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普遍存在这样的倾向:重视审题、立意、结构、写法、语占等的教学,轻视甚至忽视材料教学,对材料的重要性、获取方法视为分外事。忽视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只重视帮助学生在“怎么写”上下功夫,学生学到的写作知识、技巧再多也作用不大。巧妇再巧,无米也难为炊;厨师再巧,无鱼肉也炒不出菜。  相似文献   

2.
刘志坚 《现代语文》2007,(8):110-111
我们知道,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情感。学生学习写作必须具体两个基小前提条件:一是写作知识的积累,二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由积累到表达,由模仿到创作。我们的作文指导课就是要对学生学习写作进行临场指导,在写作内容方面要指导学生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在写作形式方面要指导学生解决好“怎么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生写作知识和运用写作知识的智力是怎样获得的,有什么规律?是靠作理论“规矩方圆”的传授,还是靠教师心营意造工夫的积淀?这些根本性问题长期以来尚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4.
作文原本是学生进行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的。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指导挖掘、收集题材十分重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对此也作了精辟的阐述。她认为,以往的做法,是强调“怎么写”,即着重于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怎么写”当然重要,  相似文献   

5.
施青濒 《现代教学》2005,(12):38-39
“小学专题作文训练”主要是指将对课内外相关的,有利于学生写作的作文教学资源有机地整合成一定的教学系列,使之成为贴近学生生活、适合需求、便于操作、学生喜闻乐见的“共享资源”。通过研究和实践,让教师自觉地运用新课程理念,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知识、生活感受来表达真情实感,淡化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的传授。  相似文献   

6.
从“怎么教”的视角探讨写作教学,是一种立足实际操作层面的可行之举。探讨“怎么教”,应该从写作知识“怎么教”和写作能力“怎么教”两个层面入手。在写作知识“怎么教”的层面,着力于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在以归纳为主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写作知识的得出过程中去,同时从阅读教学中借鉴写作的知识;在写作能力“怎么教”的层面,则应遵循写作能力分阶段形成与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发展的特点,落实课内得法、课外巩固、序列训练、整体提高的要求,建构起写作能力提高的综合训练场。  相似文献   

7.
郑华仙 《小学校长》2006,(6):18-18,9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的“导”在先,学生的“写”在后,这样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循着教师定下的框框写作,自己不动脑筋,教师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写,因而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甚至出现雷同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这是先“导”后“写”的作文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相似文献   

8.
每篇阅读课文,都有很多的写作知识,认真吸取这些“写作营养”,能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学习新课,通过解释课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词语教学,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指导分段、编写提纲,提高学生组织材料、布局谋篇和思维能力;通过指导回答问题、复述课  相似文献   

9.
第七册学生的作文要求已由“怎么说就怎么写”向“通过有意识地剪裁,词语的锤炼等方面宋增加文采”过渡,教学每篇课文也应注意写作知识的渗透。我在板节设计中注意写作知识的浸润,使学生读中学写,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0.
覃章俊 《江西教育》2001,(11):46-46
随着卡通片、卡通漫画、卡通书籍在少年儿童中流行,不少学生作文较深刻地烙上了“卡通”的痕迹。这种卡通文化既给学生作文增添了活力,也给作文教学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出现了随意想象,失去了真情实感,显得“假、大、空”,大多是空泛粗俗的语言和“啊、嗨、喂”等感叹语气。加之长期以来重写作知识的传授和理性分析,忽然形象再现,枯燥无味,扼杀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运用现代媒体指导作文,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学生很感兴趣。尤其是学生作文被选中制成录像带或动画片,更是兴奋异常,使学生充满一种很强的自豪感,不再觉…  相似文献   

11.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一直把学生定位在学习者的角色上,尽管我们也强调学生在写作中的创造性行为,但是我们始终义无反顾地坚持学习写作知识,掌握写作能力是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可是这样做并没给我们带来理想的效果,“假”、“大”、“空”随处可见,无病呻吟满篇皆是。甚至有少部分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有坚韧的品格,让自己的双亲“惨死”在自己的笔下。即便是能够对生活做真实记录。也是在用“冷静”得可怕的笔调作“纯客观”的叙说,如流水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究其原因,是传统作文教学理念有问题,语文教师信奉“作文是教出来的”,“作文是逼出来的”。所以,作文指导课花大力气、费尽心思教写作知识,重形式、轻内容,什么立意、选材,什么布局谋篇,什么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处处讲到,可学生一头雾水,终难落笔。总  相似文献   

13.
这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习作的选材贴近学生实际 《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本课从采集新闻到撰写新闻,所选择的素材都是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有了这些鲜活的材料,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知识之后,就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会对写作“有信心”。有人讲学生作难,难在何处?主要是“无米煮炊”,如果学生胸中有素材,手里有方法,作何难之有?  相似文献   

1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进行系境的训练。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活动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认识的。因此.教师可以在进一种文体训练之前系统地讲授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理论系统,用来指导写作。  相似文献   

15.
“做作文”强调学生的习作过程是一个现实的体验、思索、整理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习作过程有重要的作用。那么,为什么要“做作文”?怎么引导学生“做作文”呢?这都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小学阶段的结束,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旨在巩固学生习得的写作知识,提高学生掌握的写作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和习惯,为第四学段奠定基础。我们认为,习作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多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等问题。第三学段,尤其是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习作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得心应手”和“自能作文”,这是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本学段作文教学的目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习作安排,既有对前几册习作方法的巩固,又自觉地向第四学段过渡。教材安排的习作任务,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大作文,即每个…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坚持“因材拟点,因点施教,因教导练”的螺旋式推进方法,能把读和写紧密具体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首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拟定好写作知识的教学训练点,再根据所拟之“点”组织实施教学,让学生了解有关写作知识,然后指导学生运用课文教学中所授写写作知识进行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8.
教师做“下水”作是很有益处的。“下水”与站在岸边指挥大不一样,只有“下水”才能讲出作的体会和要领,才能带头写作。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知识,获得较多的写作经验,这样去指导学生写作就能有的放矢,抓住关键,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作文原本是学生进行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的.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指导挖掘、收集题材十分重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对此也作了精辟的阐述.她认为,以往的做法,是强调“怎么写”,即着重于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怎么写”当然重要,但从写作目的来看,“怎么写”是由“写什么”决定的,也只有在“写什么”的前提下考虑“怎么写”,才能真正懂得写作技巧的意义.这就告诉我们怎么去教学生作文,那就必然要从积累开始,首先要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怎样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呢?办法是引导学生去观察、去阅读、去思索,收集材料进而分析材料,以形成自己的思想才有话可说.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相似文献   

20.
探讨作文教学绕不开两个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属于课程内容问题,怎么教属于教学方法问题。要素作文教学实验重视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不断总结适合于学生运用的写作知识、方法,精选出小学作文最常用的五类写作知识,二十多种作文方法,以及五种写作技能,并形成序列,然后融入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解决了作文教学"教什么"这一最核心的问题,破解了困扰我国语文教育界多年来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