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对西方美学史的研究,是有很大成绩的。光是西方美学史,就有好几部。它们一般的写法是,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学,一直写到本世纪的现代美学,各个时期都有对几个代表性美学家的论述。凡是进了“史”的美学家,对他们大多褒多于贬。这样的美学史,起了普及西方美学思想的作用。但是,能不能从另一种角度采取另一种方法研究西方美学史呢?读了庄其荣的《西方美学史探略》(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觉得他别寻新路,以新的角度,新的方法探讨了西方美学思想,因而给我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庄其荣不是从古至今地论述西方美学史,而是着重研究若干个西方古典美学家的美学思想,再以这些古典美学家的美学思想为座标,从纵横两个座标轴上  相似文献   

2.
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对此后国内西方美学史教材的编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表现之一是国内编著的西方美学史教材一直沿用叙述史的历史书写范式。这种历史书写范式在貌似客观公正的历史叙述背后隐藏着悖论,对美学教学和研究具有明显的桎梏性作用。西方美学史教材编著者应该根据史学理论的发展,从叙述史转向问题史,编写更多具有创新意识与理论反思品格的教材。  相似文献   

3.
和谐美学的美学史研究有三个层次 ,一曰东西方美学史的分别研究 ;二曰对东西方美学史的异同比较 ,三曰提出人类审美演变的三大历史形态。美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是和谐美学在逻辑与历史统一中的自我深化。它极具理论张力 ,然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正章启群,安徽无为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西方美学史、现象学与现象美学、秦汉魏晋思想和艺术。主要著作:《哲人与诗——西方当代一些美学问题的哲学根源》《伽达默尔传》《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解释学》《新编西方美学史》《西方古典诗学与美学》《百年中国美学史略》《今天是什么?——用哲学的语言说》  相似文献   

5.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事物发展规律原理来把握西方美学史 ,论证中世纪美学思想恰恰构成了西方美学史发展历程中否定的一环 ;同时 ,中世纪美学思想又是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同近代美学思想联系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音乐美学史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西方音乐美学历史发展的了解和掌握,对我国研究西方音乐美学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借鉴国外优秀的理论成果,结合中国音乐美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促进我国音乐美学的发展。本文以何乾三的《西方音乐美学史稿》一书为例,从成书背景、主要内容、著述特色以及评价反思四个方面着手,对该著作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7.
纵观西方美学史,暴力美学的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结合美学史三个时期,即本体论时期,认识论时期与语言论时期不同阶段的特征,讨论暴力美学的内在理路与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鲍桑葵的代表作《美学史》于20世纪80年代被翻译到中国。虽然有论者认为,朱光潜在美学上强调康德对近代美学的调和与嵌合,表彰歌德统一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的努力,推崇席勒和黑格尔等是受到了鲍桑葵的影响,而且在其《西方美学史》写作中也借鉴了鲍桑葵的《美学史》;但是鲍桑葵对中国美学的影响并不大,对其著作的研究寥寥,甚至是相关的介绍和评论都极为少见,这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中国美学界对美学及美学史的认知角度和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9.
对于西方美学史的研究一直有偏重于引进和介绍、理论脱离实际、现实感和理论深度缺乏的现象存在。要改变这一研究现状,必须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王向峰的《西方美学论稿》用中西互渗、古今互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西方美学史研究有了新进展。他的研究不是单向的客观介绍,而是一种立体融会的论析呈现,显得学术视阈开阔,功底深厚,而且让史论有生动之气,易于接受,既具有学理性,又有启发性和现实性。作者在语言表述方面也有新的尝试,彰显出异于他人,也超越自我的呈现。更重要的是这种研究方法落实了吸纳西方美学遗产的真正目的,即"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提供了实质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自李泽厚与刘纲纪两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禅宗美学"为中国美学的"四大思潮"之一以后,学术界对禅宗美学的研究,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史。禅宗美学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毕竟起步较晚,因此还有许多问题来不及涉猎,还有一些"处女地"也来不及开辟。人们对禅宗美学的研究,较多的是从禅学(哲学)的视角和层面进行发掘和解说,而很少涉及禅门中人对文学艺术的主张和见解。至今,在中国美学史、中国绘画美学史、中国书法美学史和中国禅宗美学史等等的研究中,都未涉及禅宗绘画美学与书法美学。开展禅宗绘画美学史与书法美学史研究,可以拓宽禅宗美学研究(含美学基本原理与美学史研究)的范围,拓宽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含美学基本原理与美学史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中国美学史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于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本认为:(1)中国美学史不仅是哲学美学思想史的研究,而且也是审美艺术史、审美化史和审美风尚史的研究;(2)范畴和命题在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3)研究中国美学史,必须以研究主体自己的思路对历史事实进行重构,以达到与现代美学的思维性沟通,从更深层次发掘中国美学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国内美学研究严重失衡:自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出版以来,西方美学作层出不穷,中国美学作相对数量较少,东方美学作几为空白,美学原理也主要是讲西方美学的原理,基本忽视了东方美学的存在,只在相应的地方略略涉及中国美学的相关理论,导致东方美学在美学大  相似文献   

13.
现代西方美学历程的剖析──读朱立元主编的《现代西方美学史》纯鸣作为整个西方文化一翼的西方现代美学,从19世纪后期形成以后,走过了它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在向2l世纪的转折点上,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历史性的总结。新近读了朱立元主编的《现代西方美学史》①(以下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美学对于康德《判断力批判》目的论美学的意义关注比较少。康德目的论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至少有这样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它体现了美学研究从以神为最后目的到以人为最后目的的转向,表现出美学研究的人本主义精神;二是体现出某种从知识至上到知识批判的现代立场,对西方现代非理性色彩的美学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一定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在美学史里我们所研究的就是美学本身,美学史本质上就是美学这门科学。事实上,对于美学史的研究是不能离开对于美学的研究的,对于中国美学史的一般方法论的研究,也是不能离开对于美学的一般方法论的研究的。因此,我们就把中国美学史的方法论与美学的方法论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但我们所要着重考察的乃是它们的一般方法论而不是它们的具体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从一定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在美学史里我们所研究的就是美学本身,美学史本质上就是美学这门科学.事实上,对于美学史的研究是不能离开对于美学的研究的,对于中国美学史的一般方法论的研究,也是不能离开对于美学的一般方法论的研究的.因此,我们就把中国美学史的方法论与美学的方法论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但我们所要着重考察的乃是它们的一般方法论而不是它们的具体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史上 ,想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艾迪生对想象的研究比同时代的美学家更深刻。本文勾勒了想象这一概念的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流变 ,论述了艾迪生想象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关于美的本体、美的基本特质、美与艺术、艺术的使命等方面的观点,既超越了前辈学者,又对后世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对于了解中世纪美学以及欧洲美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学源于哲学对艺术的放逐 ,但艺术的权利并未被哲学所剥夺 ,诗与哲学之争构成美学史的真正主题。本文简要述评柏拉图等人对艺术的攻击和亚里士多德等人为艺术的辩护 ,意在显示西方美学史在论题上的高度连续性 ,也试图强化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的自觉 :只有对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作出明确的论证 ,相关的问题才能展开 ,诗学必然首先是诗辩。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与古典美学向近现代形态的转型而共生。王国维和蔡元培引进西方美学,确立美学史的基本解释范式和研究方法。宗白华、邓以蛰和朱光潜则分别对中国古典美学范畴进行现代阐释,在西方美学的参照下,开掘中国美学的特质,并尝试断代史和专门史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理论实绩成为80年代以来整体通观中国美学史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