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朝服饰审美文化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将各少数民族的服饰审美文化和海外异族服饰审美文化进行融合形成的。正是由于唐朝服饰审美文化处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历史背景,将儒家、道家、佛家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呈现出对生命的无限反思和回味,并以其独特的款式、别致的图案和精美的质料引领我国服饰审美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我国服饰审美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服饰是人类的"第二肌肤",由于它不可或缺的实用价值和日益增长的审美欣赏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最直观的表达,是区别于与其他民族的形象标识和视角符号,甚至被当作是某种意义上的"族徽"。布依族服饰的形成、分布及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布依族服饰艺术是布依族的历史载体和情感表象,充分表现了布依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3.
服饰审美的社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饰审美的社会性李方明服饰,作为人的一种文化表征,必然成为社会文化的体现方式,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正象历史学家所说的“时装是历史的镜子”,它反映出所处时代人们的思想和感情的总趋势,包括传统、文化、风俗、政治、宗教、经济甚至科学技术等等几乎各个层面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国古代服饰在历代的特点,阐述了服饰的时代特性,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内涵、人性化的表现。时代性是服饰最为突出和醒目的特点,服饰的使用趋势,反映着时代背景、经济状况、文化思潮等对人们生存心态审美趣味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早在周代就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服饰制度,奠定了后世服饰礼仪的基本框架和构形。后经过秦、汉、唐等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中国传统国服文化完整、自足的价值体系。传统国服文化将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凝结于服饰的礼仪、制度、形式,确立了一系列具体的表达形式和操作原则,高度地仪式化、秩序化,形成了一致地对于国家、集体的价值认同形式,使人们在履行这种服饰礼仪的过程中体会到对自身文化的深刻认同和自主确信的自我形象,从而达成对自身生活世界的持续观照和表达,这正是当代国服文化建设的首要的精神目标。  相似文献   

6.
张恒 《现代语文》2009,(7):108-108
陈忠实的《白鹿原》里有大量服饰描写,作者抓住白鹿原崇尚古朴的服饰审美文化特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的变迁,为读者展示了白鹿原社会风云变幻的时代特征,丰富了小说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在服饰多项的功能中:其符号认知功能无处不折射着服饰主体即人的性别、社会角色、职业、年龄以及教育程度的光华,其审美功能受到历史大环境、特定社会的社会小环境以及传统文化心态的影响。通过对两者的审视和分析,说明“服饰是文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8.
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体育舞蹈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运用历史分析法、演绎法和归纳法讨论了体育舞蹈的气质美、文化美、服饰美、音乐美和意境美的美学特征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指出,体育舞蹈是人类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自身心灵的艺术,高雅的气质要通过身体这一"表现工具"来表达,以服饰艺术来发挥衬托和美化作用,同时用音乐表现人的情感,控制舞蹈的动作,能收到震撼欣赏者的心灵,使之获得绝妙的审美体验的效果。体育舞蹈是人类各种美的形式的有机结合,它能把人们的审美情趣带入更崇高的审美境界,使人们从中获得体育美、音乐美和舞蹈美的享受,因此,它具有自身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服饰是文化内涵的外化,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结构下特定审美观念的反映。维吾尔族由传统服饰走向了现代服饰,这种变化折射出审美观念的变化,由传统审美慢慢走向了现代大众化的审美,表现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个性化的追求和对社会主流审美价值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服饰文化的沿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着服饰是人类在亿万年的探索之后寻找到的一种具有本质意义的文化形态和审美形态,服饰常常与人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被人审视和欣赏,成为第一位审美主体。而对于服饰文化的研究,对服饰的文化涵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把握;必须结合服饰文化发展的历史,在历史的变迁和演进中去把握。惟其如此,才能够不断挖掘服饰文化的艺术宝藏,不断汲取文化营养。  相似文献   

