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毅 《新闻前哨》2007,(11):43-44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传媒界逐渐形成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分天下的局面。媒介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报纸应对挑战的策略之一,便是扩版。近年来,各家报纸纷纷扩版,从中央到地方,报纸由8版扩至16版、32版乃至更多,一份报纸就像一本厚厚的"杂志","厚报时代"来临了。"厚报"的出现,既是媒介市场竞  相似文献   

2.
帅志强  燕燕 《青年记者》2006,(16):19-20
近年,手机报纸“忽如一夜春风来”,许多报业集团都推出手机版报纸,手机报已逐渐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手机报能否被受众和市场所选择?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的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对处于探索中的手机报纸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手机报与信息选择的“或然率”手机报就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  相似文献   

3.
张春彩 《新闻知识》2012,(12):111-112
媒介融合是当前大众媒介发展的唯一趋势,很多大众媒体还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媒体的概念,这些都是为了应对新技术变革与受众广泛参与传播活动的发展现状。报纸是最早出现的大众媒介,诉诸文字传播与理性阅读的报纸在一百多年来不断进行变革,面对媒介融合的态势,报纸率先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但是媒介融合不同于以往的媒介变革,在保持报纸文字理性的基础上,需要在报纸版面设计上开始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是版面形象的革新,更需要在设计思想上契合媒介融合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论数字时代编辑出版专业的实践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数字化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变革 数字化时代使得媒介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出现所谓"媒介融合"的趋势.手机报纸、网络杂志、网络电视、电子书籍、数码摄影等数字出版媒介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5.
手机等随身移动设备的出现,为报纸提供了一个全时陪伴读者的媒介渠道。甘尼特集团移动战略和运营部主任MattJones说:"手机并不局限于提供铃声下载和短信服务。它还是报纸向  相似文献   

6.
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当天发生的新闻,它是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来说,  相似文献   

7.
手机报是最新的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在2004年7月18日正式开通,手机用户实现了在每天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8.
3G手机的出现,既给纸媒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报纸提供了一个全时陪伴读者的媒介渠道.面对即将到来的3G时代,无论是纸媒还是其他媒体都必将使出浑身解术,利用手机这一平台"跑马圈地","黏"住用户.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需要及时调整自己,与手机媒体互相取长补短,为受众制作高品质内容,并通过合适的渠道,以合适的载体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9.
报纸是城市化的产物,媒介经济是典型的规模经济。受地域媒介生态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纸媒产品消费群体分众化阻碍了媒介影响力的聚合性,低聚合性导致影响力本身能转化为消费符号的比率降低。媒介管理和经营的差异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媒介发展的差异性。进入市场的媒介影响力通过市场的激活得到增量,实现公益性媒介影响力的提升将依赖于媒介的管理机制调整。2011年,国家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少数民族地区报纸的公益性或部分公益性生态的价值定位于社会建构上。  相似文献   

10.
手机,近年来被业内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①而手机报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体,通过手机这一媒介进行传播,并是将报纸与网络集于一身的信息传播平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手机报是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龙晓光 《新闻窗》2007,(5):68-68
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它的实质就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手机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网络技术的成熟,使得现代人须臾不离的手机成为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的电子阅读显示器,并可能逐步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用手机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欣赏音乐、上网冲浪……手机不再仅作为通讯工具,更承担了传播信息和文化娱乐的功能.当技术不再成为瓶颈的时候,手机媒体为传统媒介尤其是报纸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平面媒介创建了手机报纸,手机报作为报纸的另一种形式,越来越多地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手机电视产业是广播影视业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无线移动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同时具备了电视的直观性、广播的便携性、报纸的滞留性和网络的互动性,其产业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由于是多种技术和多种媒介的融合物,手机电视具有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技术相关性强的产业特征。这些产业特征使手机电视从一出生便宿命般地产生了技术整合和产业整合的渴望。  相似文献   

14.
2005,手机与他媒体谁是待嫁的新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兰 《传媒》2005,(12):17-18
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尽管曾经有人质疑过"第五媒体"的说法,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手机的媒体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的这些功能将得到更加完美的演绎.伴随着全国第一家手机报的推出,打开了手机进入媒体行列的大门,之后,手机小说、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动漫、手机广播等接连不断地出现,手机在不断地寻求和他媒介的结合.它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口袋,吸纳了传统媒介的众多精华,并正在凭借自身的先进技术优势整合出一个全新的媒介.本文通过对手机和他媒体的联姻所产生的不同的媒介形式进行分析,试图为读者打开通往手机媒体之门.  相似文献   

15.
刘婷  刘路 《新闻知识》2006,(12):61-62
所谓“手机报纸”,就是无线通讯增值业务与传统平面媒体结合的产物。即将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以彩信等方式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使用户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的主要内容。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市推出了手机报纸。这自然与手机用户数量连年大幅度增加密切相关,为手机报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而手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手机功能的拓展出新,促进了手机报纸的勃兴。一些实力雄厚且极具战略眼光的强势媒体无不将眼光投注于这块承载着报媒人可持续发展厚望的投资热土。陕西的《华商报》在2006年捷足先登率…  相似文献   

16.
吴美娜  项国雄 《新闻界》2005,(5):48-49,47
媒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人的行为方式还表现在对人的思想、文化的影响,新传播技术的威力不但会重塑媒介产业,同时也会影响到依赖媒介生存的世界.本文中大众媒介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大众媒介;新媒介则是指手机、摄录机、电脑等新兴媒介以及以互联网、万维网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媒介.新媒介的出现使得传播形式得以改变,人们运用媒介和媒介内容的方式也会随之变化,媒介不再威力无比,受众不再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媒介市场的发育成熟和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报纸已走进多版化、彩色化的时代.报摊上的争奇斗艳和版面上的五彩纷呈,掩映着各类报纸营销大战的浓浓硝烟.自上个世纪90年代勃兴的"版面革新"浪潮更是卷起了国内各家报纸版面设计理念的革新,在竞争中考察我国报纸版面设计的理念变革和业务不断创新,以思考其未来发展走势,对于我国报业的持续性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第五媒介俗称手机媒介,与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介以及互联网相比,其强势的形象正日益显露出清晰的轮廓。手机的媒介特征始自人们的日常通话和短信发送,时至今日仍然是其基本的媒介特征,为一种点到点的信息互换,短信群发使信息互换可以由点到面,由面到点的信息互换起初是手机不具备的,这是一种由搜索引擎创造的传播方式,影响十分巨大,为追求分众效果的广告所倚重。目前已经被植入手机,是当下市场上的手机设备制造商、系统开发者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出现,有人大胆预言:传统媒介——报纸将被取代甚至消亡。如今,更多的新的传播媒介出现,如博客、手机、MSN、QQ,可报纸却依然很精彩。  相似文献   

20.
董毅 《军事记者》2008,(1):52-53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传媒界逐渐形成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分天下的局面。媒介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报纸应对挑战的策略之一,便是扩版。近年来,各家报纸纷纷扩版。从中央到地方,报纸由8版扩至16版、32版乃至更多,一份报纸就像一本厚厚的“杂志”,“厚报时代”来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