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那天早读课上,我像往常一样带领学生们预习课文。学生们都很投入,身子坐得正正的,手里捧着书本,大声地读着课文,柔和的阳光中,琅琅书声回荡在教室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突然,我发现杨杨低着头,似乎在画着什么。我若无其事地踱步过去,发现他画的是格子,纵横交错的格子上,还用红笔和黑笔在交叉处点了小点,密密麻麻的。我伸出食指,轻轻地在他的课桌上点了三下,这是属于我和他的密码,意思是"敲三下,提醒你"。他"哦"了一声,马上打开了语文书。可是,不到3分钟,他又开始在那画格子……  相似文献   

2.
办学行为规范了,学生负担要减轻,怎样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保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做到“减时不减效,减负不减质”,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教育改革飞速发展,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从三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即: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4.
语文老师不好当,浅显的文章已经够明白了,讲得不得要领,不但没有给学生什么知识,还会惹得学生心烦,效果可想而知.教者昏昏然照本宣科,听者蔫蔫然心有旁骛,两厢互不融和,徒有教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注重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学生要主宰课堂,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合作。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笔者的做法是: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研读课文,鞭辟入里,读书得间,提出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研讨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下面试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谈谈具体的操作办法。在导入新课、扫除文字障碍、朗读课文等常规步骤之后,我把全班40名学生平均分成甲、乙、丙、丁4组,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课文。要求每组提2~3个有价值的问题,例如:甲组: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  相似文献   

6.
王新岭 《河南教育》2006,(5S):49-49
教师正像一头跋涉在沙漠中的骆驼,即使把驼峰里的那点儿营养耗尽,也不一定能走到事业旅途的尽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林湘 《广西教育》2011,(7):40-42
进入新课改10年了,作为教研员的我,听课的节数不少于千节,内心一直追求不像"上课"的课堂、有学生的课堂,非常想看到一个真实的、属于学生的课堂,未果。这种愿望在部分公开课上得到过小小的满足,局部能看到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但那毕竟是一种课堂"秀",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积极参与是一种奢侈品,期待学生充满自信地学习更是一种理想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所从事的,是塑造人的工作。处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人,又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初中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沉重的学习与升学压力,压抑失望、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因素集于一身时,  相似文献   

9.
学生啊学生     
校园里一片宁静,学生们都在上课,可我却心潮起伏。一些感受,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我这个在教育的园地默默地耕耘了三十年的普通园丁,工作的对象是学生,给我安慰的是学生,使我费神的是学生,令我牵肠挂肚的也是学生。 有人说,现在的学生无情、难教。我并不认为这样,尽管他们不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但在他们的思想中,总还有闪光的一面。去年秋交会期间,我班到花园酒店实习,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好,努力工作,热情服务,得到宾客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生是全体教师的責任,但是,在学校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教育学生的工作,主要还是依靠班主任,学校也是挑选最有經驗的教师来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在一个班中,是学生的教育者,又是教导工作的組织者;全班学生的知識質量的高低和品德行为的优劣,很大程度决定于班主任工作的好环。因此,班主任工作是光荣的,責任是重大的,我們作为人民教师,应該积極地把它担当起来。几年来,我們广大的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做了不少工作,如在提高学生学業成績,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紀律教育、劳动教育,組織学生課外活动,以及进行家長工作等等方面,都取得了許多优良的成績和成功的經驗。但是,在中小学教师中,还有人不願意担任班主任工作,他們認为班主任的責任重,学生們要是出点岔子,首先要班主任来担当不是。而学生們經常發生的事,很多是瑣瑣碎碎的,班主任成天忙于解决这些瑣碎事情,既費时、又費勁,工作还很难见到成績;班主任工作不如教学工作單純。这种看法,当然是不正确的。本刊为了更多的帮助班主任同志們,特用一些篇幅,来交流班主任工作的經驗。这期先發表江西都昌初級中学錢模簡同志和河北隆堯县堯城鎮常逢益同志在工作中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和以身作則的体会,与山东青島二中赫方潔同志針对学生不同特点进行教育的經驗。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和以身作則是班主任們都知道的进行教育的基本原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非所有的班主任和教师都做到了的。我們常常見到,有的班主任指責学生“桀驚不馴”,埋怨学生不尊重教师、与教师有对抗情緒。而有的学生还怕班主任和老师,見到老师就躲躲藏藏,一听到班主任找他談話,心里立即就沉重得像压上了一塊石头。这些现象都说明我們某些教师与学生之間,还沒有建立起真正的感情,沒有真正的师生之爱。捷尔仁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話:“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值得还沒有热爱学生的班主任教师們深思。每个有經驗的班主任都知道,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教育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在于講许多大道理,往往在于教师是否以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教师的态度、語言和情緒等等,吋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学生总是把教师作为自已模仿的榜样,有时教师上課精神委靡,那末学生学习也就不大起勁。我們常說:学生是教师的鏡子。学句话虽不全面,但确乎有它一定的道理。錢模简和常逢益两位同志,在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和做学生的榜样等方面的体会和經驗都比較好,希望同志們参考。思想教育是一項十分细致的工作,必须針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思想狀况和性格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但是有一些班主任教师,在工作中只是滿足于通过班会和各种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一般的”教育,或是千篇一律向学生讲一些泛泛的大道理,很少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作一些具体工作。学生的思想每日每时都在变化,可是教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育方法,结果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学生的思想問題。青島二中的赫芳潔同志就不是这样。他热爱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狀况和性格特点,針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他的經驗可以供同志們参考。  相似文献   

