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籍修复是古籍保护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归纳了古籍破损的类型,总结了古籍修复的要求和基本技法,探讨了云南省古籍修复工作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正在档案管理中对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非常重要的,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对信息资源的保护。本文通过对现有破损档案采取的抢救、修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试图借助法律和信息化技术等工具对破损档案进行抢救和保护,建立更加有效的破损档案抢救机制,以更有效地抢救破损档案、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为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及破损原因分析(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正在档案管理中对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非常重要的,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对信息资源的保护。本文通过对现有破损档案采取的抢救、修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试图借助法律和信息化技术等工具对破损档案进行抢救和保护,建立更加有效的破损档案抢救机制,以更有效地抢救破损档案、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为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及破损原因分析(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古籍作为保存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破损老化严重,亟待修复,这是古籍原生性保护的关键。文章重点阐述传统古籍修复中的三要素,即浆糊、古籍修复用纸与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5.
12月15日,文化部公布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浙江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名列其中。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将承担本省及所在区域古籍破损情况定级、审定修复技术方案、破损古籍的修复和修复人才培训等,在古籍保护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籍破损定级是古籍普查工作中虽细小却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今后古籍修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然而,实际工作中许多古籍保护单位和古籍工作者对于古籍破损定级的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着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务必增强对古籍定损的思想认识,提高普查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破损定级与修复同步运行,尽快修订现有的定级标准,并应注意古籍普查平台中古籍破损定级著录时几个容易忽漏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古籍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由于诸多原因,古籍保护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现存古籍底数不清,古籍老化、破损严重,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等等,而公共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馆内的古籍保护、开发以及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齐文台  荆涛  李嵋  徐华 《档案学研究》2019,33(5):120-126
应用数字技术对馆藏破损照片档案进行修复,具有保护原档、修复效率高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国内档案馆破损照片档案修复现状的调研,提出了数字修复的基本原则、等级评价系统和工作流程,并对修复件的真实性、法律效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级各类馆(室)藏档案不断丰富,破损档案的数量和类型也随之增加,传统手工保护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档案保护工作的需要,特别是档案的消毒、破损的单页双面字档案和底图档案修复等,还没有比较理想的方法。沈阳市档案馆大胆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档案保护工作的实际,研制开发了破损单页双面字、底图档案修复加固技术等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为解决档案保护工作的一些难题,找到了办法,开辟了新路。沈阳市档案馆研究的“破损单页双面字档案、底图档案修复加固技术”,是针对传统手工操作无法修复的单页双面…  相似文献   

10.
小议古籍修复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修复是古籍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古籍修复人材长期匮乏、修复工作任务艰巨是当前古籍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人材培养模式、借助社会力量和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是可以探讨的提高修复工作成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馆藏档案数字化现已成为国家档案馆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拓展资源共享空间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由之路。开展档案数字化,必须基于档案实体,因此,档案的修复保护工作则必然成为数字化工作的基础。传统的档案保护工作一般由库房管理人员对馆藏档案具体破损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并根据轻重缓急作出档案修复计划,将需要修复的档案提供给档案修复室进行抢救。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在大规模开展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同  相似文献   

12.
档案修复工作是一项对馆藏破损档案进行抢救,以恢复档案历史原貌为技术内容的治理性工作,它是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都非常重视档案的修复工作。据了解,199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档案的抢救经费就达1.14亿元,截止1999年底.全国已抢救的重点档案约500余万卷。同样,近十年来,上海档案修复工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在人力、财力的投入上加大了力度,而且在设备的更新和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加快了步伐,有效地提高了破损重点档案的抢救速度,延长了档案寿命,保护了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谭延闿手札》的基本内容、装帧特点、破损情况及修复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湖南图书馆馆藏手札的修复与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对古籍中存在的大量破损现象进行分类,并根据致损原因和破损程度分为五级.该标准可以实现为破损古籍修复排序、掌握各类破损古籍数量与致损原因和建立古籍保存状况档案数据库三个目的,为制定修复保护计划提供依据.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馆(室)破损档案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传统手工保护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档案保护工作的需要,特别是档案的消毒、破损的单页双面字档案和底图档案修复等,还没有比较理想的方法。沈阳市档案馆立足科技创新,大胆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档案保护工作的实际,开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民国文献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其馆藏情况、保护个案和保护措施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民国文献破损过程的复杂性,对基于其破损因素的保护方法值得深入考察。本文从中文期刊论文角度对民国文献保护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民国文献降解破损因素与保护方法。通过对期刊论文的发布年份、核心机构、发文期刊和关键词分布的分析,发现相关研究主要扎根于各大图书馆和高校,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分为民国文献保护制度、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方法。其中,原生性保护聚焦于文献本身,通过改善保存环境、脱酸处理和修复工作来避免或减缓内外因素导致的文献纸张纤维的老化与降解,使其保存寿命得以延长。再生性保护通过缩微技术、数字化和影印出版等技术来减少文献原本流通带来的继续破损,以达到民国文献保护和加强利用的目的。民国文献破损原因复杂,科学高效保护十分重要,本研究为民国文献的深层次与多方位科技保护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是国内重要的古籍收藏单位群体,由于修复力量薄弱,难以独立完成馆藏破损古籍的修复,因此应准予民营古籍修复公司参与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并寻求最佳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档案修复工作是一项对馆藏破损档案进行抢救,以恢复档案历史原貌为技术内容的治理性工作,它是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都非常重视档案的修复工作,据了解,199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档案的抢救经费就达1.14亿元 ,截止1999年底,全国已抢救的重点档案约500余万卷,同样,近十年来,上海档案修复工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在人力、财力的投入上加大了力度,而且在设备的更新和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加快了步伐,有效地提高了破损重点档案的抢救速度,延长了档案寿命,保护了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9.
修复是古籍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古籍修复档案是古籍修复工作的记录,也是古籍修复历史的见证,是保证古籍修复科学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近年来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业务模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北京大学图书馆将古籍修复科学发展、馆藏古籍破损调查和现场应急修复等列为“十四五”期间重点业务规划,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文章对主要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业务模式进行总结,详细阐述北京大学图书馆具有创新性的规划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