特勒发动苏德战争后,苏联倾其全力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944年将德军逐出苏联国土,1945年5月攻克柏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1.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对儿子一向要求严格,从来不搞特权,深受人民爱戴。 2.铁托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把大儿子扎尔科送到反法西斯前线的苏联,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战斗中扎尔科失去一只手臂,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和两枚勋章。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势力在角逐,此时,也正是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外活动最为频繁的历史阶段.在欧洲国际关系的复杂变化过程中,《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最终导致苏德由对立走向暂时的联合.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评价这一阶段苏联的对外政策,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列举出大量史实的基础上,客观地评析了这一时期苏联对外政策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14.
再论1939年苏联外交抉择的正确性杭福珍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大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使全世界都吃了一惊。”①半个多世纪以来,史学界对这一条约的评价依然众说纷坛,褒贬不一。笔者发现,许多文章...  相似文献   

15.
再论1939年苏联外交抉择的正确性杭福珍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大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使全世界都吃了一惊。”①半个多世纪以来,史学界对这一条约的评价依然众说纷坛,褒贬不一。笔者发现,许多文章...  相似文献   

16.
从签约的国际国内背景、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等方面,对《布列斯特和约》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认为苏俄同德奥等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是完全必要的,所采取的策略是正确的,结果是得多失少,意义重大;而苏联与德国匆匆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却没有必要,所采取的策略是不妥的,结果是得少失多,消极作用居于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从签约的国际国内背景、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等方面,对《布列斯特和约》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认为苏俄同德奥等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是完全必要的,所采取的策略是正确的,结果是得多失少,意义重大;而苏联与德国匆匆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却没有必要,所采取的策略是不妥的,结果是得少失多,消极作用居于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经济与战略东移曾晓玲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苏联开始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卫国战争。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苏联百部地区的主要工农业基地相继沦陷。苏联政府及时果断地向东部地区数千里...  相似文献   

19.
李红庆 《历史教学》2006,3(1):39-43
《布列斯特和约》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都是苏联外交史上重要的条约,都是在特殊国际环境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签订的,但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苏维埃对外政策和策略相结合取得巨大成就的优秀范例;后者则是绥靖政策和大国沙文主义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1939年8月2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是本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长期以来,中外史学界对此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成为关于“二战”史,特别是“二战”起源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