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当今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像雷锋、张海迪、孔繁森等这样的英雄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因而很难使学生在心目中树立时代的英雄形象,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开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必要呼唤英雄,并尽量让我们的孩子走近英雄。因为一个人德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生活中的榜样,取决于他心目中的英雄。当我们研究世界上伟大的人物时,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的成功轨迹中都有形无形地刻印着英雄影响的痕迹。   如果仅就人的生物性而言,人是很容易懈怠,很容易满足,很容易停滞的。而当一个人心中有了自己所崇拜的英…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作家,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他又看不到希望之所在,摆脱不掉自己内心的失落感和迷惘情绪,但他始终都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和追求。而他所塑造的桑提亚哥以及一系列的硬汉形象无一不印证着他的鲜明个性: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胜利在望时的勇敢者,而是明知前面是失败而依然挺起胸膛无畏地走向死亡的人,即西西弗斯式的英雄。  相似文献   

3.
刘英惠 《职业技术》2006,(21):29-29
在职场里,有人奉行不是英雄就是狗熊的原则,这样的人要求自己是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为什么有的人“英雄情结”非常突出?这种情结又对他们有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4.
豁达的胸襟     
一个人的事业,有高峰也有低谷。一般说来,一个人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正是他事业巅峰的时刻。但是“人无干日好,花无百日红”,再辉煌的英雄也有他的末路。英雄末路,自然免不了几分苍凉,几多落寞。能否平心静气地面对这一现实恰恰也是考验一个英雄是否真正能称得上英雄的地方。“夕阳无限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纪念一位古代的英雄,大家请雕刻家给这位英雄雕一个石像。 雕刻家答应下来,先去翻看有关这位英雄的历史,想象他的容貌,想象他的性情和气概,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进而崇拜这位英雄。  相似文献   

6.
萧一山承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同时强调人在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他指出历史发展的速率是"越后越快",而且构成社会的各要素变化速率也不一致。萧一山具有"英雄史观"倾向,但其目的是想敦促"英雄们"更好地担负起社会责任。在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萧一山基本上能够兼言功过,并把顺应时代潮流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7.
巴尔扎克是一位具有强烈现实感和历史感的作家。他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敏锐地把握住当代商业社会的世俗化特征,因此,勤俭、务实、守信、精于盘算、敢冒风险是《人产间喜剧》中时代英雄的最基本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悲美英雄     
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西汉刘邦称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武则天争权夺位……历史上曾出过多少英雄。但英雄中亦有更为出众者,那就是悲美的英雄——项羽。枯叶,在风中低声哀鸣。天籁,犹如沉寂的地宫。那曾“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士”已一去不复还。“突破重围求何处?末路英雄真本色。”我一向就认为项羽是个英雄,即使权威人士认为他好大喜功而又“妇人之仁”,并头头是道地分析他战败的原因。也许正是因为项羽“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成功对他来说已是一种不容质疑的结果。但是有头脑的人有时也会变得…  相似文献   

9.
项羽和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二人有诸多的共同之处,都被视为顶天立地的英雄,但二人的性质却不同。霸王项羽是历史中的真实英雄,而关羽的"武圣"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后世的塑造,属于观念中的英雄。长期以来,真实与虚构并存,共同构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谱系。从历史影响和社会价值角度来看,尽管前者不如后者那样完美,始终有着各种缺陷和不足,但他是真实的,惟其如此,也更具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阿基里斯是英雄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生的儿子。在他刚出生时,母亲就倒提着他,把他浸在阴间的冥河里。别担心,母亲不是要淹死他,而是浸了冥河的水,就可以刀枪不入,比现在的防弹衣还要管用。可是,当母亲抓住他的脚时,他的脚跟没有浸到水。这是个秘密,这个秘密现在只有我们知道。阿基里斯是英雄和女神的后代,当然很英勇。他小时候又拜吉隆为师,学习骑马和射箭。吉隆可不是一般人,他的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马,人们管他叫人马怪。希腊的主帅是阿伽门农,他在出征前请预言家预言。预言家说,特洛伊一定会被攻下,但要有勇…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是南宋时代产生出的一位具有韬武略的英雄。他有着崇高而丰富的英雄人格内涵,他的英雄人格不独在当时光彩耀目,即使在今天也荡人心魄,极具审美价值。他的英雄壮举、享富盛名的词作以及为数不多的诗都是他英雄人格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蒋光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无产阶级作家、理论家。特定的社会现实和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他无意识中萌发了强大而持久的英雄情结,这种以侠义精神为核心的英雄情结制约了他的艺术和性爱情结,并影响到其思想和行为。由于心理能量在英雄情结上的过多集结,导致蒋光慈走向了集体主义的反面并最终退党,盛年而终。  相似文献   

