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篮球运动是球员体力、身体素质、技战术和心理智慧的全面对抗,因此,防守和进攻同等重要.对进攻队员采用攻击性防守,对防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变被动性防守为主动性进攻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攻击性防守.论文主要探析了其意义、目的,以及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篮球比赛中的攻击性接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篮球攻击性接球技术是队员最重要的进攻组合技术,它不仅是投篮技术动作的基础,还是队员对抗能力的综合体现。笔者对攻击性接球技术的动作结构(接球时机、抢位与摆脱、接球动作和接球攻击)进行分析,并对其技术运用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篮球运动中,攻击性防守是篮球防守技术的关键,对篮球比赛的胜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攻击性防守作为当今篮球战术的主旋律,是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的项目之一。为促进攻击性防守的发展,应详细了解攻击性防守的特点与构成要素,加强攻击性防守技术的教学与训练,让学员能充分发挥攻击性防守的防御、攻击、破坏等作用,有效提高篮球防守意识与攻击性防守技能,进而促进现代篮球水平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篮球攻击性防守的特点与构成要素,并探讨了篮球攻击性防守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以提高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篮球核心后卫队员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运动中的核心队员是球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物,是场上战术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纵观世界强队,对照我国现状,核心队员无论在思想修养、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组织能力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都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篮球运动水平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适应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必须迅速提高我国核心队员的水平,这已成为我国篮球运动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课题。本文论述了现代核心队员的类型,目前我国篮球核心队员的现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核心队员的必备素质以及核心队员的培养,为在篮球运动实践中培养现代核心队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NBA代表着世界竞技篮球运动的顶峰,它独特的训练源自其教练员对篮球运动独特的理解,多年来的训练指导思想已经形成了NBA特有的篮球运动理念.通过对NBA比赛相关的研究文献、影响资料以及网络信息的研究,探讨出NBA篮球运动理念的核心内容,即:篮球运动是攻击性、对抗性、游戏性与娱乐性共存的现代竞技运动.  相似文献   

6.
现代篮球运动高度争夺愈演愈烈,为此,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当务之急应是加强对高个子队员尤其是特高队员的发现和培养.以1999年参加全国少年甲组比赛的28名特高队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对少年甲组男篮特高队员的身高状况、体重状况、伤病状况、训练年限及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而得出结论:现阶段我国从事篮球训练的特高队员人数少、参加训练的年龄晚、身体形态不够匀称、运动员过早地出现运动损伤;特高队员篮球专项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训练水平中存在着运用有球技术较差、快速灵活的移动能力及完成动作的规范性方面急需加强,无氧状态下的专项耐力素质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谈对篮球前锋队员的攻击性防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大防守,特别是功击性防守是当代篮球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球队取胜的重要保证.针对前锋队员的攻击性防守,提出了进行攻击性防守的一些要求,以及怎样对篮球前锋队员攻击性防守能力培养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少年阶段运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今后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发展,为了检查我国少年篮球运动训练水平,从1990年7月起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了多次的篮球比赛,比赛以"大纲" 为标准,对参赛的所有队员进行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运用情况进行测试与评价.本文拟就1990 年执行"大纲"以来,所测试的较有共性的几个问题,对我国少年篮球业余训练中的某些环节作分析,其目的是为今后的训练、竞赛和选材工作提供一点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篮球运动攻击性防守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从篮球运动攻击性防守的历史演进入手,根据篮球运动的内在规律与比赛的外在表现,对攻击性防守的特征表现、构成要素、哲学意义及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攻击性所产生的影响及探讨其影响的产生过程,提出了以羞涩为中介的理论模型,方便抽取我国不同行政区域9所高校的2 366名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大样本调研。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大学生的身体攻击性倾向高于女性大学生;大学生的攻击性得分主要呈1~2年级上升,2~3年级以后下降的趋势;体育活动对攻击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体育活动并非直接对攻击性产生影响,羞涩起到了的中介作用。结果揭示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羞涩和降低攻击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篮球进攻战术演进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世界篮球运动战术发展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提出阶段的划分,总结阶段的特点与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世界篮球强队在阵地进攻战术划分为三个阶段,固定配合进攻阶段、移动进攻配合阶段和机动配合进攻阶段.其特点表现不同,未来战术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进攻战术将由站立式进攻向移动式的方向发展;进攻机会将向多层次的选择和机动进攻方向发展;队员的位置职责功能扩大,场上位置概念趋向模糊;由局部发动的进攻向全方位进攻发展;由平面进攻向立体进攻方向发展;由单一的进攻向层次进攻方向发展;更加全面、快速、机动的进攻将代替传统的攻击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小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出现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分析,旨在减少和消除中小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攻击性行为,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和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攻击性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直接身体攻击行为、言语攻击行为和间接攻击行为,言语攻击行为的发生率较高;中小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中小学生在体育竞赛中产生攻击性行为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其中中小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个人防守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篮球运动发展特点之一,是防守技术更加积极、灵活和多变,提高防守的伸缩性和攻击性,成为制约对方获得胜利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着重从个人防守技术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运用,以及每一名防守队员必须掌握的原则和必要的动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篮球个人防守的攻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篮球运动的防守水平有很大提高,向着积极主动控制对方的攻击性方向发展。运动员个人防守时,控制范围扩大,对抗中的堵抢能力加强,防守的移动速度、应变能力以及判断与反应动作的迅速性、准确性和灵活性提高,队员的协防意识和协防能力增强,形成了以球为中心,防守点、线、面相互照应,抢断互补的防守网络。  相似文献   

