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用初等方法研究Euler数、Bernoulli数、Genocchi数,揭示了高阶Euler数、Bernoulli数、Genocchi数之间内在联系,得到了包含高阶Euler数、Bernoulli数、Genocchi数的几个有趣的恒等式。  相似文献   

2.
数感是人们对数和数的关系的一种感悟,以及运用数字关系和数字模式进行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数感发展的总体规律是数感发展水平随着年级(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数感的构成要素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的关系、数的运算、数的估算、数的问题解决.小学生数感的培养过程要经历3个阶段:学习整数、小数、分数等数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通过代数式、方程等知识的学习,探索数与形及在实际问题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英语基数词的九种游戏教学法,即:听数成组、叫数换位、看手说数、听音说数、接龙说数、报数说hello、听数蹦跳、呼号应答和说唱学数。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Hom-quadri-代数和Hom-octo-代数,它们分别是由quadri-代数和octo-代数通过代数形变得出的。首先给出了Hom-associative-代数、Hom-pre-Lie-代数,Hom-dendriform代数和Loday代数的一些基本定义和性质,然后将quadri-代数、octo-代数的定义推广到了Hom-quadri-代数、Hom-octo-代数,最后研究并论证了Hom-quadri-代数和Hom-octo-代数与Hom-associative-代数、Hom-pre-Lie-代数、Hom-dendriform代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三角形数、四边形数……三棱锥数、四棱锥数……等几何图形数我们称为几何数。  相似文献   

6.
朱宇辉  陈薇 《江苏教育》2007,(14):54-57
一、知识地位与学情分析 当学生认识了千以内数,能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他们需要认识更大的数。这时,教材安排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认识整千数(包括整千数加、减整千数)、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包括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学会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实现认数知识的逐步积累,也为本册教材的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数感的思考 1.如何理解数感.数感是指对数的含义、计算技能、顺序大小、数的多种表达方法、模式、数运算及结果的准确感知和理解.通俗地说,数感是人们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它可以帮助人们运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数感的思考1.如何理解数感。数感是指对数的含义、计算技能、顺序大小、数的多种表达方法、模式、数运算及结果的准确感知和理解。通俗地说,数感是人们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它可以帮助人们运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相似文献   

9.
在数论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许多趣味数。其中环状数就是其中的一种超味数,但历来都不把它作为一类数进行研究。我试着把环状数象完全数、梅审数、费马数等一样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不状数的定义,并通过数的整除理论提示环状数与质数、循环小数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求环状数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数感"位居新课程中"六个核心概念"之首。"数感"是指对数的含义、数的计算技能、数的顺序大小、数的多种表达方法、数的模式、数的运算及结果的准确感知和理解等。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数感的重任,教师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一、创设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数感  相似文献   

11.
健琳、蓉华、爱英三人去郊外春游,她们三人都带三种食物:面包、香肠、汽水,每人带9份,其中没有一个人带的面包数、香肠数、汽水数是相同的.但是,她们三人的面包数、香肠数、汽水数之和是相同的,而且其中单项数最大的是健琳的香肠数,蓉  相似文献   

12.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显然,数感不只是一个观念,而是由学生本身积累的数的经验所发展出的一整套认知结构。因此数感的培养要在引导学生探索数的生成、思考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构建算法、解释结论、判断正确性的过程中进行。  相似文献   

13.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建立明确数的概念和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数感、课堂教学实践数感、质疑反思强化数感、善于估算运用数感。  相似文献   

14.
数感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良好的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这方面的素材,让学生经历启蒙数感、形成数感、发展数感、强化数感进而内化数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数感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良好的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这方面的素材,让学生经历启蒙数感、形成数感、发展数感、强化数感进而内化数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数感是建立明确数概念和有效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良好的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这方面的素材,让学生经历建立数感、掌握数感、发展数感、升华数感进而内化数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数手指     
星期天,玲玲做完作业,闲着无事便数起了手指。她从大拇指数到小手指,大拇指数1、食指数2、中指数3、无名指数4、小手指数5。接着反过  相似文献   

18.
钟胜兰 《广西教育》2007,(12A):43-43
数感是指对数的含义、计算技能、数的顺序大小、数的多种表达方法、模式、数运算及结果的准确感知和理解等。数感是现代社会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培养学生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如何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19.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一年级学生的数感需要以认数为依托,通过丰富的直观活动,在建立数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具体地说,是要重视数出数感,读出数感,用出数感。  相似文献   

20.
数感是指对数的含义、计算技能、数的顺序大小、数的多种表达方法、模式、数运算及结果的准确感知和理解等。数感是现代社会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培养学生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如何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