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焕平 《寻根》2008,(4):120-121
维扬梁氏堂号云露堂,来自“青云得露,皓首研经”或“青云得露,皓首登科”一语。据宋·陈正敏《遁斋闲览》记载:梁颢,宋雍熙二年试,进士第一人,时年82岁。谢启云:“自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  相似文献   

2.
“无情对”又名“羊角对”,它的特点是要求字面对仗工整,上下联对的意境、内容隔得越远越好,一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而且一般采用借对法。 一、“无情对”的起源 一般人认为“无情对”是清代张之洞所创。据说,张之洞一日在陶然亭会饮,  相似文献   

3.
字写得不好     
邮局里有几个人在出售邮票的窗口前排队。一位手打石膏绷带的先生,走到靠近窗口的一位女士身边。“请问,您能为我这张明信片写个地址吗?”那位女士很热情,不但写了地址,还为他写上几句简单明了的话,最后代他签署了名字。“好了,”女士说,“您还有什么要我做的吗?”“是的,”那位先生回答说,“您最后再附上一句‘请原谅,字写得不好’就行了。”字写得不好@正华  相似文献   

4.
密宗和禅宗是佛教中的两大宗派,两派对语言功用论述各有其独特之处,密宗宣扬“不离文字”,“自致成佛”;禅宗则声称“不立文字”,“见性成佛”。本文拟就密、禅。宗的语言观略作探讨。一、得性忘言,自致成佛密宗的“三密法门”为身密、语密和意密《发菩提心论》说:...  相似文献   

5.
易中天 《东方文化》2001,(5):119-121
今年第二期的《东方化》上,有尤小立先生的一篇章,谈到所谓“说得多,做得少”,恰恰正是知识分子在实际生活中基本生存状态的一个重要表征,是应当区分的。从理论上讲,这也没什么大错。如果把人类的工作简单地分成“说”  相似文献   

6.
“左转脸”与音乐天才沈洪我们谁都会知道自己是不是“左撇子”,但几乎无人知道自己是不是“左转脸”。美国的专家研究表明:人们不是“左转脸”就是“右转脸”。“右转脸”较之“左转脸”者要普遍得多,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左转脸”竟与音乐天才有关:贝多芬是“左转脸...  相似文献   

7.
闽粤赣边客家人聚居地,有崇山峻岭、千岩万壑。如赣南,南横五岭,东靠武夷,西倚罗霄;如闽西,有武夷、玳瑁、彩眉、博平岭山脉以及诸多南岭余脉;如粤东,有项山、阴那、凤凰、释迦诸山脉。闽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赣南是“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是道亭。”山间多路,但“对山喊得应、走路是半天”。峰回路转处,又有“百肩坡”、“千肩坡”、“千蹬石”、“万蹬石”等关山重重阻隔,  相似文献   

8.
杨学勇 《寻根》2005,(4):19-22
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百家姓”中的诸姓,如赵、钱、孙、李等姓,实质上按姓的本意来说只能叫作“氏”,而不能称为“姓”。姓的成因只有一种,即“女生为姓”(郑樵《通志》)。真正意义上的姓(古姓)是不多的,见于《春秋》的有22个,顾炎武说:“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  相似文献   

9.
《周易》之「易」探幽董希平一对于“易”的理解,西方人要简单得多。1950年由卫氏德译本转译为英文的《周易》,号称英语国家的“标准译本”,在西方有着极大的权威性。其书名译为“TheICheng;orBookofChanges”,“易”即是“变”,这是西...  相似文献   

10.
失忆的母亲     
妈妈凶巴巴地瞪着我,“这事没什么好笑的。”她说道,声音干得像一块裂了缝的木头。我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想哄她,让她别那么固执,可她翻来覆去就是那一句话:“扶我上床去!”护士早就说过很多次了,一天有几小时要坐起来,才不会得褥疮或什么更厉害的病。  相似文献   

11.
张明亮 《东方文化》2002,(1):26-27,52
我经常告诫自己:《管锥编》、《谈艺录》很不容易读懂,不认真研读,我们只能开口就错;不深人理解,我们就会一说即俗。把钱钟书说俗说错者,夥也!老实说,对于“钱学”(钱钟书研究)文章,除少数几位可信赖的学者,我仅仅是泛观浅览——一般掺合“钱学”的轻心之诋,漫与之评,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自欺欺人之谈,不屑与之辩校。  相似文献   