15.
防守是篮球基本技术中的一项,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在篮球比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水平最高的NBA赛场就有着“表演看进攻,赢球靠防守”的话,可见防守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当今世界篮球运动员的年轻化、高大化,攻守能力迅速提高,争夺愈加激烈,对防守的要求也就愈高,而带有攻击性、破坏性的积极防守就是现代篮球运动防守的主要特征,我们的防守就应以此为基点,结合实践,进行训练。1教练员要有重视防守的训练指导思想教练员的性格、思想往往决定着一个球队的球场风格,教练员平常的言行举止及思维表达对队员的思想意识有着潜移默…  相似文献   

16.
从篮球核心后卫队员素质构成的要素着手,对篮球核心后卫队员的类型、必备素质、培养方式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大型比赛的电视转播和图片信息以及从事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的体验等,对矮个子队员在篮球比赛中的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以引起人们对矮个子队员的重视,为篮球运动的选材和训练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以代表当代世界竞技篮球最高水平的近3届世界男篮大赛前3名队为研究对象,对其战术特征进行分析,以求洞察世界竞技篮球战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代世界竞技篮球强队战术的总体特征是:强调整体协同作战;战术运用灵活机动.其进攻战术特征是:进攻速度加快,"跑轰"打法常用;快攻中凭能力优势攻击的次数增加;注重内外结合,多点进攻.防守战术特征是:人球兼顾,以球为中心,以人为重点;防守具有极强的攻击性、破坏性;战术阵形趋向综合多变.攻守转换的特征是:攻守力求动态平衡,攻守转换瞬时性与稳定性具备.  相似文献   

19.
1.前言目前国内依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对我国优秀男篮队员的智力进行研究的材料还很少见,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以篮球专业理论和心理学基础理论为依据,对我国优秀男篮队员智力的若干主要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定性定量地描述男篮队员智力的一般模式以及智力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篮球防守的观念和要求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为提高我国男女篮训练水平,加深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尤其是提高对防守观念的认识,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第14届世界篮球锦标赛和亚运会的篮球比赛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现代篮球防守观念表现为攻击性、破坏性、主动性、预见性、集体性、灵活性和顽强性;并提出现代篮球比赛防守的九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