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对游客感知的开平碉楼旅游目的地形彖重要性和表现绩效进行调查,运用IPA定位模型将开平碉楼旅游目的地形象划分为四个发展目标各异的象限,识别出开平碉楼在提高旅游目的地形象管理的轻重缓急项。针对开平碉楼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研究成果可为开平碉楼旅游目的地形象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开平碉楼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对其开发与保护的研究需进一步加强。今后应着重提升开平碉楼的文化品味,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做好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在对开平碉楼进行开发、保护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其周边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开平碉楼既是文物,也是特殊的财产权,具有符号、信息和权利三种物质形态。由于资金短缺和法律滞后等原因,开平碉楼正面临损毁倒塌、私自开发、原真性破坏等危险。建议加强对开平碉楼的整体保护,完善公益信托制度,拓宽筹资渠道,构建公、私法层面立体化的管理架构。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 本节课介绍广东开平碉楼的建筑艺术.让学生了解碉楼的建筑形式、建筑技术以及奇特的建筑之美。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碉楼丰富多彩的类型、聚居方式、防卫系统以及历史成因等等.让学生了解奇特的开平碉楼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5.
开平碉楼是岭南侨乡的一种建筑形态,大多分布在珠三角西部江门地区。开平碉楼吸收了西方国家众多风格建筑的样式,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使中西建筑艺术熔汇于一炉。因此,在侨乡文化背景下的开平碉楼极具特色,所呈现出来的建筑艺术征候也非常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
开平碉楼是广东省开平一带特有的乡土建筑群,它起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鼎盛于20世纪初叶,现存1833座。这些碉楼集居住与防卫功能于一体,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域,是一道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目前,它已被列入中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开平碉楼 风景这边独好@黄庆军  相似文献   

7.
肖立 《新读写》2009,(5):59-59
许多游记散文都很注意挖掘所写景点的历史故事,这是有道理的。 这次发表的几篇游记,就很有历史感。比如《开平碉楼》,几乎很少直接描写开平碉楼,通篇都在介绍开平碉楼形成的起因和过程。又如《神道》,看似描写明孝陵的风景,实质在介绍跟明孝陵有关的历史故事,朱元璋残杀开国功臣、孙权古墓的存留等,都成为本篇游记的可看亮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五邑侨乡开平泥鸡多元价值的挖掘,创新开平泥鸡在新时期的产品视觉形象与礼品包装设计。运用多元价值论对开平泥鸡进行价值挖掘,为开平泥鸡在新时期的传承发展提供基础;运用设计几何学方法创新“亲子化”开平泥鸡系列产品的造型视觉形象,运用集群式创新理论将开平碉楼文化与开平泥鸡文化相结合完成包装设计实践,验证了设计几何学法及集群式创新理论是实现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试析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世界遗产的基本属性和内在价值,是对世界遗产实施科学保护的前提,然而,目前世界遗产研究领域对此讨论较少。通过对开平碉楼与村落建筑、环境、记录之考察与分析,可以论证世界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对世界遗产包括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科学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开平碉楼     
张颖飞 《新读写》2009,(5):58-59
照片上如城堡一般的建筑,当地人就叫它碉楼。 想去开平看碉楼,一来冬天的上海阴冷难受,而南国处处温暖如春;二来呢,也被碉楼背后的历史所打动。  相似文献   

11.
凤岗碉楼与开平碉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莞市凤岗镇现存碉楼(当地人习称“炮楼”,专家建议改称“排屋楼”)120座。凤岗碉楼与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在历史、数量、形制、风格等诸多方面各有异同,具有鲜明的客家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特色。独具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凤岗碉楼成为“客侨文化”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2.
开平华侨与碉楼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碉楼分布广东省开平市广大城乡,其数量之众多、建筑之壮观、风格之特别,在广东乃全国均属罕见。它是中国华侨文化的集中表现部分,极具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开平华侨对碉楼的建筑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开平得名于明初设置的开平中屯卫,其初设于口外沙洲地区,后迁徙至现唐山市开平地区。但具体设立时间有永乐元年、永乐三年以及笼统的永乐年间等不同说法。文章运用古今方志等史料,分析出开平中屯卫设立于今开平地区的具体时间,并对其迁徙路线作新的研究考证,并阐述了明代两次移民对该地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开平矿务局的创办和发展,是唐山城市文明的起源,使唐山具备了城市兴起的必要条件,为近代唐山城市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开平矿务局的创办和发展,对近代唐山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没有开平矿务局的创办和发展,也就没有唐山这个在中国近代铁路史和工业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的工矿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集团几十个人,为挽回开平煤矿之主权及利权,群策群力,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创办了滦州煤矿,力求以滦州矿兼并开平矿,最后终于使滦州矿与开平矿合办为开滦煤矿,大力发展中国近代煤炭事业及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光辉成就,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开平煤矿与唐山城市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是近代随着开平煤矿的创建而逐步成长起来的一个新兴城市,又是冀东的一个由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典型.唐山城市变迁的推力是民族工业的兴起,而开平煤矿则是唐山崛起的基础产业.唐山的发展历程可为我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