12.
“民以食为天”,没有哪个国家的民众可以不食而生。但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的不同,饭局也从而被演绎得五花八门、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3.
素静  塑人 《世界文化》2001,(5):26-27
人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曾以一曲《我心依旧》红遍世界的巨星席琳·迪翁宣布告别歌坛,一心一意当起了全职妈妈。突然从多年来那种每秒都安排得满满的日程表中摆脱出来,她已发现了生活中全新的一面。“从没想像过在这么短的时间,我就成功地减了压。”迪翁最近接受《巴黎竞赛》杂志采访时说,“淡出的第一个月,我像是变了一个人。我努力消除自己的压力,忘掉自己的声音———那过去半辈子我赖以生存的声音。”“以前我特别憎恨清晨,总爱睡懒觉。”她主动爆光道,“可现在却起得很早,看看花、听听小鸟唱歌,我还整晚整晚地看电视,那都…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奔腾,灵魂的溶化。”这是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的题词;俞伟超馆长还打破了不收在世画家作品的传统,将《野藤》收为馆藏珍品。“得其衰中,超以象外。”这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评语。香港佳全得国际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黄君是的评语:韵味克穷。德国路德维希国际艺术论坛主任沃·贝克(W·BECKER)教授收藏了画家一幅作品之后写下了长长的一段评语,称画家为“中国海岸的梵高”。法国卡蒂亚艺术基金会总裁、卡蒂亚艺术博物馆馆长埃·桑德斯(A·CHANDES)称这位“本世纪末绘画艺术的挚着追求者”为“中国艺术…  相似文献   

15.
平凡 《华夏文化》2005,(4):43-44
中国的茶及茶文化,从一产生就浸淫着道教思想,与“道”结下不解之缘。“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道教敬奉的三皇之一,农业之神)”。“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神农为帮人民治病去痛,亲尝草木而多次中毒,终于寻茶得以解毒,并取名为“茶”,即今之茶。  相似文献   

16.
百年瑞蚨祥     
在北京大栅栏商业街上,一座西式巴洛克风格的商店,每日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吸引得八方来客,一派繁忙。这就是名贯天下、驰名海外的中华老字号“瑞蚨祥”绸布店。  相似文献   

17.
巫瑞书 《寻根》2003,(2):48-51
陶潜《桃花源记》中化用的“秦人古洞”传说故事里面,蕴藏着内容更古老、文化层次更深的一种神话传说,即与盘瓠神话相关联的“千家峒”传说故事。先后载于《风俗通义》、《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及《搜神记》的盘瓠神话,叙述了“蛮夷”祖先盘瓠立功受赐及其后裔繁衍的故事,是独具特色的“蛮夷”祖先神话。结合本题,值得注意的有三点:其一,盘瓠得高辛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盘瓠选择高山绝岭、荒无人烟的旷野之地栖息、繁殖,以致其后裔“好入山壑,不乐平旷”。这些均开后世“千家峒”(或“桃花源…  相似文献   

18.
今天,中国的读者一看到“莎士比亚”这四个字,就知道他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但当提到下列名字时,知道者就很少了。如“舌克斯毕”,“沙斯皮耳”,“筛斯比耳”,“莎基斯庇尔”,“索士比尔”,“夏克思芘尔”,“希哀苦皮阿”,“叶斯壁”,“沙克皮尔”和“狭斯丕尔”。这些名字都是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书籍中出现的Shakespeare的汉语译名。译名之所以多种多样,主要是由于译者对汉字的发音及翻译人名的技巧的掌握不同所致。至于“莎士比亚”这个译名是否译得得当,另当别论。从这个例子看。  相似文献   

19.
“客家”,在客家及广东方言中有“客户”之意,是具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一个地缘性群体。“筚路桃符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近代启蒙思想家、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寥寥数句,便将客家先民两晋至唐宋时期由于灾荒、战乱等原因,离开中原故土,迁徙闽、粤、赣,继而西南、华南直至海外的漂泊史,刻画得淋漓尽致。客家人在迁移中,  相似文献   

20.
金亿燮 《中国文化》2004,(21):95-103
一、民间字的定位。文字学的研究方法有综合(或称归纳)与比较,本文的基本方法是“比较”,其具体方法是不同层面汉字之间的对比。一般的语言学把“比较”和“对比”这两个详情吩得很清楚。“在语言学上,‘比较’往往仅旨那些在历史上同源的语言(即在发生学上同源的语言)之间的比较,而‘对比’则指在历史上不同源的语言的比较”。本文所用的“比较”或“对比”是从一般意义的广义上说的,没有进行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