11.
老师正像一头跋涉在沙漠中的骆驼,即使把驼峰里的那点儿营养耗尽,也不一定能走到事业旅途的尽头。  相似文献   

12.
阮旖 《上海教育》2008,(23):54-54
与初中教学相比,高中教学有着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教材的变化,高中所学的知识内容有两个飞跃,即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二是教法的变化,高中课堂容量大,综合性强,进度快,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强调启发引导。三是学法的变化,高中的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思路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3.
许克红 《教师》2011,(12):109-109
班主任所从事的,是塑造人的工作。处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人,又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初中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沉重的学习与升学压力,压抑失望、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因素集于一身时,如若引导不慎,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将有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良好的心理,营造出张弛有度的班级文化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本人根据自己近十年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不断摸索,找到了一条切合工作实际的路子:走近学生,观察学生,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14.
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是相似的。初一阶段学生求知欲旺盛,心理较单纯,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行为上善于模仿,较少批判意识。给学生讲同龄人的故事,让他们从故事中对照自己,如同照镜子一般,能产生有效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人格是学生在做人处世方面的稳定的品质和突出的特点,它是学生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班级结构、班级中的人际关系、班级中的学生氛围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培养创造力作为教学宗旨的杰出教育家。他提出的六大解放,概括地指出创新的前提是要解放人。六大解放对于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富有积极的启迪意义。笔者根据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课堂坚持解放学生、焕发学生创造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理念有利于促进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小余,父母都外出打工,平时只有自己一个人跟着爷爷。由于爷爷疼爱孙子,他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喜欢玩网络游戏,睡得很晚,早晨无法按时起床,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作业不交,要么就是催交上来,也是应  相似文献   

18.
董彩霞 《教书育人》2012,(25):13-14
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上是平等的,以平等、真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恪守的师德信条之一。对学生讽刺、挖苦、辱骂、体罚意味着对学生教育过程的结束。松软适度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事事、处处尊重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站在学生中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就为学生架起了通往成功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学生考学生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如今对于成人学员来说,老师祭起的“法宝”是否灵验了呢?是起了推动学习的作用,还是被应付了事呢?作为老师还有没有鼓励学员学习的新招数呢?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许多教育界的同行议论起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时,都会发出同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思想太复杂了,公德水平太低了,学习积极性不如从前了。总之,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班主任太难当了。笔者通过学习教育理论,结合自己二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仔细一分析,却深深地体会到:只要真正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注意用适当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