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雪·感恩     
5月3日 晴 花开了又落,月圆了又缺。残酷的岁月染白了母亲的双鬓,但母亲那深深的爱刻在女儿的心中,女儿也将感恩的种子深深地埋在心里,永世不忘。 女儿很爱雪,纯白的雪漫天飞舞让她欢呼,让她雀跃,但她只能在图画上看到。她常常缠着母亲问家乡为什么不下雪?母亲愣住了,转而微笑地回答道:“快了!快下雪了!”她听了很欢喜。  相似文献   

2.
女儿是长在母亲心头的一枝花。母亲用血肉之躯来孕育她,用生命之泉来浇灌她。为了这棵女儿花,母亲会疲惫,会憔悴,但是当女儿一天天地长大,母亲会变得越来越温暖,越来越踏实,收藏女儿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将是母亲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3.
视点     
《家长》2011,(1)
1母亲盛装出席家长会,被批俗气早在女儿期中考试前,伍女士就被女儿奚落了一番:妈妈看上去老,我们班好多同学的妈妈都很年轻漂亮,我不想让你去开家长会……应女儿争面子的要求,平时不太注意个人形象的伍女士花去三千多元,买衣服、烫头发,盛装出席了孩子的家长会。  相似文献   

4.
一位母亲准备带她5岁的女儿去作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已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已收拾行李。  相似文献   

5.
冯海倩 《大学生》2013,(3):42-42
自从我在小学二年级的一堂烹饪课上学了如何煮牛肉粉丝起,母亲大人发现她的女儿饭庄乎不需要她教就对厨房里的各种物什的用法了如指掌。此时,父亲大人发现他的女儿似乎特别喜欢在厨房里倒腾来倒腾去,有时花整个一下午时间在厨房里才端出几颗红豆糯米糍。不久后母亲大人也开始觉察到女儿对她包的馄饨的大小、切菜的厚薄、摆盘的形状颇有微词。继而父母两人达成统一:让这姑娘从厨房里滚出去。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我在小学二年级的一堂烹饪课上学了如何煮牛肉粉丝起,母亲大人发现她的女儿似乎不需要她教就对厨房里的各种物什的用法了如指掌。此时,父亲大人发现他的女儿似乎特别喜欢在厨房里倒腾来倒腾去,有时花整个一下午时间在厨房里才端出几颗红豆糯米糍。不久后母亲大人也开始觉察到女儿对她包的馄饨的大小、切菜的厚薄、摆盘的形状颇有微词。继而父母两人达成统一:让这姑娘从厨房里滚  相似文献   

7.
失败的财富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娜夫人在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时,给女儿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位母亲准备带他5岁的女儿做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己收拾行李。到了野外之后,女儿发现不仅衣服带得太少,而且忘记  相似文献   

8.
有三个母亲,第一个母亲的女儿去国外留学,刚拿到绿卡;第二个母亲的女儿在机关工作,刚刚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第三个母亲的女儿下岗了,正艰难创业。三个母亲常聚在一起聊天,每当谈论起自己的女儿时,前两个母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每一句话都在炫耀着自己的女儿是多么有出息,自己的脸上是多么光彩。而此时,第三个母亲就会面带微笑,低头做着手里的针线,静静分享着她们的喜悦。第三个母亲的女儿常回家,听见她们的闲谈后,内心一阵酸楚。等那两个母亲走后,女儿轻轻伏在母亲背后,说:“妈,对不起,女儿不争气,不能让您像她们一样幸福。”母亲放下手里…  相似文献   

9.
母亲在笑     
双腿瘫痪的女儿总是躺在小床上,靠着一扇小窗子,愁眉苦脸地望着天空发呆。“吱……”门开了,面容憔悴的母亲坐在女儿床前,握着女儿的手说“:女儿,妈妈带你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春天来了,外面的花儿都开了,可漂亮了。”母亲总是向女儿提出一些对女儿十分有益的事情,但从来没有一次成功过。这次,她的眼中依然带着一丝希望、一丝祈求。“不!已经是个废物了,还管我干什么?”果然,女儿依旧冲着母亲大吼。妈妈再一次哀求道“:让妈妈带你去吧。“”你烦不烦?”女儿一口回绝。妈妈丝毫没有生气,只是默默地走开了。第二天早晨,母亲走进了女儿房间,为女儿洗脸,一边洗一边试探地说“:女儿啊!公园里的花开了,红的黄的,真美……“”别说了,我不会去的!”女儿没等母亲说完便断然拒绝。母亲没说什么,把水端了出去,接着又端来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和几个面包喂女儿。“妈,我想吃糖。”女儿平淡地说“。好!妈这就去给你买!”母亲像听到圣旨一般,飞快地冲出了房间。女儿口渴了,便撑起拐杖来到厨房。猛地一愣,她看见厨房的饭桌上放着几块又干又硬的饼干。难道妈妈最近都只吃这些吗?女儿心想,眼睛也不觉落下了眼泪,滴在了饼干上。女儿又回到了床上。母亲回来了,手里提着一袋糖,那刻...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02年11期杂志上刊登了《一位离异母亲的信》,文中那位坚强的母亲对女儿的深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母亲的爱心终于让女儿说——  相似文献   