11.
人类文化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注重文化现象历史起源的考察,旨在寻求人类文化所依据的根。服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具有服之实用性与饰之审美性的双重性质,在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服饰史,从一个侧面再现着人类文化进化史。因此,服饰的起源问题,一直是文化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哲学、实用美学与理论美学、宗教等学科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这里,我们首先介绍几种不同的关于服饰起源的假说,然后从唯物史观与社会生物学相综合的角度,来说明服饰的起源与审美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在各种信息的刺激下,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追求与众不同来表达自己的个性,服饰广告便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人们的眼球,刺激着人们的购买欲。在服饰广告中,色彩是第一要素,对色彩的合理搭配和精心设计,直接决定着服饰广告的最终效果。所以,如何在服饰广告中创造性的运用色彩,已成为服饰广告设计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云南德昂族服饰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昂族各支系的服饰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和居住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服饰的面料款式、色彩装饰、配件各具特色,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并具。德昂族服饰记载了历史,传承了文化,也阐释了德昂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其独特的意蕴传递着情感,述说着德昂人久远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节庆是人类社会各个民族普遍传承的一宗重大的显形文化事项。在节庆族群活动中,它具体而微地涵盖了文化的三个层面,即物质、精神和行为,其中服饰是最引人注目、最赋予情感特征的表达形式。本文基于彝族节庆文化的视角,从民俗事像、文化意念和审美趣味等方面,探讨在传统节庆时节的服饰民俗与生活状态及审美意义,以期对彝族节庆服饰艺术的传承和现代设计能起到积极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朝代,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中在服饰方面,唐朝女性服饰文化呈现出了一种我国其他朝代少有的开放程度,特别是唐朝宫廷中女性服饰,形态多样,引领着当时大众的审美。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娱乐方式也逐渐多样化,特别是当今我国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都热衷于网络游戏带来的精神享受,其中有关中国风题材的游戏受到了很多人追捧,尤其是游戏中角色服饰造型很受关注,但目前我国游戏领域在不同时代角色服饰设计方面还没有一个完整知识系统。因此,本文从唐朝宫廷女性服饰角度出发,研究将唐朝宫廷女性服饰运用在游戏角色设计中。  相似文献   

16.
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了古老帝国封闭的大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开始冲击中国社会,人们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开始接受着西方文化的洗涤,得风气之先者莫过于服饰的变革.服饰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们对美追求的表现之一.受洋装的冲击与异化,城市女子服饰从传统走向现代,呈现多样化.特别是上海妇女的服饰,已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格--海...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代和环境条件下人们的服饰审美心理和审美标准不同。服装流行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和地区内的人们对服装的款式、色彩、面料以及着装方式的崇尚和追求,并使这种局部的着装方式通过竞相模仿和传播而形成一种逐渐扩大性的社会风潮。服装企业应关注服装流行,运用流行预测及流行趋势发布积极主动地引导服装市场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市场,不能盲目顺从市场。  相似文献   

18.
美术鉴赏是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具有特殊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欣赏美、鉴赏美的活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的方方面面,如工业产品的造型和色彩,绘画、陶瓷、雕塑艺术、服饰艺术、园林艺术等等,都存在着审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朱宁  王彦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169-171
展示艺术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服饰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说到服装展示,人们会联想到的或是来回于T型台上模特们精彩的表演,或是对某个品牌的店面印象.人们对展示所呈现的服装本身以外的内容抱以很大的兴致,这是因为服装的展示不仅仅是对人们穿着在身体上的衣服本身的诠释,而是采用更丰富的艺术手法赋予了服装这种神秘感.展示设计不仅符合了社会文化.经济技术水平.而且满足了人们情感与审美乃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因此它能满足人们追求个性的心理,层出不穷的设计风格让人们看到自己的服饰也能有这么多的选择.服装展示艺术,其意义在于通过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宣传服装,存在着对纯粹审美和商业目的的追求.为服装树立一个鲜明的品牌形象,找准市场定位,通过视觉传达刺激人们的审美欲望,并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从而引导消费者的服饰消费.  相似文献   

20.
哈萨克族男子服饰的图案纹样,体现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完美融合,其魅力不仅仅是哈萨克族男子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哈萨克族独特图案文化内涵铸就的服饰艺术理念,其中蕴含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与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汇集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