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十八则故事,九幅插图,薄薄一本小书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李向群的故事》记叙了抗洪英雄李向群二十个生命年头的人生足迹,记叙了只有二十个月军龄的李向群锻炼成材百炼成钢的故事,记叙了只有八天党龄的李向群在抗洪大堤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六十八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真实而平凡,反复叙说着一个朴实而永恒的真理:伟大出自平凡,英雄之光的喷薄来自平肘深厚的积累。诵读这些故事,我深深地为之感动,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息。我想起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总结自己一生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  相似文献   

2.
采访须求真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牢记在心并身体力行的。今年1月采访英雄战士李向群事迹的经历告诉我,要做到自己笔下新闻作品真实,绝非易事。采访时,李向群生前所在部队、部队驻地桂林市、李向群家乡海南省琼山市已经收集整理了李向群事迹的大量材料和资料,素材十分丰富。但一细读,总觉得发生在李向群身上的有些故事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有的细节经不起推敲。于是,我有意识地在采访中对准备采用的一些素材多做了一些调查核实工作。结果表明:小心无大错。以下略举几例。一、李向群是哪个部队的?李向群…  相似文献   

3.
典型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典型报道则总是被打上深深的鲜明的时代烙印。几年来,《战士报》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精心发掘并推出了一大批享誉军内外的时代先进典型,如“全国美好家庭”金奖获得贺胜良夫妇、“扶贫司令”彭楚政、“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模范士官”易新群、“见义勇为英雄女战士”邱玲等等。这些典型报道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战士报》在典  相似文献   

4.
王士彬 《军事记者》2007,(12):28-29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不同的历史时代孕育和造就着一批批代表时代潮流的英雄人物。从董存瑞、雷锋、焦裕禄到李向群、杨业功、华益慰、方永刚,中华大地上涌现了一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至3月,李向群先进事迹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传播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作为李向群所在军区的报纸,我们在这一宣传过程中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先走一步,抓出特色,既为李向群这一重大典型在军区范围内的宣传大造舆论和声势,也为全国各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下面是我们在这一典型报道中的体会。站在时代高度,认清李向群典型宣传的意义去年8月中旬,李向群在长江抗洪中牺牲后,本报就作了突出报道,8月28日发的消息《血肉筑长城,壮志励后人》是最早传播李向群事迹的报道。但由于当时对李向群典型的认…  相似文献   

6.
他,年仅36岁,但却向我们报道了如陆裕朴、韩素云、李国安、张金银、单杰、公举东、盛云龙、陈春林、柏耀平、李向群、方红霄等十几位英雄模范人物,他,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贾永。(一)“任何一个现有的民族和国家都有他自己的英雄谱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不断产生新的英雄谱系。”国家通讯社记者的职责,使贾永的典型人物报道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回答着时代的要求,反映着时代的精  相似文献   

7.
一只“大哥大”电话把病房和直播室连在了一起,在一场正义与邪恶的生死搏斗中,被罪犯从五楼摔下的英雄法警周忠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接受《走进直播室》节目主持人的采访。同一时刻,英雄的妻子则坐在直播室话筒前回答听众提出的问题。很多围在饭桌前午餐的听众情不自禁地放下手中的筷子、凝神谛听这档特别出“情”的报道,有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拨通了直播室的热线电话。当  相似文献   

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不该忘却的纪念》效果好最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纵横》节目中,连续播出了系列报道《不该忘却的纪念》,使听众重温了王杰、向秀丽、蔡永祥、刘英俊等烈士的英雄事迹,引起强烈的反响。几十年来,我们国家涌现过一批英雄,他们有着远大的共...  相似文献   

9.
收听率是由目标听众收听率加上连续收听率和游离听众收听率组成的。细心的业内人士在研读收听率报告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具有较高收听率的节目,它的连续收听率一定也比较高,存在一个较大的连续收听听众群,而收听率高的节目周围也会有几个次高收听率的节目存在,组成一个高收听率“群”。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频率有连续收听听众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1999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初八,亿万观众又从当晚中央电视台的频道上,看到’98抗洪中那感人的一幕:年仅20岁的某部战士李向群献身抗洪战场后,其父李德清穿着儿子的救生衣,加入抗洪大军的行列……次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等首都主要传媒,都在显著位置、时段播发了李向群的事迹。新华社播发的长篇通讯《20岁的人生跨越》,被109家报纸刊用。刊登李向群事迹的《桂林日报》被抢购一空,又加印3万份。自此,拉开了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广泛宣传李向群英雄事迹和成…  相似文献   