11.
女儿是长在母亲心头的一枝花。母亲用血肉之躯来孕育她,用生命之泉来浇灌她。为了这棵女儿花,母亲会疲惫,会憔悴,但是当女儿一天天地长大,母亲会变得越来越温暖,越来越踏实,收藏女儿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将是母亲一生最美好的回忆……记得女儿不到一周岁时,我们一家从集体宿舍搬到了自己的新家,这时女儿刚刚学会走路。当女儿明白以后我们要在这座漂亮的新房子里生活时,高兴得手舞足蹈,她在我不注意时,用碳棒在客厅的白墙上涂了许多圈圈。由于不会说话,女儿拽着我来到客厅,将她的“杰作”指给我看,满脸等待夸奖的表情。看到洁净的墙这么快就被破…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这样的母亲,女儿今年13岁,上初二,聪明漂亮。由于她与丈夫都是学文的,又都是教育工作者,所以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视。女儿5岁时,她就花9000多元为她买了一架钢琴,之后又让她上舞蹈班、外语班什么的。而女儿也比较乖,爱读书,文章写得也不错,小学一年级就有文章见诸报刊,至今已发表了  相似文献   

13.
多年以前,一位40岁的母亲带着失明的女儿沿街乞讨。母亲教女儿用手指感触花的嫩瓣和葳蕤的春草,帮女儿把大自然的色彩系扎在胡琴的顶端,一路唱去,唱到又一个冬天里的春节。她们躲在一间废弃的草房中看别人过年,有善良的人送来饺子,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谎言     
现在让我说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母亲,她有一个九岁的女儿,她们住在山脚下的一间破石屋内,生活清贫节俭。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在三年前的一次矿井爆炸中,不幸丧生。母亲独力在支撑整个家庭,她要照顾女儿的起居饮食,要辛勤地赚钱,好让女儿读书。  相似文献   

15.
算起来,这是我第三篇半写母亲的文章。第一篇是《谷雨》,写母亲到县城帮我带初生的女儿,我因此可以去参加一个活动。我到了车站,母亲意识到天气变冷,送衣物到车站给我。我因此获得了给女儿取名的灵感,叫谷雨,让谷子记住雨水的情谊,让我们每一个人记住母亲的恩德。  相似文献   

16.
有幸做了宝贝女儿王戈的母亲,一天也没有松懈过。不是不想,实是不敢——母亲这个“行当”不好混啊!倒不是奢望将来得到女儿的讴歌或礼赞,起码也得让她感到做我的女儿没投错胎。平心而论,做母亲我还是很“敬业”的,得到的回报也算丰厚。幼  相似文献   

17.
女人的话题很纯粹,除了丈夫外,更多的是孩子。同为母亲,许多日子以来,有太多的母亲与记者谈论自己的孩子,谈论对孩子的教育。有一位这样的母亲,女儿今年13岁,上初二,聪明漂亮。由于她与丈夫都是学文的,又都是教育工作者,所以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视。女儿5岁时,她就花9000多元为她买了一架钢琴,之后又让她上舞蹈班、外语班什么的。而女儿也比较乖,爱读书,文章写得也不错,小学一年级就有文章见诸报刊,至今已发表10来篇,小学四年级写过万把字的武打小说,初一时,一个晚上写完了7000字的言情小说。行家们反映,在某些话题上,女儿写得比母亲还好。女儿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读《红楼梦》,四年级就开始自己上图书馆借些诸如《茶花女》之类的世界名著读,之后是武打言情什么的,至今读的书少说也有200本。  相似文献   

18.
叶风玲1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从此她们没有了自己的家。母亲朱孔娥双手残疾靠打短工让女儿读完小学和初中。女儿读高中时,母亲住在老师的柴房里。吃别人扔下的剩饭,过着近乎乞丐的生活,并每天捡破烂换钱,供女儿考上了向往已久的湖北大学。女儿来到武汉,本来就没有家的母亲决定继续到武汉捡破烂供女儿念大学……学校对这对母女给予了特殊的关照,社会各界对这位伟大的母亲充满了敬意,她的事迹也很快传遍了武汉。为了更加全面和真实地了解这位母亲的苦难经历和对女儿的似海深情,笔者采访了叶风玲,听她用自己饱含真情的话语讲述母亲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母爱·感激     
第一次读《让我许个愿》的时候,那位虽苛刻却对女儿关怀备至的母亲让我不觉泪湿眼眶,我感动于这位母亲。…………  相似文献   

20.
瞬间长大     
母亲笑了,眼里开满了大朵大朵幸福的花,她抚着我的头说:“傻女儿,什么时候你已长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