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交往是科学技术条件下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模式.本文从大学生网络交往道德失范和成因分析入手,初步探讨了如何进行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进入中学阶段,同伴交往渐渐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学生的交往能力主要是在学校的多种交往活动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学校教育引领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交往,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势在必行。学校应积极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丰富课堂教学交往结构;开设交往课程,传授交往基本礼仪和交往技能;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帮助,引导中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构建家校共育的交往教育模式。以培养中学生友善、正直、宽容、乐观等良好性格,使他们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所悦纳的人。  相似文献   

3.
进入中学阶段,同伴交往渐渐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是其身心健康发展及顺利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学校应积极开设交往课程,传授交往礼仪和交往技能;丰富课堂教学交往结构;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帮助,引导中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构建家校共育的交往教育模式,培养中学生友善、正直、宽容、乐观等良好品性。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中学生开通、使用微博的越来越多。微博之所以在中学生中流行,是它能满足中学生交友、互动、求知、娱乐等心理需求。然而网络空间的交往秩序与现实生活的交往存在较大差异。交往空间的转换、交往原则的变异、交往规范的松散、交往情景的虚拟、交往对象的符号化对微博时代的人际互动提出挑战。校园无疑是中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现实基础,因此,要对微博时代的校园文化加以引导,为校园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提供更多开放的、多样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的教学交往有效策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工具,对教学交往既有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也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就成为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深入探析教学交往的内涵、剖析网络对教学交往的影响之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期望以此促进基于网络的教学交往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以网络为中介进行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获取与交换行为,是主体与隐性对象或显性对象的互动过程。[1]早在2001年就有学者断言: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交往的方式,将向基于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和武汉五城市共3038个样本个体的抽样电话访谈以及对上述五城市以及深圳的100多位中产人士的个案访谈,发现人际交往与网络交往有着某种本质的不同。尽管社会阶层较高的社会群体上网的比例更高,但他们更为关注人际交往,而对于网络交往的态度却并不积极。原因是,他们认为网络交往无法带来更多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8.
苏赞 《广西教育》2012,(2):9+11-9,11
异性交往,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经历,也是中学生第二特征(性发育)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对于中学生的品德、心理、价值观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同伴交往是中学生踏入社会之前社会化学习与实践的重要途径。其中,异性交往则是他们情感发展、社会学习、道德实践等方面“人生最大的一次洗礼”。对青春期发育过程中学生的异性交往,班主任不能视其如洪水猛兽,粗暴干涉、禁止,而应该以理解、宽容的心态正确看待、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9.
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网络交往的特点入手,分析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交往的冲击,并建议通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来对大学生加以引导,以期对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类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网络交往正是在这个时代中产生的一种新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与传统社会交往的方式不同,它在网络空间中表现出一种比传统社会交往更为复杂的全新特征,使人类的交往方式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这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广泛、最高效的人际交往方式。随着网络交往的方式、特点以及网络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等的呈现,不同学科的学者、专家也开始对网络交往行为进行积极关注,并从不同角度对网络交往进行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网络交往的研究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来了解网络交往在各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问题以及网络交往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罗玉霞 《教书育人》2011,(12):64-65
网络交往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而催生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狭义的网络交往是指在网络空间中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情感交流,达到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并达到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的目的。它也可称为网络人际交往、网上交往、网上交际或网上交流等。网络交往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交往的重要形式。大学生正...  相似文献   

12.
试论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及教育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交往是人类交往方式的重大变革。因为它扩展了人类交往活动的内涵,使得交往目的、内容、方法和过程等环节,都凸显一种全新的人类交往形式。大学生网络交往因缺乏正确的目的表现出重娱乐轻学习的倾向;因为迷恋网络而过度投入,形戍重虚拟轻现实的现象;因沉迷于网络、迷信网络功能而忽视现实交往,存在重人机轻人际交往的现象;因忽视网络伦理而存在虚假和欺骗现象等。因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道德素养和自律,使学生能够理性的把握自己的行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对6所高校的近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的性别差异显著;(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的城乡来源差异不显著;(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的文理科专业差异不显著;(4)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会因网络交往参与程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网络交往因其特殊性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建立造成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深入分析网络交往的积极与消极作用,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利用网络交往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内容,但其对象的虚拟性和复杂性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一系列的挑战。通过探讨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信任、情感平衡的影响,以期能全面分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调查研究发现:(1)在人际信任度上,女生在现实交往和虚拟交往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普遍高于男生;(2)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逐渐升高;(3)大一学生情感平衡得分最高,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4)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现实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网络人际信任对现实人际信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全国范围内中学生的取样调查以及对部分同学的深入访谈,我们发现:网络交友已经是中学生中较普遍的一种人际关系建构方式;中学生最热衷与网友交流中的话题主要是日常生活、情感和人生体验;情感支持与交往需要是中学生网络交友行为的两个主要原因;中学生在网络交友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开始网络交友的关键期.建议在日常生活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关注中学生的交往与情感需要,同时,在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生活引导时,要注意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对于大学生而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其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在影响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诸多原因中,经济条件的贫困性是根本原因,通过社会交往氛围、家庭成长环境、学校交往环境、自身性格心理等影响因素体现出来。借鉴儒家交往伦理,可以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巩固。学校和贫困大学生应提高对人际关系重要性的认知;从思想上消解经济因素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建立大学生互助团队,培养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交往技能;提升道德素养,以自身的道德人格魅力拓展交往范围。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背景下师生交往具有主体的多元化、关系的平等性、场景的异时空性、方式的间接性等特点。网络使师 生交往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师生人机交往存在缺乏情感交流;师生人机交往不利于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和形成良好的个 性品质;师生人机交往与人际交往存在极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9.
同伴交往     
【活动设计思路】人际交往是一个人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开始。当一个人对家庭的依赖逐渐淡化后,他的情感就会转移到同龄人中。如果个体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受到挫折,他的情感寄托又会退到依赖状态即重新回到依赖家庭或依赖某个固定的对象上,这无疑会影响到个体对自己的认同感。中学生喜欢交朋友,但由于交往知识的欠缺,  相似文献   

20.
网络对现代人际关系影响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交往的主要动机是克服孤独和获得社会支持。它使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如:虚拟性、平等性、自我暴露、人格多元化等特点。同样,网络交往也给现代人际关系带来了双重影响。因此,建立健康的现代人际交往的主要措施是: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努力净化网络空间;培养人们对生活的高度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