11.
林肯当选     
辩论中要取得胜利,就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聪明的辩论家总是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也总是善于了解听众的心理。把握听众的心理,与听众实现心灵的交流,说的话就一定能引起共鸣,就一定能战胜对方。 让我们来看看雄辩家,美国废奴运动中的英雄林肯总统竞选演说中的智慧吧!  相似文献   

12.
录音访问记是广播记者常用的一种文体。它通过语言的叙述和音响效果的运用,把内容客观地再现给听众,使听众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由于是访问记的形式,记者在文章中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他的活动是整篇文章发展的一条线索,听众的思维跟着这条线索接受新闻事实。记者所到之处提出的问题和得到的回答,逐次地在听众心里形成印象。总归一句话:必须让听众感觉到记者在其中活动,而听众接受到的新闻事实绝对是由记者的活动提洪的。 记者的活动,从心理角度讲,在录音访问记中是一个时空转换问题;从行为角度讲,在录音访问记中是一个…  相似文献   

13.
当今传媒的竞争,表现在各个方面,但其根本是争夺听众。有了广泛的听众,电波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如何争夺听众,我们作一些浅显的议论,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4.
《听众之声》节目是鄞州电台一档对农热线电话直播节目。每天早间7:30开始,长度半小时。听众在节目中发布转让和求购信息,或获取信息和某种帮助。热线在广播节目中开通,变间接传播为直接传播,听众从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听众与主持人的对话直接成为节目的内容。听众参与带有很大随意性和即兴性,节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主持人话筒前的表现与听众交流的现场发挥。  相似文献   

15.
<正>英雄是支撑民族的脊梁,而红色英雄作为近现代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重要付出者和贡献者,深刻地彰显着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新时代,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面前,红色基因如何更好地继续传承下去,红色英雄社会记忆的建构是重要的一环,如何树立新时代的红色英雄,如何建构适应新时代的红色英雄社会记忆成为我们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98年8月22日,上午9点整,在中波594千赫、调频106.5、89.1兆赫,江酉经济广播电台的频率中,传出一声声清晰而响亮的呼号:“江西经济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香港电台五台、荆州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朋友,这里是四台联合直播的“珠江香江情系长江’赈灾专题节目……”。四地的几千万听众通过空中电波收听了这期倾注着广播人一片爱心和情感的特别节目。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节目中,江西经济广播电台播出了凝聚着抗洪一线记者心血和汗水的五千多字生动详实的稿件,向广东人民和港澳同胞报道了江西军民奋起抗洪的英雄…  相似文献   

17.
空间舞台,独领风骚田连元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有人担心电视取代广播,而在屏幕上家喻户晓的著名评书演员却说──广播,是拥有亿万听众的空中舞台,而长篇广播评书便是这舞台上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她以长篇连续、题材多样、雅俗共赏、生动感人等特点倍受听众青睐。我从青...  相似文献   

18.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讲,节目魅力和主持人的魅力,就是整体节目和主持人的风格、气质、个性能够最大限度地靠近听众的审美情趣,使节目主持人具有深刻而久远的感染力、吸引力。主持人节目的魅力和主持人的魅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听众谈论起某位主持人,往往离不开他主持的节目,主持人的魅力和节目的魅力在听众或观众的心理上互相印证并共同拥有一个位置。离开节目的魅力,就等于是无源求水,无本逐木。  相似文献   

19.
全球范围争夺听众的竞争胡耀亭目前,在160多座国际广播电台中,正在展开一场全球范围争夺听众的竞争。但是各家电台究竟有多少听众仍然是个谜,都是大概的估计,计算标准并不一致。60年代,日本《广播文化》杂志刊登过一篇文章说:“电波越过国境播送的节目的听众是...  相似文献   

20.
张晓克 《新闻知识》2002,(10):54-54
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是否合格,最终要由听众来说话,因为听众是评委,听众是“上帝”。听众希望我们的节日丰富多彩,希望在广播中听到的主持人的声音不是千人一声,希望每位节目主持人有才华、有权威、有个性。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什么样的个性才是成功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