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三国志评论》是英语世界对于《三国演义》的第一次系统解读,1838年9月刊载于近代著名英文报刊《中国丛报》,虽然是一篇书评,但它对于中国小说的海外传播却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考订出该文的作者是第一位清代德国来华新教传教士郭实腊,在此基础上,结合他对于中国文学的整体理解与认识,分析了这篇书评四方面的问题:情节译介、人物重构,以及译介者对于《三国演义》的总体评价和译介缘由。在郭实腊的大力推介下,中国历史小说得到了清代来华西士的广泛认同,在当时几乎造就了一枝独秀的文体神话,这对于推动中国小说的海外译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理学的西传得益于对"理"概念的译介。20世纪英语世界对中国哲学术语的译释日益重视。卜道成、德克·卜德、陈荣捷、吴怡、成中英、葛瑞汉等著名学者的著作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到"理"的翻译与诠释,观点有分岐与争辩,也有相互借鉴,从中可以管见"理"概念英译的实践形式、基本面相以及西方理解与接受中国哲学核心概念的思想进路。  相似文献   

3.
正一、引言"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文学作品对外译介也迎来了一个小高潮。但在翻译研究领域,学者更多关注的是成人文学的对外翻译研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翻译特别是对外翻译研究很少。想要通过中国成人文学的对外译介,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固定思维和既有看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反,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偏见更少,接受能力更强,因  相似文献   

4.
接受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根据接受理论,为达到翻译目的和效果,译者必然要关照读者。1902年,梁启超在其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镶嵌了拜伦长诗《唐璜》中的片段《哀希腊》,从而开启了中国文化界对拜伦长达百年的关注。本文在接受理论的基础上,对梁启超《哀希腊》的译介过程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华兹生是当代美国汉学界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翻译家之一。其译介的汉学典籍多达28部,部分译文还被收入其他汉学英译选集中,成为翻译经典,译介成果斐然。其译文也得到了西方学界的认可,多次获得各类翻译奖项,并受到西方诗人、汉学家与翻译家的高度评价,为当代汉学西传做出了杰出贡献,也对西方汉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华兹生对中国文化典籍的译介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经典案例,对其译介活动及成功经验的考察,有助于启迪我们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理性思考,加深我们对文化外译本质属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言论集纳     
<正>浙江大学教授许钧在2017年8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的《文化译介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一文中认为:中华文化的译介要注重系统性。当前,社会各界尤其重视中国文学的译介。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译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中华文化要真正"走出去",应以思想为先导。中华文化有根、有源、有脉,这些都体现在中华文化典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传播三百年(下篇)——中国文化与文学作品在俄罗斯的译介李明滨翻译和研究古典作品是俄罗斯传播中国文化的一项主要工作,这可以分几方面来叙述。1、诸子百家的译介早在18世纪初,俄国驻北京的东正教传教士团就开始接触《论语》,有的团员还翻译了《...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前,十三位来自欧洲的耶稣会士译介了《易经》。利玛窦、金尼阁、卫匡国与柏应理是西传《易经》的首批西方学者,他们开索隐之先。由于思维差异、宗教政治、宗教训练与汉学发展的原因,其后的译介者分为两派,白晋等人将索隐式翻译推向极致;刘应等人的翻译则基于文本。《易经》的译介源于传教之需;对《易经》的索隐起于良善,见于亲和;索隐派的思考出自内心,源于信仰,流于争议。这些耶稣会士客观上把中国的群经之首推向了西方世界。  相似文献   

