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有一种天性那就是爱玩好动,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因此,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互动”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该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做学习的主人,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牛津初中英语以任务型语言教学为编写理念,它注重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觉行为,“以人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思维主动性是关键,如何在语境中培养学生思维主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呢?下面浅谈几点。  相似文献   

5.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要在“还”字上动真格的,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刘霞 《中小学电教》2011,(12):142-142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培养。教学质量才能提高。那么教师如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7.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是叶澜教授建立的“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她主张“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的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教师应把“学习的基本权利”还给学生,使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中。怎么来做呢?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是叶谰教授建立的“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她提出“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主张“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这其中,叶谰教授所关注的那种课堂的“活力”是“师生作为‘参与者具有个性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笔者认为,这种“活力”的形成同时又取决于一种“权利”价值的转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把“学习的基本权利”还给学生,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行为,使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最终实现使学生能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下面结合教学谈谈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尤文君 《辅导员》2010,(2):61-61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满蓬勃生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该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呢?现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2.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总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就要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时间和空间,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思考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独立地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小数乘法计算教学中的一例:一种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多少元?教学时,可分为以下三步:列竖式计算并说出理…  相似文献   

13.
要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者和组织者,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和需求去学习课文,这样才能凸现开放语文课程教学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课后都有“想一想、做一做”的练习,这就强调了参予。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学习和实践的机会,给学生一个创新的领域,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把学生以生俱来的好动和喜成功的心理转化为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创新,在这过程中,让其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唤起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愉快中锻炼动脑、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着力培养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意识。在劳动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  相似文献   

15.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要在“还”字上动真格的,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中国的教师大多是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没有问题了。而美国的教师却不这样理解,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最后老师不得不“投…  相似文献   

16.
陈凤花 《广西教育》2005,(11A):26-26
开放数学课堂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实施“开放型”数学教学要不断改革束缚学生情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条条框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  相似文献   

17.
风靡全国的杜郎口成功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把课堂还给孩子呢?  相似文献   

18.
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感受和表现,而不是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所以,我们应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完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呢?本人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9.
风靡全国的杜郎口成功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把课堂还给孩子呢?  相似文献   

20.
1.教师的“三抓”。1.1抓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谁抓好了课堂,谁就掌握了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因此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必须选在课堂上。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明确提出把长期以来学生服从教师,“学”服从“教”的观念变为教师的“教”服从学生的“学”。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