13.
青年毛泽东潜心思辨哲学,强调要寻找大本大源。在社会历史观上,首先,他把观念当成历史发展的动力,认为要改造社会就先要革新思想,变化民智;其次,他持一种英雄史观,提倡圣贤创世与救世,圣人拯救芸芸众生并共跻于圣域;再次,在看待人类未来社会这个问题上,他设想有一种人皆圣贤,人人平等的大同理想社会出现。虽然对这种理想社会尚存在一种矛盾心理,但并没有影响他的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最近的英雄     
某剧组做客访谈节目,主要演员悉数到场,为新剧开播宣传造势。演的是英雄剧,话题自然离不开英雄。主持人提了一个问题,让所有演员分别回答:你最崇拜的人是谁,并给出理由。很简单的问题,众人依次作答:项羽、拿破仑、毛泽东……都是公认的大英雄。轮到最后一位男演员,他稍作犹豫,然后鼓起勇气说:"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老婆。"他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笑声四起。他红着脸解释:"妻子为我生了一双  相似文献   

15.
歌颂宇航英雄每个小组4个人。准备好后依次上场表演。游戏从排头开始,跟随收录机播放的音乐节奏,每人轮流唱一句歌词并出列表演一个相应的动作:“杨利伟,是英雄;乘神五,飞太空;为祖国,立大功;学习他,攀高峰!”之后,音乐节奏越来越快,歌舞表演必须跟上,歌词也要按着  相似文献   

16.
《同学少年》2016,(2):10-11
<正>总有那么多见义勇为的英雄,或是助人为乐的楷模,让我们由衷"点赞"。可是,也总有一些批评的声音,说我们的社会缺乏正能量。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的英雄义士太少了吗?难道一定要每一个人都做出可歌可泣的光荣事迹?每一个人都舍己救人、每一个人都勇斗歹徒、每一个人都捐赠巨额善款的社会,就是一个更好的社会吗?不,英雄自古都是少数。正能量并不是只存在于  相似文献   

17.
李白和杜甫都具有强烈的英雄崇拜倾向,由此反映了各自的人格取向。比较而言,李白的英雄崇拜是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艺术再造,展现自己的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和批判精神。杜甫的英雄崇拜以“奉儒守官”的家族传统为起点,将儒家所倡导的社会责任感、原则性以及忠诚执的品质作为他不懈的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18.
采访手记:说起张振龙,很多人认识他,不是因为他是前任校学生会主席,而是因为他是“重走长征路”小分队的队长,是连续三年下乡支教的“支教英雄”。在学校“十佳百星”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社会实践之星”。  相似文献   

19.
提起牛虻,我想谁都不会陌生。这是一个多么光辉的名字,是他,曾激励着三代中国人的奋斗历程,他的英雄形象,甚至让一切懦弱的人不敢正视,变得黯然失色。在人口众多、土地辽阔的中国和前苏联,他拥有着无数的崇拜者。他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的化身!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发展观上,胡克试图超越英雄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两种极端对立的主张。尽管他对问题的探讨不乏合理之处,但他对英雄决定论的批判是不彻底的,对社会决定论的批判引起了惊人的混乱,其超越在根本上是既不彻底,也不成功的。胡克社会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用主义多元决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