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奖励》2008,(5):38-38
主要项目简介 我国西南地区是玉米主产区之一,该区大部分为亚热带气候,生态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繁,玉米育种和生产难度远远高于全国其它地区。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和缺少优质、抗逆、高配合力的新种质是西南地区玉米育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高油玉米研究是玉米遗传育种学科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高油玉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选育了一批高油玉米品种,但普遍存在抗逆性差、产量低等问题,优质和高产矛盾仍然突出,  相似文献   

2.
2011年11月21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南粮食核心区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在郑州启动.该项目课题之一—"河南粮食核心区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课题由我校主持,主要参加单位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山东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奖励》2006,(10):46-46
“高产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济麦19选育和面条品质遗传改良研究”成果由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共同完成,该成果2003年度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为开展沙子空心李新品种选育研究,通过检索和筛选获得了近20年我国选育的53个李新品种的主要期刊文献,并统计和分析其中的每个李品种的名称和类别、期刊名称、报道年份、选用育种方法、主要育种单位、品种审定单位、育种开始年份、新品种审定年份等信息。调查结果表明,李新品种选育研究报道多集中在《园艺学报》、《中国果树》和《果树学报》等期刊上;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李育种研究工作在全国占有主体地位;成熟期、抗寒性、品质和丰产性为李新品种主要选育目标;杂交育种和实生选种是李育种的主要方式,芽变育种也是李育种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对沙子空心李新品的种选育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云南松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在国民经济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掌握其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现状,对今后进一步开展云南松的良种选育研究和培育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及生态建设优良品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分析了云南松在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工作及结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其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克字号"小麦品种产量因素遗传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克字号”小麦不同育种阶段代表品种产量与产量因素遗传改良的分析,研究“克字号”小麦的遗传改良进程,及其优质高产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现代栽培技术条件下,目前推广的品种比地方品种增产近50%(47.1%),收获指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了62.9%和32.5%。90年代以前产量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穗粒重的增加,90年代后产量的提高则主要来源于千粒重和收获指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农大108的选育与推广 由中国农业大学完成 我国是世界生产玉米的第二大国,年种植面积3.5亿亩左右,但玉米生产长期存在单产低、品质差的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培育了玉米新品种,达到了高产、稳产、优质、适用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2013年1月1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颁奖台上,群英荟萃,济济一堂,一位国家食用茵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科学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茵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的睿智学者王泽生的项目“双孢蘑菇育种新技术的建立与新品种As2796等的选育及推广”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一、高产、抗逆、优质棉花新品种——中棉所35主要完成人 刘正德 李运海 王红梅推荐单位 农业部科教司 中棉所35是针对黄淮棉区麦棉春套和西北内陆南疆棉区棉花迟发、晚熟的特点,采用生态育种方法,选育适于黄淮棉区麦棉春套和新疆南疆棉区种植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的育成,促进我国棉花生产跨越一个新台阶。1999-2000年先后通过河南省、山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1999到2002年累计推广1200万亩,创综  相似文献   

10.
航天育种是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或其他可回收型空间飞行器,将农作物种子和微生物带到200-400千米的太空,经过太空特殊环境对种子和微生物的处理,使作物种子产生有益的变异,返回地面后经选育、试种,培育出高产、优质新品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该成果属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研究成果,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新品种的选育是在青海省科技厅的资助下,由青海省农科院作物所马铃薯育种栽培研究课题组承担并实施完成。采用高原四号做母本,玛古拉(magura)做父本进行杂交培育而成。于1999年11月25日通过青海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第四次会议审定定名,是青海省唯一的一个高淀粉品种。青薯2号的最大优点是高产、抗病、优质。主要表现在:①淀粉含量高:淀粉含量高达22.86-25.83%。②产量水平高:一般亩产3000公斤,最高产量4192公斤,增  相似文献   

12.
<正>主要完成人:宋来强、陈伦林、涂金星、邹晓芬、邹小云等主要完成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该项目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针对江西等长江中游区油菜生产存在的"优质与高产、高产与高油"的矛盾,通过研究与综合应用两个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统,创新育种思路,完善技术体系,选育出一批油菜核不育系和杂交品种,较好地解决了育种与生产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为江西及长江中游区油菜生产的品种更新换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技术内容和经济指标如下:  相似文献   

13.
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在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如何应用于实践,也为下一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学习做了铺垫。关于杂交育种,教材首先从问题探讨导入,使学生从玉米育种专家的角度,尝试从理论上探索杂交育种的方法,接着介绍古代的印第安人通过选择育种的方法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玉米品种,并指出其局限性;通过培育"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和"中国荷斯坦  相似文献   

14.
正青藏高原特色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与育种应用所获奖项: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成果简介:收集了本土牧草资源26643份,挖掘创制抗寒耐旱等优异种质465份;在高寒、高海拔生态条件下,选育出14个高产优质、性能稳定的牧草新品种,大部分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创建了新品种丰产栽培、加工利用及退化草地治理等配套技术体系;建种子基地12.3万亩,形成  相似文献   

15.
以半无叶类型、普型类型豌豆为试验材料,对卷须性状的特征特性、遗传规律及在育种上的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无叶类型豌豆品种卷须极其发达,能够在株间相互缠绕,形成棚架结构,显著地提高了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同时改善了群体通风透光性能,显著提高了新品种的产量,是豌豆抗倒伏育种的重要原始材料,半无叶类型属单基因质量性状遗传,显隐性完全,卷须基因af和子叶颜色基因i表现连锁,位于第一染色体,交换值为6.4%。  相似文献   

16.
杨树是世界上栽培广泛的造林树种之一,还是造纸与包装材料的重要原料。随着生物技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杨树的遗传改良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从抗虫、抗病、木质素改良等方面,综述了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进行的杨树遗传改良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专题内容主要包括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定律和生物的变异,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考点主要集中在:(1)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为素材,考查考生对实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以“中心法则”为核心,考查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知识;(3)以“遗传特例”为素材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对遗传定律的理解;(4)以生物变异为基础,考查遗传和变异知识在育种上的应用。常以概率计算题、系谱分析题、遗传育种题以及实验分析和设计题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教师博览》2010,(7):56-58
有利的方面 1.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间长.杂交出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差,其后代可能高产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产.还可能是高产但品质差,所以必须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而转基因技术就不同了.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目的基因转进去.就可得到一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高产、优质面包麦克丰10号的选育,得知克丰10号的亲本,既具有国内推广品种的高产、多抗、适应性强的特性,又具有国外王冠品种的优质亲源,实现了优质基因的累加和缺陷基因的互补。据此,对优质麦的选育,从优质源、组合选配、早代选择、杂交模式及其遗传理论与测试手段上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育种     
近代生物科学的研究表明,各种生物的生息繁衍,都是因为生物细胞里有遗传物质DNA,这种双螺旋结构的DNA,上面携带着无数的遗传基因。正是这些遗传基因,承担了生物传宗接代的使命。近些年,生物工程、农作物基因工程、植物转基因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相继培育成功。尤其是在植物的育种方面,为了保证植物的一些优良遗传性状,育种和遗传专家采用了一种新的育种方———转基因育种。所谓转基因植物育种,就是类应用生物基因工程,根据人的需要,把一种生物基因剪切、合到另一种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