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蓬勃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人数逐年递增。然而伴随着高校志愿活动的不断深入,青年志愿者工作也出现了一些的问题,如缺乏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系列活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不足等。本文提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高校生志愿工作的定位不准,指导不力。只有以学生为本,加强组织培训与指导,通过志愿活动达到学生的自我发展的目的,才能真正建立起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高校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热情持久性不足,功利性目的较强几乎每一个从事志愿服务的大学生,都会承认热情是志愿者不可缺少的因索。现在大多数学生只是随着头脑的忽冷忽热来决定;是否有参加志愿者活动,只  相似文献   

3.
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微公益理念,与志愿者精神一脉相承,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契合,开拓了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新路径,为创新高校共青团志愿者工作提供了机遇。目前,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者工作存在参与志愿服务不广泛、行政干预影响行动效力、工作实效性和持续性较差等问题。高校共青团创新志愿者工作应从形成微公益工作理念、建设微公益平台、依靠志愿者组织进行项目运作、以微公益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等方面入手,将公益行为转变为普通人随手可做的"微行动"。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项与国际接轨的事业,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共青团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必须正视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杜晓华 《时代教育》2013,(9):14-15,19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证调查,发现青年志愿者高度认同志愿服务理念,但参与动机多元化,高校志愿服务还存在形式内容单一、志愿者组织管理不规范、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宣传渠道不畅通等问题。高校应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引领,完善高校志愿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健全保障和激励机制,促使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大学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制度化和长效化,青年志愿服务已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通过学生就业为导向,分析高职学院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对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并尝试提出构建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来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高校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热情持久性不足,功利性目的较强 几乎每一个从事志愿服务的大学生,都会承认热情是志愿者不可缺少的因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高校学生工作和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结合角度研究,结合高校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特点,就投身奥运志愿服务的意义、志愿者工作的价值与在学生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以探讨,以期在高校学生志愿者工作中升华学生管理理念,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协助北京奥运和谐、顺利举办。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青年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环境,青年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两个方面,简而言之,即青年志愿者及其青年志愿者组织的自身建设与外部发展环境.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长江大学为例,对学生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数据,了解高校志愿者活动现状,指出当前高校志愿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服务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但仍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如何更好地管理高校志愿者活动,同时在现有机制前提下,与各项高校工作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需要不断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运用知识供应链管理理论,分析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在志愿者的培训、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和活动成效三个方面的特征表现,提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立项应遵循互补性、双赢性、开放性、协同创新性的原则.根据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知识供应链管理模式形成以学习与竞争为驱动机制、以交流与共享为运行机制、以主流价值观为引导机制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总体模型,知识供应链管理的知识获取、共享、运用与创新贯穿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活动立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与志愿服务成效评估中,以此实现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化和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从实施到现在,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我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青年志愿活动也成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对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当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的主要构成体系,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作为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开拓自我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重要的途径.为加强高校志愿者的建设,应当要认识志愿者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才能够更好的推动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实践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从1993年底开始实施的。近8年来 ,超过八千万人次的青年志愿者把自己的真诚与热情化作实际行动 ,在支教扶贫、义务咨询、社区服务、环境保护以及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工作。去年暑期 ,在北京举行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 ,由4万多名“彩虹志愿者”组成了大运会“最美丽的一道风景”。随着“国际志愿者年”的确立及其一系列活动 ,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愈加深入人心 ,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们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作为一名首都高校共青团组织的…  相似文献   

16.
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一系列志愿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学生志愿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志愿服务发展不平衡、志愿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对志愿精神的关注度较低等。发展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应采取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网络,弘扬"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志愿者精神,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志愿服务道路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青年志愿者行动在高校的开展,是新时期为传统的学雷锋活动注入新的内涵.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既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又将自身的个人价值观与实现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成为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校园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国外"义工"文化的冲击下,志愿组织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式成立。随着雷锋精神和志愿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志愿服务领域便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规模不断扩大,志愿者人数不断增加。高校青年志愿者人数占我国总志愿者人数的一半以上。建设和完善志愿组织的方法之一便是设计适当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本文全面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新思想、新手段建设与完善新时代的志愿者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组织动员青年学生为社会服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是高校利用自身优势推进实践育人、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以外语服务为主、其他多种形式并存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并服务于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学校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行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与日俱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校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志愿者活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途径。我国志愿服务工作起步较晚,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文章就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指出新时期高校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