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实行,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地增加和改善体育的场地、器材、体育教师、体育经费。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的减少。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可以说,学校体育造就了相当多的既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合格人才"。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赵晓丽 《考试周刊》2013,(30):116-116
<正>阳光下、草地上,天真无邪的孩子在尽情地嬉戏;操场上,足球小子在狂蹦中自由挥洒着年少的激情,这是我们多么向往的情景。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减少。以本学校为例,被调查的高年级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只有65%,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的不到50%,特别是部分女同学已出现逃课现象,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因素,相对来说要高出许多,不少学生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可以说,学校体育造就了不少既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体育合格毕业生"。难道体育课真的没有吸引力吗?究其原因,我认为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模式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恶情绪。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3.
在阳光下、草地上,天真无邪的孩子尽情地嬉戏;操场上,足球小子在狂蹦中自由挥洒着年少的激情,这是我们多么向往的情景。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也可以说,学校体育造就了不少既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体育合格毕业生"。难道体育课真的没有吸引力了吗?反思其原因,我认为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才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情绪,我们为何不尝试让学生个性自由挥洒体育课堂呢?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但是在做游戏时却那样的全神贯注。通过与学生聊天,我了解到他们并不是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体育课的形式、枯燥的内容感到厌倦甚至反感。因此,我就如何让学生"爱"上体育课谈几点自己的想法。一、"巧妙利用场地和开发体育器材"是前提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的前提,是提  相似文献   

5.
李世平 《新疆教育》2012,(12):103-10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实行,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地增加和改善体育的场地、器材、体育经费,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地减少。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可以说,学校体育造就了相当多的既是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是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合格人才”。由于对学校体育理解的偏差,将学校体育与升学考试、竞技体育混淆,使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逐渐降低。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广大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共同探究,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6.
李瑞珍 《甘肃教育》2011,(11):93-93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中学女生在主动参与体育教学、主动锻炼身体方面的意识很差,甚至有些女生畏惧上体育课、害怕参加体育活动。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有实验证明,青少年参加有趣的体育活动时,血糖上升,肌肉扩张,精神饱满;而强迫他们去做单调枯燥、缺乏趣味的体育锻炼时,血糖下降,肌肉收缩,很快出现精神怠倦的疲劳症状。由此可见,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幼师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呢?笔者在探索实践中采取下面几项措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一、运用体育美学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师学生基本上是处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清一色的女生,她们对于美具有一种强烈的向往之情。抓住幼师学生的这一特征,充分挖掘体育课中美的内涵,便能调动…  相似文献   

8.
从我校历届入学的新生观察,不少女学生在上大学后怕上体育课和不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八二至八三年度我担任了二年级女生班的体育课教学工作,对这个问题有所接触,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点原因:一,近些年来,由于一些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特别是有少数学校,高中三年级不开体育课,这使学生错误地认为体育搞不搞反正不影响自己的升学,从而产生轻视体育的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9.
张宜向 《考试周刊》2014,(93):120-120
体育课是开放的课堂,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不喜欢上老师安排的内容。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学生普遍感觉枯燥乏味这一现象提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在自主学习中寻求乐趣,在快乐中学习、锻炼。  相似文献   

10.
王李 《职教论坛》2002,(10):45-45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程度,本学期,我在五个班级近250名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是喜欢上体育课的占80.8%,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占3%,不喜欢按教师意图上体育课的为16.2%。学生不喜欢的主要原因与多年来体育教学中统得过死的军训式教学(教师指挥,教师控制,教师组织,学生服从,以教师为主的权威性、强制性教学)有关,虽然体育课秩序井然,但实际上学生不喜欢,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因此,要想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体育教师除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出现了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中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师资力量、体育场地与器材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与改善。但体育课的质量并未因此而得到较大的改观。目前许多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喜欢体育课的人数呈下降趋势,上课时不积极、无精打采,而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却生龙活虎,乐此不疲。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提高体育课的质量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我认为体育课不能是带有教师的强制性,向必须是能使学牛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这就要尽可能的激发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的特点是在不断的活动中进行的,利用这一特点,自觉地将德育的内容寓于体育教学的动静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第一次上体育课。对体育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在幼儿园就开始做游戏,并且有周围人自由参加体育活动的印象,因此他们把体育活动理解成另一种玩的意思。但在现实的体育活动中,会有一些较规范的内容,又由于教学设备的限制及教学内容的反复、重复,使得学生在接触一段体育后,就对它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5.
高晓劲 《双语学习》2007,(8M):88-88
体育课与其它课有明显不同之处,由于在体育教学中,出现教学氛围过于严肃,教材难度过大、不容易掌握,教法单调、枯燥,场地器材的准备与安排不符合教学要求,学生想象中的体育课与现实中的体育课有较大的差距,致使有些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的方法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吴军 《教学与管理》2010,(7):155-156
女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育总体目标的落实。而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一些女生不愿从事体育活动,不愿上体育课。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怕脏、怕累、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做动作拖拖拉拉,能让就让,能躲就躲,这必将影响到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女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好玩、好动、好胜是学生的天性 ,参加体育活动是他们这种天性的表现之一。但为什么有的学生热衷于体育活动 ,有的学生却不感兴趣 ?有的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的很努力 ,有的学生却常常偷懒 ?有的学生能坚持常年锻炼 ,有的学生却“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这和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动机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并掌握有关体育动机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并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并培养学生的体育动机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什么是体育动机所谓体育动机是指推动、停止或中断学生参加体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商建强 《考试周刊》2009,(26):165-165
青少年喜欢体育,喜欢运动,但不少青少年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具体表现为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动作拖拉、借故请假,有的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一种恐惧感,这可称为体育课的“灰色心理”。学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习,不仅对身心发展不利,而且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本文对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兴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的社会实践培养起来的。在体育教学中,常有部分学生上体育课不主动,对教师布置的练习内容缺乏积极性,多采用应付的态度。这就对摘好体育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构成了一大障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甚多,但主要的是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所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如何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做到喜爱体育运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