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贝多芬完成9部交响曲的创作之后,其他作曲家的交响创作出现了危机,勃拉姆斯在如此巨大的压迫感下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交响曲。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被后人喻为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历史上许多重要的音乐学者都认为勃拉姆斯创作的这部交响曲深受贝多芬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部交响曲进行结构和音乐的分析,试图寻找其中贝多芬的影子,并且探索勃拉姆斯是如何挣脱巨人的束缚,开创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音乐。  相似文献   

2.
"乐圣"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一位作曲家。他的音乐艺术融汇了一个时代的理想,象征着坚强的意志和勇气,也洋溢着自由大胆和激情超越的精神。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几乎每部都是经典,本文主要以他的第三、第五、第六、第九交响曲的创作精神为例,来阐释贝多芬是如何用音乐来很好的表现自己的思想精神?以及音乐是如何爆发出人类精神的火花?  相似文献   

3.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可以说是他的交响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贝多芬花了31年的时间去酝酿这部交响曲,作品中体现了他三个创作时期的不同风格。本文主要介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过程,并且简要分析了这部作品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余容 《学与玩》2023,(1):36-37
<正>贝多芬《第十交响曲》,顾名思义,就是贝多芬创作的第十部交响曲。与前九部交响曲一样,这部作品激扬澎湃,充满生命力。不过,它也与前九部不同:如果有一天入选了音乐教材,署名应该是贝多芬还是贝多芬+AI (人工智能)团队呢?看到这里,大家也许明白了,这是一部由AI续写的贝多芬作品。关键词一未竟之作众所周知,贝多芬的代表作有九大交响曲。其中,《第九交响曲》是他在1924年完成的,以永恒之作《欢乐颂》收尾,是贝多芬作品经典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5.
近日,我执教了一节综合欣赏课《欢乐颂》,受到听课教师一致好评.《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本课通过"视唱曲谱、演奏主题、演唱歌曲、欣赏演出片段"等几种形式,熟悉乐曲的主题音调,了解作曲家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来看,学生在上述诸方面都达到了预期效果.尤其是"抢答"一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课堂气氛空前高涨,而且学生抢答问题又快又准,更可贵的是,一同学竟然说出了课本没有提到的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学生之所以能有精彩表现,完全得益于几年来音乐欣赏学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6.
如果用"性别特点"来形容交响曲的风格,你会发现有一些偏于"女性化",例如舒曼的《第一交响曲(春天)》。如果再加以区别,"女性化交响曲"中还有"大女人"和"小女人"之分。此外,也有一些交响曲特别"Man",就像"猛汉"一般,例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李斯特的《交响曲(浮士德)》等。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E小调第五交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乃至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也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而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酝酿和创作与著名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处在同一时期,作曲体现了作曲家热情奔放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痛苦,被认为是作曲家最成功的钢琴奏鸣曲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贝多芬的交响曲,很多人或许跟我一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再熟悉不过的"命运主题"了。与《第五交响曲》(命运)相比,《第七交响曲》虽然没有广为人知的标题,但也是贝多芬最受欢迎的无标题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9.
《第九交响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创作交响曲中的最后一部,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布鲁克纳的身体状况已经开始恶化,而在这期间其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修订之前的交响曲,所以导致《第九交响曲》最终只完成了前三乐章和第四乐章的草稿。本文通过对这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乐队写作技术进行分析,力求从其精湛的技法中挖掘出其创作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10.
潘从明 《甘肃教育》2010,(13):35-35
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与作曲家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和音乐语言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想要全面、准确和深刻地理解一部音乐作品的内涵,就要对作曲家的个人背景,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同属欧洲维也纳古典派的两位代表人物莫扎特和贝多芬,因各自的经历、性格和成长过程不同,其作品风格亦截然不同。如《第四十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  相似文献   

11.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the Symphony Op.92 in A major)》,是于贝多芬创作盛期1812年在特普利策一地完成的,并于1813年上演.据说,这部作品最初上演之时,有人曾说这是一部酒徒的作品,是关于一个沉醉之人的作品.①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中,这部作品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板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相似文献   

12.
每当我聆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就要想起雄伟的富士山的黎明。那强烈的感受似乎令你浑身都为之震撼。正如那座富士雄峰,《第九交响曲》傲然耸立在古今众多的交响乐之林。罗曼·罗兰评述《第九交响曲》时写道:“《第九交响曲》是汇流点。从非常遥远的地方,而且是从完全不同的地方汇集来的许多奔流——一切时代的、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梦想和希望,都混杂在里边。而且,它和另外八部交响乐也不一样,也可以说它是从山顶俯瞰(kàn)过去的一切。由于《第八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之间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它的视野变得格外宽阔,所以才能俯瞰着他…  相似文献   

13.
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世界交响曲中登峰造极之作。文章力图从调性、曲式结构、主题旋律、创作背景等几个方面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赏析,使人从经典作品中汲取新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石莹 《考试周刊》2010,(46):25-26
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其中以《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最为著名。本文对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世界交响曲中登峰造极之作。文章力图从调性、曲式结构、主题旋律、创作背景等几个方面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赏析,使人从经典作品中汲取新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第九交响曲》创作之初,当权者希望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一首规模空前的,歌颂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合唱交响作品,但结果却与斯大林开了一场"玩笑",在当时整肃运动极其残酷的环境下,肖斯塔科维奇为什么这么做?肖斯塔科维奇擅长利用交响曲中的谐谑曲来表达全曲最深刻的内涵,《第九交响曲》到底要表达什么?本文对《第九交响曲》中第三乐章中谐谑曲进行剖析,较为深入的解开肖斯塔科维奇在《第九交响曲》中埋藏的感情。  相似文献   

17.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开始的4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乐曲体现了贝多芬一生与命运抗争的思想。笔者将欣赏《命运交响曲》一课制成课件进行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英雄交响曲》是标志贝多芬创作上完全成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 ,划时代的不朽名曲。这部交响曲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看都大大超出了维也纳古典交响曲的局限 ,它完全确立了贝多芬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时代特征。众所周知 ,这部交响曲的构思 ,完全是出于贝多芬作为一个共和主义者的意愿。当时 ,他真挚地崇拜拿破仑 ,把拿破仑看做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英雄 ,并拟定将这部交响曲题献给他。但是 ,就在这部交响曲刚刚脱稿之后贝多芬得知拿破仑于 180 4年 5月 18日接受了皇帝的称号。此时 ,贝多芬的心灵遭到了极大的伤害 ,他愤怒地撕掉了总谱题赠的那一…  相似文献   

19.
《第三"英雄"交响曲》作为贝多芬转型时期的重要作品,不但确立了他的个人音乐风格,且为交响曲这一体裁的革新做出了突出贡献.它写于欧洲动荡的政治革命时期,贝多芬将其题献给革命中的"英雄人物",使此曲具有了先锋政治意义,无论在艺术界还是文学界,亦或群众心中都产生了正面的社会效应,也使这首交响曲立于世纪之交,成为了承前启后的顶峰之作.  相似文献   

20.
贝多芬《第一交响曲》发表于他30岁那年,普遍认为这部交响曲与海顿、莫扎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宏观与中观的层面来论述贝多芬分的《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浅探这部交响曲中的戏剧性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