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海燕 《中学教育》2010,(11):61-64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虽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实施了"两免一补"等措施,但中小学辍学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农村尤为凸显。"读书无望论"的文化思想观念造成了青少年对知识追求的淡漠,成为农村儿童辍学的主要原因。通过个案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农村教育问题的深入理解,从而对有效控制和防止农村辍学现象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得到了普及。然而近几年来,农村地区初中生的辍学人数却没有因为教育投入的增加而减少,相反,在有些地方还有反弹的趋势。农村学生辍学的情况到底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学生辍学人数上升?  相似文献   

3.
宗彦平 《考试周刊》2011,(91):215-215
过去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辍学主要原因是家庭贫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政府对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因贫困引起的辍学逐渐减少,非经济原因造成的辍学却大幅上升。据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情况的调查发现,因经济原因辍学的只占辍学人数的25%,而非经济原因造成的辍学人数则占辍学人数的75%。贫困已经不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辍学的主因,非贫困辍学才是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辍学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4.
农村“非经济性辍学”现象透视——文化资本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是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普遍实施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经济性辍学现象逐渐减少,而"非经济性辍学"的现象却逐渐增加。由于文化资本的缺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不适应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劣势,直接影响到其学校教育成就和对学校的兴趣,因此选择辍学。  相似文献   

5.
农村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与素质教育的要旨"面向学生全体"相背离,而辍学学生作为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解决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是义务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的最根本问题。本调研报告首先陈述了农村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状,进而分析了造成辍学现象的体制性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即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学校课程内容和评价制度,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高丽 《教学与管理》2012,(24):66-67
河北省虽已实现"普九",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仍然十分严重。根据笔者采访、调查、座谈,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辍学现象呈现以下特点:学生辍学数量多,辍学率随着年级的增高呈递增趋势,初中二、三年级为辍学高峰;因厌学造成的成绩差,品行不良的学生辍学率最高。农村留守青少年辍  相似文献   

7.
控制农村学生辍学,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本文就班级管理在控制辍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对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辍学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阐析。  相似文献   

8.
控制农村学生辍学,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本文就班级管理在控制辍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对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辍学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阐析。  相似文献   

9.
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率是衡量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保学控辍的关键时期。学生厌学是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初中,分别采取应对策略,加大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以防止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是巩固“普九”成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农村初中学生的辗学率是衡量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保学控辍的关键时期.学生厌学是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初中,分别采取应对策略,加大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以防止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是巩固"普九"成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根据以抽样调查为基础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重庆市虽然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辍学率在西部地区较低,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辍学仍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造成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人学习困难,部分学生家长对子女到学校学习不重视是导致部分小学学生辍学的突出原因之一,学生本人想尽早到社会上去挣钱是导致部分初中学生辍学的突出原因之一。建议国家尽早推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在此之前,各级政府应逐步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和对贫困生的支持力度以解决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问题;地方政府和学校应进一步做好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思想认识工作以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各级政府应进一步督导学校做好内部的各项工作以努力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引导全社会关心教育、关心辍学儿童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世界义务教育遭逢挑战——当今辍学现象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的辍学现象已成为教育的世界性难题,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辍学严重。本文通过分析各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的原因及影响,指出各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教育内容不切实际;教育方法缺乏必要的情感要素;教育目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矛盾;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和学校管理不够严格,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综合思考,无疑有益于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我们当前的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3.
邱兴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9):71-73,79
在以色列中学教育中,无论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都存在着辍学现象。以色列中学生的辍学与学生家庭文化背景、教育体制、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李娟 《教学与管理》2012,(18):83-84
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逐年加大,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辍学率已大大降低,辍学的学生数量已大大减少,但相关资料也表明,在我国西部地区辍学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一些农村地区辍学现象甚至更为严重。因此,科学分析其辍学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是目前控制我国西部地区特  相似文献   

15.
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距和随年级递增的趋势,隐性辍学现象较为严重,总体上辍学率与性别的相关性不明显。辍学原因既涉及教育投入、学校管理方式、课程、教学质量,又涉及家庭状况、初中后学生出路等。在辍学相当严重的情况下,科学分析其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控制农村学生辍学的当务之急。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以立法的形式保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调整教育格局,合理分配和使用教育经费,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制订适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的控辍标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虽不断提倡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各种因素,山区中小学生没有很好履行这种义务,辍学屡禁不止.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农村地区的走访调查,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辍学的现状进行整理,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控制农村中小学辍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社会支持系统理论框架对陕西省贫困地区儿童辍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陕西省贫困农村儿童已能普遍接受并完成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贫困农村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现象较为严重。社会支持系统对初中辍学生所提供的有效支持和帮助不足,致使初中生过早地放弃了学业。应尽快改善社会支持环境,有效地杜绝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的发生,以保障适龄儿童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河北省将于2010年1月1日起实行学生辍学报告制度。学校若发现学生辍学,应当立即向学生所在地乡镇政府或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相似文献   

19.
一、学生辍学的新特点及原因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教育的投入加大,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物质帮助,但仍然有不少学生离开优雅的学习环境而辍学。当前,学生辍学的重点在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在初中阶段,初一流失生较少,初二流失生逐渐多,初三上学期达到高峰。辍学问题反复性强,有些学生经多次家访等工作,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后仍然会辍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治理农村初中辍学是一项系统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初中辍学是一个严重的教育和社会问题  随着科教兴国、兴省战略的实施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一个不和谐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这就是农村初中辍学问题。现在 ,不但经济、教育落后地区普遍存在 ,在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也存在 ;不但未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广泛存在 ,就是一些已经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也出现了反弹的势头。有些地方的辍学率已经达到惊人的地步。虽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采取了奖、助、减、免、罚、法等众多措施 ,力图控制农村初中辍学率 ,但收效并不很理想。居高不下的农村初中辍学现象 ,不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