9.
正沙博理先生是中国对外传播的伟大践行者,他先后将20余本书,累计1000多万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在海外享有盛名。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中产阶级犹太家庭,早年从事律师工作,见过太多美国司法不公的现实。1947年来到中国以后,同著名演员凤子结婚,从此扎根于中国。建国后他参与创办《中国文学》杂志,将大量新中国的文学作品译介到英语世界,如《小二黑结婚》《儿女英雄传》《林家铺子》等,其后他又从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初以来,英语世界对李渔小说的翻译与研究,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几经沉浮,李渔小说如今在西方汉学领域已确立经典的地位.本文以全面而详实的资料系统回顾了这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对重要的译本、翻译家及其成果进行了客观的梳理与分析,总结归纳了李渔小说英译的特征,并指出了英语语境中李渔译介存在的问题.思考海外汉学界对李渔的翻译与接受,无疑有助于理解李渔及其对东西方读者的影响,继续推动李渔作品在海外的翻译与研究,促进中外学者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玛丽苏"一词译介自域外,并在意义上产生了一定的变异。在中国,它指各媒介文本中一个处于中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过分强大的女性角色。这类文本的创作主体和接受对象主要是少女,其中包含了一种由少女参与、为少女专门建构的意识形态,兜售女性气质、强调爱情本位和歌颂女性美德。"玛丽苏"文本实际上是由在日常中接受了男权意识形态的少女用男性气质话语,以一种看似以女性为中心、实际上仍屈从男权的理念的创作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作为国家文化发展的新兴战略,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树立国际形象、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窗口。而翻译作为交流文化、沟通思想的桥梁,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现无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直接作用(即内部路径)。除此之外,与翻译工作相关的间接因素(即外部路径)对文化战略的实现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也是值得探讨的议题。文章从文化传播与译介规律入手,提出了文化"走出去"的五种外部路径:遴选译介作品与跨界对话;厘清翻译模式与人才培养学者化;讲好中国故事,超越"中国威胁论";建立版权代理制度,扩大作品的海外传播力;树立"和而不同"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美苏冷战的国际格局下,遭遇到重重包围封锁,世界很难听到中国的声音。在此背景下,《人民中国(日文版)》(以下简称《人民中国》)在周恩来、廖承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下应运而生。《人民中国》是面向日本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日文月刊,隶属于中国外文局。创刊以来,除对日集中报道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内容外,还设立了小说译作专栏,对中国当代小说进行译介,旨在通过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推广和宣介,吸引更多日本民众关注中国。中日两国毗邻而居,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两国虽没有很快正式建交,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朱熹是儒家孔孟之后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其思想学说很早就被译介和传遍东亚诸国。然而,朱子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则推迟到19世纪。对19世纪英语世界朱子学的译介进行梳理,考察其首次译介的时间,译介第一人及译介年谱、方式和内容等,并对译介的影响作了相关分析。从这些维度考察对全面了解和研究朱子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近代文化开始"觉醒",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本文对此过程进行全面梳理。鸦片战争时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书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中国文化的开放程度有限。洋务运动时期,西方的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大规模传入,中国文化走向开放的程度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开始重视西方的政治制度,此时社会科学类"西书"出版增多、西方思想观念大量传入、人们日常生活开始涌现"西式"风尚和习俗,中国文化走向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扩大。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新青年》创刊、外国名哲应邀来华讲学、报刊开辟多元化译介等方式,西方思想被大量传入中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16.
地方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在流动性和全球化背景下,固守地方壁垒、脱离全球化轨道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而如何能够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出地方性的声音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跨文化的译介和传播中,语言的沟通和桥梁作用突显,其中翻译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地方文化所具有的内在独特性,往往需要谙熟地方性知识的主体才能真正理解。本文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之下,以沂蒙地方文化对外译介和传播为例,探讨建立在地方性基础上的地方文化对外译介模式和翻译实践,以期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儿童文学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更容易突破阶级、民族、地域、政治和宗教的界限,理应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中坚力量,而拥有相当数量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的江苏儿童文学自叶圣陶童话起就开始了儿童文学的对外译介。新时期,江苏儿童文学面临着如何更好"走出去"的问题。本文以分析儿童文学的世界文学性为起点,回顾江苏儿童文学对外译介的历程,探讨改善江苏儿童文学的译介现状、使优秀作品成功"走出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成为重要外交战略之一,如何实现文学的有效传播成为当下研究的焦点。《三体》系列的出现,不仅让科幻重回大众视野,也使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在海外赢得了赞誉。《三体》作为第一部获得科幻界"星云奖"和"雨果奖"提名,并最终将"雨果奖"纳入囊中的亚洲长篇科幻小说,其首次在海外主流出版社出版的英译本译介效果及其译介过程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具有启示性,值得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宋朝出海商人和高丽日本两国入宋求法僧侣在宋版图书外流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考察 ,意在揭示高丽和日本两国接受宋朝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本文认为 ,宋学传播到日本却未播及于高丽 ,是与两国入宋求法僧侣的书籍选择倾向相关的。而两国社会在接受汉文化方面也存在着不小差异 :高丽追求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全面吸收和模仿 ,而日本却有鲜明的“筛选”意识和现实意识  相似文献   

20.
经过近40年的共同努力,我们对西方诠释学的引进和研究,已从最初以译介为主逐渐走向译介、研究和反思并重;对中国诠释传统的研究与清理,已从较宏观的整体研究逐渐走向以专题和个案为中心的更加深入和细致的考察;对现代中国诠释学的探索和建构,则从以海外学者为先锋逐渐转变为以我国大陆学者为主体。虽然仍有不少明显不足的方面有待克服,但通过持续努力,我们必将越来越全面而准确地了解中国、西方及其他文明的诠释传统,现代中国诠释学也必将作为中华文明的现代"诠释之道"建立起来,并与其他文明的"诠释之道"共同为文明对话、世界和平、文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